一 新疆文化发展的战略环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激荡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我国担负着对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外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目前仍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等诸多挑战,文化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在我国,一部分人总有些文化自卑情结,总觉得自己国家没文化,或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当作自家的丑媳妇,认为文化还是人家的好,不自觉地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潭里,而有的人更视自己为西方利益和价值观的同盟军。可很多美国人的感觉恰恰与我们相反,认为自己的国家很有文化,自视是文化的“大哥大”,还采取了多种手段推销自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都不放过文化传播这一重要的渗透武器),把输出的产品都贴上文化的商标,而在这些商标背后真正输出的却是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文化战场上,美国企图把自己的文化做得大大的,把别人的文化弄得小小的,把其视为敌对的文化搞得光光的。的确,“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其GDP的25%左右”。1997~2003年,在美国能看到的中国电视频道只有3个,全美国仅有11家电影院定期(通常每周一次)放映亚洲影片。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外国电影是《卧虎藏龙》,在美国2000年上映的所有电影中排第12名(以票房收入为标准);其次是《美丽人生》(意大利电影),在美国1998年上映的所有电影中排第35名。美国的文化霸权战略连法国都难以招架,慌忙连连高喊:“文化例外!”由此看来,“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依靠强权、借助其强势经济传递超越经济的文化诉求和文化逻辑,是“文化帝国主义”新的霸权行径,这无疑使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文化帝国主义”。胡锦涛同志曾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西方正试图通过传播其文化和意识形态来控制中国,中国必须加强自身文化来抵御这种进攻。
世界上的某些发达国家披着经济靓丽的外衣悄悄地进行“文化冷战”,亚洲一些国家诸如日本和韩国也在争夺文化领先权,以便在新一轮经济和文化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获取更大的国家利益。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对这一现象发出了诘问:“为什么这些亚洲国家先行一步进入现代化以后还要进而争夺文化领先权呢?为什么在经济领域成功后还会有对文化领域尤其是古代文化领域优越性的图谋呢?为什么有人不断想从文化上做文章大谈分裂中国的‘七国论’?对此中国应该怎么办?是继续跟在别人后面做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还是渐渐地学会同西方学者对话呢?是继续全盘西化使中国文化成为即将消逝的文化,还是在对话中逐渐融入国际文化共识并强调自己的文化特性,从而生出一种真正的文化精神并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精神的一部分,而不沦为博物馆文化呢?这些文化问题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深深思考!”
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是我们实行好战略机遇期的目标。打造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不是进行文化扩张,而恰恰是为消除他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与戒备以及树立一个文明的、开放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国家形象。中国要获得与自己国力相称的文化地位,首先要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客观需要、顺乎时代历史潮流的文化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视域不可以“只从狭小的民族圈子中来演绎,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也不能从过去的东方社会的那种“孤立状态”来进行,它要守正创新,开拓求新。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愿望。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几代领导人已为文化建设指明了路标和航向。
新疆的文化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发展刻不容缓。新疆所拥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新疆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构筑新疆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新疆文化发展战略是指新疆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道路和途径等带有全局性、前瞻性、主动性、现实性的问题,是文化领域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是个不得不深入思考、做出正确判断并给予切实回答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新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性协调发展,而且关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着眼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总结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立足新时期新阶段新疆的区情和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鲜明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具体战略选择,把现代文化置于引领全局的特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现代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文化是人的外化和对象化,文化建设根本上是人的建设,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维方式现代化、价值观念现代化、情感意向现代化、行为模式现代化。新疆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新疆人观念的现代化。观念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观念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形态向工业文明的形态转化的过程。1971年6月,在维也纳发展研究所举行的“发展中的选择”讨论会上,智利社会学家萨拉扎·班迪在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坎坷道路时的讲话发人深省:“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那些先进的现代制度要取得成功,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依赖运用他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化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互相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到实现。”的确,一个国家、地区发展与否和这个国家、地区的民众心理或者观念相关,这是深层和隐形文化的结构内容,更具根本性。“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与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中,它构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障碍。”要破除和克服自然经济观念、农耕文化观念、官本位观念、封闭保守观念和计划经济观念等,用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现代方式力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道路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凝聚力量,民生凝聚民心。新疆要变化、变革、创新。变化、变革、创新是一种可贵的求新求变的思想品格和锐利武器,是永葆生命活力和生机的源泉,是扫除一切制约改革和发展羁绊的艰辛复杂历程,是主动思变求变的现实选择和时代要求,刻不容缓,时不我待。只要努力就会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只要努力理应改变。我们必须努力适应改变,努力学会改变,努力做出改变,努力实现改变。的确,新疆人不能总坐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深处去观天,不能老被巍峨的天山和昆仑山遮住双眼。新疆人要正视自己,审视自己,认清自己,客观地估价自己。蒙田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当然,人生可能还会有许多被认为是重要的事情,但关键的一点是自己不能辨不清楚自己,闹不明白自己。在新的时代坐标上,新疆人需要走出去看世界,走出去闯世界;需要登上天山和昆仑山之巅去看新疆、观外界;需要以世界的眼光去审视新疆、度量未来;需要在习惯注视自己脚下的时候也能抬头眼望星空。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日益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新疆人更应有宽阔的视域和长远的眼光,要有抢抓机遇、自加压力、奋勇争先的诉求和能力,不断地砥砺自己、创新自己和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