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上游史前、商周考古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中地区晚于半坡类型的仰韶遗存至少有两种类型。

(1)庙底沟类型遗存。此类遗址虽不及半坡类型遗址数量多,但分布也颇为广泛,并往往与半坡类型的遗址交错存在。经过发掘的有华县柳子镇黄河水库考古队华县队:《陕西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2期;黄河水库考古队华县队:《陕西华县柳子镇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59年第11期。、邠县下孟村陕西考古所泾水队:《陕西邠县下孟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水队:《陕西邠县下孟村仰韶文化遗址续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6期。、长安县马王村《沣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62;苏秉琦、吴汝祚:《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等处。此外,明显属于此类型的遗址尚有沣河流域的五楼考古研究所陕西调查发掘队:《丰镐一带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5年第1期。、灞河流域的卞家堡张彦煌:《浐灞两河沿岸的古文化遗址》,《考古》1961年第11期。等处。据柳子镇第二次发掘简报,该遗址灰坑打破关系很多,可以进行分期。例如,早期的尖底瓶口收敛度大,重唇明显,颈粗;中、晚期的尖底瓶口收敛度小,重唇越来越不明显,颈部越来越细。该遗址的尖底瓶器身多饰绳纹,与陕县庙底沟遗址所出的尖底瓶多半先拍篮纹再压线纹的情况有所不同。不过其他器物以及彩陶纹饰是大体一致的。因此,对这一类型的器物特征就不必叙述了(图五)。

关中地区的庙底沟类型仰韶遗存有两个重要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地层关系证明,此一类型遗存晚于半坡类型遗存。下孟村遗址的H30压在F3之下,H14又打破F3。从出土遗物来看,H30及其同层的H31、H32属于半坡类型,H14属于庙底沟类型,因而证明半坡类型早于庙底沟类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水队:《陕西邠县下孟村仰韶文化遗址续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6期。。目前测定的西安半坡的最晚的一个数据是54TIA圆屋的数值:距今6140±160年,比庙底沟遗址的H333还早近三百年。地层叠压的情况与碳素测定的结果是吻合的。二是在不止一处的遗址里,庙底沟类型的陶器与半坡类型的陶器同出。例如下孟村F1所出的宽带黑彩纹圜底钵、素面圜底钵、小直口尖底瓶、平唇鼓腹小底罐等器物具有半坡类型的特点,而折唇小口双耳平底瓶和敛口深腹盆则具有庙底沟类型的特点。这种情况,可与山西芮城东庄村半坡类型的遗址里出有若干近似于庙底沟类型的陶片的情况互相印证。在那里的H117,在出有小直口尖底瓶的同时,还出有重唇尖底瓶的残片;H104和H109在出有对角三角形为母题的彩陶片的同时,还出有以花瓣纹为母题的彩陶片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图六)。姜寨也有类似情况西安半坡博物馆、渭南县文化馆:《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第1期。。这就说明,半坡类型的后期,已经孕育着后来发展成为庙底沟类型的因素,庙底沟类型遗存是从半坡类型遗存发展演变而来的。在半坡遗址里,有为数甚少的近似于庙底沟类型的器物,可能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图五 关中庙底沟类型仰韶陶器

1、5.《考古》1959年第11期,《陕西华县柳子镇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图一,1、3;2.《考古》1959年第2期,《陕西华县柳子镇发掘简报》图一,13; 3.《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图二,12; 4、8.《考古》1961年第11期,《浐霸两河沿岸的文化遗址》图二,1、7; 6.《考古》1960年第1期,《陕西邠县下孟村遗址发掘简报》图版壹,3; 7.《考古通讯》1955年第1期,《丰镐一带考古调查简报》图版拾,1

图六 庙底沟类型陶器与半坡类型陶器同出情况

1~6.《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图二〇, 2、4,均属H117;图一六,5、图一五,26,均属H104;图一五,4、19,均属H109。7~12.《考古》1962年第6期,《陕西邠县下孟村仰韶文化遗址续掘简报》图三,9、5、7、3、8、6

(2)半坡上层类型。此类型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可以北首岭上层遗存作为代表。此类遗存多分布在关中的西半部,即西安市以西的郿县、邠县、长武县、凤翔县、宝鸡市等地,已发表了材料的城固县莲花池遗址的内涵也与之基本相同唐金裕、王寿芝:《陕西城固县莲花池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7年第5期。。此类遗存的陶器明显地比半坡类型的陶器形制大、陶胎厚、绳纹粗。主要器形有重唇尖底瓶、敛口斜腹平底钵、带鸡冠耳的斜腹平底钵、口缘内起凸棱的钵、唇缘特别厚重的直腹罐、宽边的鼓腹小底甕以及筒状空心把的器盖等(图七)。此类陶器多数与半坡上层所出比较接近。重唇尖底瓶在半坡类型的晚期已经出现,同时还沿用着半坡类型常见的薄缘圜底钵以及长条形的陶锉,因此,可以认为其属于半坡上层类型的早期阶段。此类遗存中的某些器形也与庙底沟类型的陶器近似,如重唇尖底瓶以及花瓣纹的彩陶等。但是,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例如,庙底沟类型最常见的曲腹盆、曲腹钵在北首岭上层遗存中根本没有看到,庙底沟类型盛行的花瓣纹、钩叶纹彩陶在北首岭上层遗存中也只有极少的数量;北首岭上层最常见的口沿内有凸棱的陶钵也不见于庙底沟类型中,长条形的陶锉也与庙底沟遗址中的圆形陶锉形制不同等。据碳素测定,北首岭上层遗存的TI: ③兽骨年代是距今5745±110年,比庙底沟遗址H333距今5860±125年的数据晚一百多年,但比庙底沟遗址H324距今5500±170年的数据早二百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五)》,《考古》1978年第4期。,因此二者在年代上应是大体同时的。

图七 北首岭上层陶器

《考古》1979年第2期,《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发掘简报》图七

半坡上层类型的后期阶段可以半坡的上层遗存为代表。同类遗址还有临潼康桥义和村李仰松:《陕西临潼康桥义和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考古》1965年第9期。、凤翔白岭堡考古研究所渭水调查发掘队:《陕西渭水流域调查简报》,《考古》1959年第11期。及西安米家崖等多处。此类遗存的陶器主要有:小口平唇长颈凹腰或不凹腰的尖底瓶、唇缘厚重的直腹罐、敛口斜腹有或没有鸡冠状附加装饰的平底罐、平而宽唇的平底盆、带流罐、器盖等。器物共存情况可参看《西安半坡》的H164及H10的图及图版(图八)。

图八 半坡上层类型陶器共存情况

《西安半坡》图版壹壹陆,1、图九一,1、图八九,8、图八九,1;图版壹叁伍,3;图版壹叁玖,3;图版壹零肆,6;图版壹贰零,1;图版壹肆零,1、2(1~7.均出于H164;8~10.均出于H10)

据山西芮城西王村的发掘,此种类型的地层堆积叠压于庙底沟类型的地层堆积之上。有的同志认为,此种类型应是由庙底沟类型发展而来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半坡遗址的上层与西王村同类堆积是有阶段性差别的。半坡上层除出有本类型特征的器物之外,还出有一些与下层相近似的器物,如圜底钵等,西王村则无;西王村已经出有与龙山文化非常一致的器形,如镂孔豆等,半坡上层则无;西王村泥质红陶片中,饰篮纹者占了大多数,并在全部陶片中占22%弱,半坡上层的篮纹陶片则仅见于个别凹腰尖底瓶及带流大罐上,“为数极少”,“似为使用篮纹的萌芽期”;半坡上层石刀多数仍为打制,西王村则全部为磨制而且中间钻孔。显然,半坡遗址的上层遗存所处的阶段早于西王村仰韶晚期遗存,半坡上层类型遗存一定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因此,西王村的地层叠压关系只说明庙底沟类型的某个阶段早于半坡上层类型的晚期阶段,而不能说明庙底沟类型早于整个半坡上层类型。从而,认为半坡上层类型就是从庙底沟类型延续发展而来的说法尚存在可以讨论之处。

据《庙底沟与三里桥》,在庙底沟遗址的一组具有复杂打破关系而又发表有器物插图可资比较的灰坑中,比较早的H338已经出现了篮纹平底瓶,所谓庙底沟早期篮纹绝少的说法可能是出于疏忽严文明:《论庙底沟仰韶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如果把使用篮纹陶的程度作为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尺度之一,则庙底沟类型与半坡上层类型的某个阶段大体上是同处于一个阶段上的。所以,我们推测,半坡上层类型的发达时期可能与庙底沟类型的偏晚阶段有过一段并行发展的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承袭的关系。

现在,把上文的主要看法归纳一下:关中仰韶文化的开始时间,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千年以前。宝鸡北首岭下层遗存是半坡类型的前身,它后来发展成为遍布关中的半坡类型遗存。半坡类型发展时间很长,可以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同时,各遗址之间还有地域性的差别。半坡类型的后期,孕育着后来发展成为庙底沟类型的因素。庙底沟类型和半坡上层类型都是从半坡类型分化发展而来的。半坡上层类型在关中地区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者以北首岭上层为代表,后者以半坡上层为代表。关中以外的西王村仰韶晚期遗存是比半坡上层更晚的同类遗存。半坡上层类型可能比庙底沟类型形成得晚一些,但两者之间的不同阶段曾经有过平行发展的时间。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承袭的关系。此外,邠县尚有一种陶质轻而发白、器沿上部作两面坡状的陶器,可能是一种新的类型,详细情况有待于以后的探索。

最后,将关中仰韶各类型的关系示意如下:

原载于《考古》,197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