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由以上汉字关系看相关的训诂材料
1.《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撚之。”
“撚”,王念孙引孔晁注:“撚,从也。”“从”有“追赶”义,如《书·汤誓》:“夏师败绩,汤遂从之。”孔传:“从,谓逐讨之。”《左传·桓公五年》:“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杨伯峻注:“从之,谓追逐之也。”而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的观点是:“虞人知山泽之险,采其谋以出奇兵敌人阵后,乱而后蹈蹂之。”[16](P18)类似的例子还有,如:
《淮南子·兵略训》:“前后不相撚,左右不相干。”高诱注:“撚,揉蹈也。”刘文典集解引庄逵吉曰:“《御览》‘撚’作蹍。注云:‘蹍,蹀踏也。'”[17](P1074)
关于“蹂”的问题,我们上面已有涉及。“撚”与“蹂”是一件事情的两面,敌军退兵则我军追赶进而驱赶,是为“撚”。“撚”的方式是一点一点地践踏蹂躏对方,所以不能因为“撚”可以解释成“蹂”就否认“追赶、驱赶”义。
2.一石豆,熟澡之,渍一宿;明日出蒸之,手捻其皮,破其皮,破则可。(《齐民要术·作豉法》)
作白李法:用夏李,色黄便摘取,于盐中捋之。盐入汁出,然后合盐晒令萎,手捻之,令褊。(《齐民要术·种李》)
第一条为《汉语大词典》所引[2](P695),第二条为《汉语大字典》所引[3](P1901),释义近似,《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用手指搓或转动”,《汉语大字典》解释为“用手指搓”。根据我们上面的研究,“捻”产生“撚”的“搓”义要到宋代才有例证,在此之前的用例,尤其是北魏时期的用例是值得怀疑的。重新审视这两条例句,我们发现辞书释义确实是有问题。《作豉法》的“捻”如果是“撚搓”的话,“撚搓”则皮脱落,而原文明白说“破则可”,而不是“脱则可”或“落则可”。《种李》“手捻之”,如果是“撚搓”义,则对象“捻”后应该是圆形,而不应该是“褊。”就像辞书中列出的第二个义项:“用纸、纱等物搓成的条带状物”,举出的较早例证出自《儿女英雄传》。这个时代与宋代接近,而与北魏间隔的时间过长,显然有问题。所以这两个例句的“捻”都应该释为“捏”或“用手指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