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与信息化应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

一 概况

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包括设在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和遍布全国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的文献情报工作是在1950年以来先后成立的原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9个专业研究所图书馆的基础上,并随着1956年成立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逐步发展起来的。其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文献情报工作取得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1977年正式建院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建立了新的图书馆(室)16个。截至1993年,全院共有各具特色的图书馆(室)35个。1994年,院里将亚太研究所和日本研究所合并为亚太日本研究所,将政治学研究所和法学研究所合并为法学政治学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的图书馆也随之合并。从1995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又正式将院部大楼内的9个研究所的图书馆合并为院图书馆,但大部分所仍保留资料室。这样,全院的图书馆或资料室总数就由原来的35个减少为现在的33个。截止到1997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馆藏总量已达到539万册(件),其中珍善本6461种,7.5万册;线装书1.9万种,55万册;中文图书286万余册;外文图书(近50种外文)120万余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55万册;非书非刊资料约25万件;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字的图书资料;1997年全院共采购图书42927册,订购报刊4000余种,书刊经费达1020万元;全院共有图书资料人员207人;馆舍总面积达22700多平方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的基本方针任务是:立足本院,面向全国,为发展科学研究工作和繁荣社会科学事业提供可靠的文献保障,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贡献。

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是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搜集、存储、开发、利用的机构。它正式建立于1985年10月。它的前身是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长期规划精神指导下于1957年创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情报研究室。当时的业务工作归属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负责收集、整理、开发国外学术情报资料工作。1963年,情报研究室更名为学术资料研究室。1975年,以学术资料研究室为基础成立了情报研究所。197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情报研究所的行政业务工作归属该院领导。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是部一级的单位,但由于它是1977年才从中国科学院独立出来的,所以一直到1983年以前一直没有一个能在业务上协调、指导各研究所图书馆(室)的院馆或中心馆。1983年,该院成立了图书资料中心筹备组。1984年9月20日正式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985年10月,情报研究所与文献资料中心筹备组正式合并,命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992年10月14日又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该中心作为院直属的司局级事业单位,既要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情报服务,又要指导、协调组建全院的文献情报网络,建立社会科学资料库,实现网络内文献情报资源的交流。其具体任务如下。①对院属各所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起指导协调作用。统一图书资料分类法,实现文献编目工作标准化,为建立全院文献信息检索系统创造条件。②健全并统一全院图书资料工作的规章制度,组织馆际网络,尽快实现全院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享。③发展“中心”本身的图书资料建设。在加强一次性文献情报的收集整理和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强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二次情报服务。④加强现代化设备和手段的利用,提高文献情报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⑤开展国际文献资料交流,同外国及国际对口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⑥加强善本书刊资料的维护、保管和利用。⑦进行社会科学文献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全院图书资料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此外,为完成上述任务,文献信息中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的成员、联络点和联合国亚太地区社会科学情报网络在中国的联络点,还应当义不容辞地协调全国社会科学文献信息网络,并代表该网络与国际性社会科学文献信息网络开展交流。

三 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1994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会议决定,把深化图书系统改革、组建院图书馆,作为该院1994年重大改革措施之一。院党委为加强组建院馆的领导工作,成立了由副院长汝信、龙永枢,院秘书长郭永才同志组成的三人领导小组和由郭永才同志领导的由院科研局、人事局、管理局和文献信息中心等部门领导参加的院图改协调小组,并抽调了大楼内一些所的图书馆馆长组成图书馆改革办公室。6月中旬召开全院图书馆馆长会议后,即成立了院图书馆的统采组和统编组并先期开始工作。10月19日召开了组建院馆动员大会,院领导王忍之、汝信、郭永才等同志出席并做了发言。12月25日院馆五大阅览室筹备就绪,于1995年1月3日院馆正式成立并开馆时正式对全院开放。

通过组建院图书馆,实现全院图书馆的统一采购和统一编目工作;完成筹建新书阅览室和工具书阅览室,中文报刊、外文报刊和港澳台报刊阅览室以及新书库的工作。由于实现全院中外文书刊的统一采购,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各图书馆重复采购浪费图书经费的问题。据统计,组建院馆前,全院共订购外文报刊2468种,其中重复采购434种,重复率为17.6%,院部大楼内各馆的重复采购率为19.6%。统一采购后,去掉重复的和利用率不高的部分,共节约报刊经费75万余元。由于实现了图书的统一编目,也才真正解决了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要求对图书进行编目的问题,并为今后尽快建成独具特色的、高质量的社会科学书目数据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大阅览室和新书库的开放,使得院馆收集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真正在全院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特色

该院收藏的文献资料,在学科结构上,以收藏社会科学综合性学科以及横向发展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为主;在综合性学科领域,又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国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文献资料为主;在新兴学科领域,则以未来学、科学学、全球学等学科的文献资料为主;在文献类型上,强调以收藏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为主,特别是以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丛书、大套图书和经典著作为重点。经过多年的积累,馆藏文献资料具有以下的特色:①藏有世界上27个国家和地区14个语种的2000余种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社会科学外文核心期刊;②藏有丰富的中外文社会科学词典、年鉴、手册、指南、类书、政书、百科全书以及传记资料等各种类型的参考工具书;③汇集了较为完整的全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特藏文献;④藏有较齐全的地方志丛书;⑤一批古籍珍善本保存完好,如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海内孤本至少有30种,其中,有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1172年宋代刊本)、《水浒》(容与堂刻本)、《红楼梦稿》(乾隆抄本)等堪称藏书中的罕见珍本,哲学研究所图书馆的《周易时论合编》、民族研究所图书馆珍藏的满文抄本《钦派大臣与俄国使臣交涉尼布楚国境纪录》和《尼桑萨满传》等均被定为国内孤本;⑥有关社会科学的专著和报刊相当齐全,专业性古籍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资料尤为丰富,如经济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官方出版物——《赋役全书》、《盐法志》、《海关统计》等文献资料及一千多种地方志,是我国清代珍贵的档案史料;⑦外文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如原宗教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18~19世纪外文原版及其他大量外文宗教文献,经专家鉴别,认为即使在欧洲都是鲜见的珍本;⑧各专业研究所图书馆还接受了不少藏书家、文化团体、政府机构的捐赠,其中一些被设为特藏或文库,如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为侯外庐、熊德基、谢国桢三位先生的赠书设立了“三老捐赠文库”,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图书馆设立了“大岛清文库”,民族研究所图书馆为法国汉学家、人类学家沙海昂设立了“沙海昂文库”,日本研究所图书馆设立了有泽广己、通口寅一郎、马场正雄等三位日本学者的文库,文献信息中心设立了“顾颉刚文库”和“香山健一文库”,其中的顾颉刚文库收存了顾先生生前积累的全部图书4万余册,其中有《元诗选》、《秀野草堂诗集》等珍贵篆刻本,还有《津逮秘书》、《知不足斋丛书》等大型丛书,“香山健一文库”则收存了日本学者香山健一教授的藏书,等等。

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首次进行了文献著录标准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1991年,院和中心的领导也开始重视和实施文献著录标准化的工作。1992年,文献信息中心首次组织课题组研制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院图书编目自动化管理系统”。自那时起,各馆便可以使用本院自己开发的编目软件进行单机上的图书编目工作。从1994年开始,该院图书馆工作的改革使院馆的集中编目工作真正得到落实,并取得巨大成效。回顾该馆文献编目工作近四年来的发展历程,可用九个字来概括:“四年,四大步,四个台阶”。第一年,告别了手工编目,直接使用微型计算机和自己编制的软件进行单机上的图书编目工作;第二年,购买和使用了功能更好、效率更高的商业编目软件进行本编目机构内部的联机编目工作;第三年,利用国家书目数据和其他书目中心的数据进行回溯编目,走资源共享的道路;第四年,进行商业软件升级,使用在Windows状态下的网络版软件。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在,该馆已经开始迈第五大步,上第五个台阶,那就是从1999年开始进行全院联机编目的试验和全面实施工作。该馆准备在全院范围内实现联机编目、达到最充分的书目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将全院500万册图书全部进行回溯编目,尽快建成独具特色的、符合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的高质量的社会科学书目数据库。

六 全院图书资料工作会议

从1984年以来,文献信息中心共组织召开了六次全院性的图书资料工作会议。从1994年组建院馆以来保证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历届会议情况如下。

全院第一次图书资料工作会议(1984年8月):会议确认筹建中的文献资料中心应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图书馆的业务指导中心和协调联络中心,并在它的指导下,建立全院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网络系统。会议还提出当时图书资料工作的三个方向:第一,着手图书资料工作的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第二,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第三,应用现代化手段,改善工作条件。

全院第二次图书资料工作会议(1989年3月):进一步明确了文献情报中心在全院图书、文献、资料方面的管理职能,以文件形式明确了文献情报中心协调全院图书资料工作的几项规定:①负责全院图书资料工作的规划、业务指导和宏观管理;②逐步由文献情报中心核拨全院图书资料经费;③负责该系列的高级专业职称评定;④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图书资料系统设备的购置、调拨和使用等。会议还确定了全院图书资料工作的近期目标:打破封闭,走联合办馆的道路;加强改革,缩小同国际国内同行的差距;挖掘潜力,调动图书资料员的积极性。通过工作会议,全院图书资料工作人员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从系统上讲,应由文献信息中心实行统一规划和宏观管理,以便早日达到对文献资料的加工标准化,手段现代化,服务规范化,从而使全院各图书馆之间真正形成一个运行协调、效率高的社会科学资源共享网络;从馆际分工上,文献情报中心不仅具有业务指导和宏观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的职能,而且应当成为全院范围内以收藏主要经典著作、大型参考工具书、有关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中外文书刊为主的综合性中心图书馆,同时应当成为以加工多学科二次文献、开展跨学科信息研究为主的文献信息加工中心及社会科学数据库生产中心。通过召开院工作会议,大家对本院图书资料工作面临的任务和应遵循的方针,认识逐步趋向一致。

全院第三次图书馆工作会议(1995年10月):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院馆各业务部门及院部外各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心主任李惠国同志布置了今后的工作:①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院馆体制、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②加快现代化手段建设,先建设好自己的数据库,逐步形成局域网,最后实现国际联网;③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在计算机手段、技能的掌握,计算机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方面闯出一条新路;④学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业知识,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开展技能比武、论文比赛等活动。

全院第四次图书馆工作会议(1996年9月):会议的主题是,深化改革,加强数据库和网络化建设。汝信副院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其要点是:①图书馆工作在院九五工作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院领导已把图书馆建设作为全院重点项目提出并上报国务院;②图书馆改革在院里各项改革中,成效是比较大的,但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③建院馆是文献信息中心的主要目标,这里有个功能转变的问题,要逐渐实现把主要功能转向图书馆方向发展,文献信息中心的研究工作要结合图书馆工作,结合图书、情报的具体工作来进行;④要服从全院的行动,加快速度建网;⑤要培养一支既有业务水平,又具有敬业精神的图书馆专家队伍。中心主任李惠国同志又强调了两点:①全院图书馆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差距大,要求无论是在现代化手段方面,还是在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都要跟上转折步伐;②要把数据库建设和网络建设作为两三年内中心的任务和主攻方向,数据库建设和网络建设要同步进行,并建议成立“互联网上社科信息资源的分析与研究”课题组,先对现有网络作详细的调研。在数据库的建设中要走联合化的道路,打破部门界限,实现整体化建设。而走联合化的关键在于管理,因此,要加强文献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要本着求精不贪多的原则,搞几个实用的数据库,凡是国内外已有的就不再重建。要集中力量,攻克有限的目标,并付诸实施。

全院第五次图书馆工作会议(1997年7月):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与会人员有文献信息中心的领导;院各所图书馆正、副馆长;中心各部正、副主任以及全院各图书馆的青年业务骨干共70余人。代表们经过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取得以下共识,并做出相应决定:①院馆的图书回溯编目和书目数据库建设,在挖掘院馆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组织院部外各馆编目人员,以实际操作方式进行培训,每期三个月。②为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普及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决定于1998年上半年与院工会联合举办全院“图书馆学知识竞赛”活动;③为健全该院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工作组织机构,决定起草《成立院正高级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小组》建议书,呈交院人事局。

全院第六次图书馆工作会议(1998年11月):会议主题是联机编目、合作建库。与会代表围绕该主题做了专题发言和研讨,尽管还有一些不同观点,但在以下三个合作项目方面,初步取得共识,并达成协议:①关于联合编目。决定成立全院图书馆联机编目课题筹备组,其任务是调查研究,联机试验,并尽快拿出两个报告,争取在科研局立项。②关于合作建设国外社科论文索引库。决定以该院订阅的1800种外文期刊为基础,选择一定量的核心期刊,建立题录库,出光盘,力争推向市场。③关于合作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题录库。决定以本院收藏的中文期刊为基础,选择核心期刊合作建题录库。因目前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已有综合性题录库,本院建的社会科学专业库要以质量取胜。


(原载于《中国图书馆年鉴1999》,肖东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