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书内在逻辑安排如下:首先,简述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梳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归纳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规模,探讨主权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经贸合作的理论框架。据此从东盟经济发展状况、东盟经济一体化过程,预示东盟宪章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所描绘的一体化构想,说明东盟一体化组织演化和制度创新,阐述东盟机制演进的启示。然后,阐述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历程,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与经济合作的状况,阐述了双方经贸合作对各自的影响,并对其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再次,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东盟合作进行比较。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东盟合作进行比较,主要从合作基础、动力机制、合作方式与形式、合作领域与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前述实践描述,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一个经贸合作区治理的理论框架,揭示国际经贸合作机理,包括自由贸易区治理机制的形成,大国主导权与责任的理论基础,经贸合作规则的实施机制和进一步合作的信誉约束机制。综合前述,指出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方向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合作的问题,提出保障自由贸易区运行的机制,包括政治合作、经贸合作和民间治理机制等。最后,从完善合作规则和政策、自贸区治理机制、提升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
为了照顾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本书研究内容安排如下:一是导论篇,根据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形势,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明确本书研究的问题;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说明先前的研究贡献及其不足,展示本书研究的选题依据;进一步说明本书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二是战略定位篇,对东盟经贸合作、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实践进行分析,探索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问题。第一章展示东盟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机理及启示,从东盟经济发展状况、东盟经济一体化过程,预示东盟宪章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所描绘的一体化构想,说明东盟一体化组织演化和制度创新,阐述东盟机制演进的启示。第二章阐述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及效应,阐述了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与经济合作的状况,双方经贸合作对各自的影响,并对其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第三章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东盟合作进行比较,主要从合作基础、动力机制、合作方式与形式、合作领域与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问题与战略选择,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背景、面临的问题以及战略选择进行分析,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中长期目标和提升一体化水平的战略方向。第五章是提升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中国对策。从完善合作规则和政策的实施、自贸区治理机制、促进合作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三是理论探索与展望篇,这篇安排的内容是为有理论研究倾向的读者准备,既是前两篇现实问题的理论总结和提炼,又是前述分析的理论框架,同时提出了一些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前景展望。第六章为国际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框架,此章梳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归纳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模式,探讨主权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经贸合作的理论框架。第七章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区治理的理论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一个自由贸易区治理的理论框架,揭示国际经贸合作机理,包括自由贸易区治理机制的形成,大国主导权与责任的理论基础,经贸合作规则的实施机制和进一步合作的信誉约束机制。第八章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机制及其CAFTA升级版的概览,内容包括国际合作机制框架、政治合作机制、经贸合作机制和民间合作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