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并建立了各级伪政权,同时大肆推行奴化教育,我国区域教育出现复杂化格局。而山西又是呈现这种复杂化格局的典型代表,主要教育类型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教育、阎锡山退守中的晋西教育、日伪统治下的奴化教育。三种教育在交锋与博弈过程中,分别依据自身的优势来扩大影响。日伪奴化教育,以军事为依托,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武力征服教育界人士及广大群众,强制我国人民被动接受奴化教育;阎锡山的晋西教育,以政治为优势,借助其长期统治山西形成的政治优势和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来兴办国难教育;根据地教育,则以民意为基础,坚持走群众路线,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从而实施革命教育。因而,区域教育出现了各种教育之间相互交锋与彼此博弈的复杂格局。
本书试图运用美国政治社会学家丹尼斯·朗(Dennis H. Wrong)关于权力与权威的相关理论、约翰·纳什(John Nash)的非合作博弈理论、格若赫姆·罗珀(Graham Romp)的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理论,来分析抗战时期山西教育格局复杂化的综合动因。三种教育的主办者均是为了在广大民众中获取自己的权力,只是日本侵略者运用的手段是强制性权威,阎锡山使用的是诱导性权威,而共产党采用的是合法性权威,因此,革命根据地教育注定是要最终取胜的。另外,还从地形地貌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民国早期的教育基础、日本对原有教育的破坏、权力的博弈与军事争战在教育中的反映等角度,分析抗战时期区域教育格局复杂化的综合动因。
本书采用史料分析法、口述史学法、计量史学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抗战时期出现在山西境内的三种教育的办学实况进行生动、真实的展现。首先,研究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教育。主要以晋绥、晋察冀根据地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来生动再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党领导下山西农村教育的发展情况,并总结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特点。其次,研究阎锡山退守中的晋西教育。重点研究太原沦陷后,阎锡山退守晋西,在这块“统治地盘还不到山西总面积八分之一”的“小小的弹丸统治范围内享受着日本侵入山西前他曾竭力想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独裁专制权”。为此,他苦苦经营晋西这块贫瘠山地,力求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改变其穷途末路的命运。为了实施其“洪炉训练”计划和实践其“种谷”教育理念,在晋西兴办干部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尽管条件简陋,但也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诸如民族革命大学、洪炉训练基地、克难坡中小学等,从而成为当时山西境内的一股不容忽视的教育力量。最后,挖掘日伪统治下沦陷区的奴化教育。从日伪奴化教育的本旨、奴化教育政策、奴化教育内容、师资来源、课程设置以及日伪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留学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初步探究,力求达到对当时教育的“原生态”研究,进而从中总结出日伪奴化教育的性质、特点以及对山西社会的负面影响。
运用复杂学理论和博弈论来分析三种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交锋与彼此博弈,其中根据地教育与晋西教育遥相呼应,在合作多于排斥的情况下,共同抗拒日伪沦陷区奴化教育。对奴化教育的反抗,成为发展根据地教育与晋西教育的潜在动力,加速了简陋条件下这两种教育的发展。如果说1940年前根据地教育与晋西教育是以合作为主的话,那么,抗战后期山西境内的两种教育处于较量与博弈之中,最后以根据地教育的取胜而告终。
最后,本书总结了抗战时期区域教育格局复杂化的特点及其影响。研究的重点是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教育、国统区教育、日伪统治下的奴化教育。研究的难点是运用博弈论和复杂学理论去分析三种教育的复杂关系,抛开政治因素仅从教育内部找出根据地教育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在机理,进而从中探索适合当今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抗战时期 区域教育 根据地教育 国统区教育奴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