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商业集群理论
Hotelling(1929)提出了著名的最小差别化原理(Principle of minimum differentiation),他认为,在一个有限的线性均质市场,当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完全相同且完全无弹性,消费者光顾哪一个业主完全取决于其交付价格的情况下,假定存在两个业主,其销售目标为利润最大化,销售同质的产品且运输成本不变,那么,如果一个业主可以自由地重新选址,他将通过选址在较长的市场上并邻近另一个业主来最大化他的市场领地(hinterland),以此最大化其利润。Chambelin(1933)认为,如果两个业主可以自由选址,那么,彼此跳跃到较长的那一部分市场上,最大化他们各自的市场领地的过程将会相继发生,其结果是两个业主会在这一市场的中心位置形成集聚,而不会是在线性市场的四分位值的地方形成两个分散的选址。
Webber(1972)将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行为引入到霍特林模型中,并假定一个永久(once-and-for-all)选址决策,认为商业行为的必然结果是在市场中心位置形成商业集聚;Mccal(1980)认为,商业信息不完整性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商业业主倾向于在其竞争对手看上去很兴旺的地点附近选址;Eaton、Lipsey(1979b, 1981)认为,业主为方便消费者的比较购物行为,及业主认为在商业集聚区选址所获取的利润大于独立选址所获取的利润的可能性大,导致经营同质商品的商业店铺聚集在一起,并保持与其他竞争对手的紧密联系;Reilly(1931)、Thompson(1964)、Buchlin(1967)也指出,不同零售店铺在特定商业中心或购物中心的集聚会提高这些地区对消费者的购物吸引力,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Christaller(1933)、Losch(1954)提出了空间六边形网络和市场的零售层级结构。Kivell、Shaw(1980)认为商业业主倾向于集聚,很大一部分是受顾客需求多样化的影响,即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如古董),商品的零售者很可能会集聚在一起,而便利商品的卖者(如食杂店),因缺少不确定性需求,很可能会分散选址。Ghosh(1986)在中心地理论的修正模型中指出,多目标的购物行为会在减少出行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保管存货成本,因此,顾客会更多地选择多目标购物。在同质顾客二维均质分布的市场上,假定商品的价格及商品数量在所有低级店铺中没有变化,那么,多目标购物行为将刺激低级店铺向高级店铺集中,使集聚区域内既卖高级商品也卖低级商品。
Nelson(1970)认为,企业的集聚是在消费者节约其搜寻成本的基础上产生的。Stuart(1979)指出:“在空间上垄断的销售者在吸引具有搜寻意识的消费者时,可能首先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销售者的空间集聚可能是由于购买者搜寻拥有相对较多销售者市场区的愿望引起的”,消费者的不完全信息产生了一种集聚力,很多学者都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Eaton and Lipsey, 1979; Stahl, 1982; Wolinsky, 1983; Schulz and Stahl, 1996)。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旦承认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则城市内商业企业的集聚出现都对应一种均衡产出。
Krugman、Masahisa Fujita(1999)对基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购物区的形成及商店的集聚现象进行了模型化分析。Krugman(1999)等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条件下,经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认为,城市中心的出现主要依赖于经济人之间非市场相互作用(外部性)的存在,最典型的是高活动水平的中心商务区的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出售相似商品(如时尚服装、餐馆、古玩等)的店铺的集聚。它们的集聚力是通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市场相互作用而产生。
日本流通学者石原武政教授(2002)曾对商业集聚的运作机理进行过详尽的论述。他有如下观点:第一,表面来看同业种店铺相邻选址,似乎会因竞争激烈而减少各店铺的客源,但实际上,同业种集聚内客流的增加量,要超过竞争激化引起的顾客减少量;第二,解决消费者所需要的相关商品的种类大大超过供给方力所能及的范围之间的矛盾,其最佳办法就是零售业形成商业集聚;第三,商业集聚内店铺对外部的依存关系,是商业集聚成立的本质。
日本学者田村正纪(2007)认为,在区域市场中,零售商店铺选址的重要特征就是零售商通常选择相互接近的地点开店,这种选址行为就形成了商业集群。其中,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集群就是在城市中心区形成的中心商业区,中心商业区内商店林立,并认为最小分化原理和集聚经济是解释商业集群形成的两大原理。Reginald和Rajagruru(2008)用美国零售商店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最小差异化原则三种古典区位理论,研究表明,中心地理论对微型零售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竞争优势形成具有最好的解释力。两位日本学者保田芳昭和加藤义忠(2009)在他们的著作中则归纳出了商业集群的类型,并简要介绍了日本的《商业集聚法》和《特定商业集聚法》。
二 国内商业集群理论
商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通常以集聚的方式出现,即其在空间上并不是均质分布的,表现为大多数商业企业及相关辅助行业设施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选址紧密。对商业集聚形成原因的解释可以借鉴集聚经济理论的规模经济效益与范围经济效益。
蒋三庚(2005)指出,商业集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取消中间商和批发商。在商业集聚区域内,商业企业的规模经济可以从两个层次体现出来:一是单个商业企业本身经营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单位经营成本降低的趋势;二是在集聚区域内,随相关商业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间依存关系的存在使区域内商业企业单位经营成本降低的趋势。由于许多店铺集中在一个紧凑的区域内,形成能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偏好消费者需要的商业聚合,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光顾,提高区域内商品的销售数量,因此,区域内的企业联合批量购买能带来成本的降低。
夏春玉(2005)指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批发商业或零售商业向特定空间的集聚是通过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外部条件(空间)“接触”的扩大所产生的集聚费用节约原理决定的。前者主要是通过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使大量生产、大量销售成为可能,进而可以降低流通费用、节约流通时间;后者主要通过关联产业或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或通过交通、商品及其他要素市场、信息服务业的完善与发展,减少流通费用与流通时间。吴小丁(2005)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商业集聚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影响消费者对商店进行空间选择的诸种因素,可以用哈夫模型来表示。根据模型可以得出结论:某消费者选择商业集聚的概率,等于商业集聚对该消费者的吸引力除以可能选择的所有商业集聚吸引力之和,这便是著名的哈夫模型。
尹德洪(2011)对商业集聚的形成进行了经济学分析(Hotelling模型分析、集聚经济分析),得出商业集聚有助于集聚区内商家的集聚经济的形成,降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搜索成本,使消费者实现购物成本最小化,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出行购物时的多目标要求,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集聚区内的商品也容易形成品牌效应,使集聚区内的商家能够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减少了单个商家的广告费用,有利于实现商家利润最大化。此外,商业集聚有利于生产者、商家以及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信息的传播中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促进创新的产生。
刘玉奇(2012)认为,商业集聚的本质是对门店营销要素的组合,由于门店营销要素在商业集聚区中地位不同,导致同业集聚的集聚区和综合集聚的集聚区这两类集聚区形成的机制存在明显不同,表现在同种业态选择中的演化过程和不同业态选择中的理性决策过程中。同业集聚的集聚区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需要长期的特色培育;综合集聚的集聚区的形成可以统筹规划,理性选择重点是要确定主力业态、选择主力店,我国城市商业集聚的发展正经历从以同业集聚的集聚区为主导向以综合集聚的集聚区为主导的升级阶段。
三 述评
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集群问题研究的成果而言,他们都是从不同侧面对商业集群现象进行表述性的解释,并没有上升到经济学理论的深度去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没有把商业集群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形成一个关于商业集群的系统研究体系,更没有形成一个让大多数集群理论研究者基本接受的商业集群理论分析框架。当前,大多数商业集群研究成果仍然囿于传统经济学的藩篱,而基于一般区位均衡理论,没有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结构条件下探讨商业集群问题,加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国外的相关集群理论,用解释产业集群的集群理论硬套过来说明商业集群问题,因而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理论成果上,自身的创新点并不多。
因此,笔者将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尤其是Krugman等创立的空间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商业集群现象从理论上做出符合现实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