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本书的研究概念及基本思路
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identity”,这个词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词,它既含有社会范畴的意思,又含有与这个社会范畴对应的价值观、认同感等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意思。“认同”由“identity”翻译而来,“身份认同”对应的英文也是“identity”,后面我们用“身份认同”来表示它。“身份认同(identity)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个词总爱追问: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心理学、文化学的研究一般将身份认同分为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四类,同时“个体身份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都可以归入社会身份认同,但个体身份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也不排斥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和身体体验”。就理论渊源来看,身份认同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在欧洲兴起的“社会认同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欧陆心理学在经历了“二战”后重建发展出区别于北美个体主义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的奠基者泰菲尔(Henri Tajfel)指出,社会认同“是个人自我界定的一部分,源于个人对他在一社会群体(或一些社会群体)中成员地位的认识以及赋予这种成员地位的价值观与感情上的重要意义”。“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同时特纳(Turner)和泰菲尔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他们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个体认同或者说自我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心理感受或感受过程,还与特定的社会时空相连。正如吉登斯指出:“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人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制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组合。”本书在研究学生官时也是从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维度切入的。
综上所述,社会学中的军队研究没有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进去。但国外学者尽管没有对现役部队中的地方大学生群体展开独立的研究,但他们对军人群体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古典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在与恩格斯的通信中就对军队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过深刻的揭示,指出“军队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概括了市民社会的全部历史”。20世纪以后,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乃至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年应征入伍给部队队伍管理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萨缪尔·斯托弗将军成立了“军队信息与教育研究所”,对美国士兵的个体心理特征以及行为倾向展开了较为翔实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两卷本的《美国士兵》。之后的1950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R. K.默顿等人合作出版了《美国士兵的研究范围与方法:社会研究的持续性》一书,对军事内部管理机构及组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960年,莫里斯·加诺维茨出版了《职业士兵》,稍后不久哈佛大学政治系的萨缪尔·亨廷顿于1975年发表了《士兵与国家》一书。另外科茨等学者还于2002年合作出版了第一部《军事社会学》著作。毫无疑问,国外学者对军队与地方、军队中小群体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群体中的某个特殊的阶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军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最早的是1984年许祥文在《解放军报》发表的《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社会学》一文以及后来出版的《军事社会学》一书。作者对军人人格塑造、军人人格组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军人角色以及军人越轨行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为研究军人群体中某个特殊阶层提供了良好的视角。1990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季世庆、张信兴编写的《军事社会学》,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了嵇建珍的《军事社会学》。还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军人社会角色与社会冲突作了某种程度的探讨,如蒋一斌在《军人社会角色转变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一文中认为,影响军人军营化的关键是这些士兵或军官的角色转变与角色适应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他们的心理适应、自我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张鹏认为社会环境对军人的角色塑造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黄冬梅通过对沈阳军区1500名官兵进行的问卷调查也发现当代军人中普遍存在着焦虑问题。
田佑中在《学生官——军营里的知识分子》一书中以解放军系统中存在的地方大学生军官、提干军官以及军校大学生军官等三种军官群体为分析框架,探讨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入伍成为军官后与士兵、提干军官以及军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调适关系,但是忽视了地方大学生到部队中所面临的个体认同与身份认同以及角色冲突问题,也忽视了对这些群体之间发生各种冲突的原因的探讨。廖国庚在《转业干部:走出军营的困惑》中探讨了影响转业干部职业角色转换的因素、提出解决转业军官职业角色转换的对策等。
这些研究,虽然揭示了军队群体的一些问题,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足。其一,研究视角方面。以往的研究过分关注大学生军官个体心理问题,更多的是从个体心理学等微观角度对大学生军官军营社会化进行分析,而忽视了从社会转型以及社会结构等宏观方面来分析各个行动者的问题。概言之,只是运用社会心理学视角和社会行为视角,缺乏社会结构视角。其二,理论层面。以往的研究视角更多是从情境理论、人格理论、群体理论、心理焦虑理论、角色理论、社会化理论等角度出发研究军官问题,而这些理论更多的是社会心理学和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同样出现了结构与行动的分离。其三,学界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涉及公安现役部队军官群体,虽然大学生军官作为军队军官群体的一部分,但与解放军军官还有一些差异,他们肩负的任务和接触的环境与解放军军官相比具有更多的民间性质,因此在警营适应方面比军营适应更具有复杂性。
但无论如何,上述研究为本书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相结合研究视角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书的研究框架也得益于上述文献的讨论。
总之,本书的研究力图在学理分析和资料收集上等都有所突破,但由于本人研究能力的局限,可能难以达到笔者所提出的要求,但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能从学理上解析学生官群体在部队的适应状况,且能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点实质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