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与越南的青铜文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云南与越南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 中国云南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滇池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滇池地区新石器遗址的分布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在滇池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0多处。其中,滇池沿岸有17处:官渡、石碑村、石子河、古城、团山村、石寨山、河泊所、渠西里、兴旺村、后街、老街、白塔村、白塔山、黑林铺、乌龙铺、安江、象山。这些遗址中,离滇池最近的团山村遗址仅150米,最远者白塔村有6千米。多数遗址分布在滇池东岸。有些遗址可能延续至青铜时代,有的遗址时代属青铜时代,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才能逐一识别。

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地区也分布着属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比较重要的有20世纪80~90年代发现的江川县光坟头、太平地、螺蛳山遗址,通海县空山、打坝山、海东遗址。

这些遗址的分布,依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分为在湖畔河流岸边平原分布和在湖畔河流岸边坡地分布两种。

第一类遗址最明显的特征是普遍存在螺蛳壳堆积,即考古学上的“贝丘遗址”,江川头咀山、螺蛳山、光山遗址和滇池沿岸遗址情况相同。滇池沿岸贝丘遗址中每个螺蛳壳尾部均有一个被敲通的小孔,表明捕捞螺蛳是当时滇池沿岸居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取食螺肉的方法是敲破螺蛳尾部,这种古老的方法一直沿袭至今。

2.滇池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

滇池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包括陶器、石器和骨器。

(1)陶器

陶器主要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陶色主要为红色和灰色。其中泥质红陶为最大宗,占到了出土陶器总数的80%以上。均为手制,烧成火候低,陶质较疏松,器壁较厚,制作工艺较原始、粗糙,通常用稻穗、稻壳作垫,故可在陶器上看到稻穗、稻壳的痕迹,有的甚至能看到稻壳。夹砂红陶数量较少,基本上为轮制,通常用白色蚌壳作孱和料,陶质较差;夹砂灰陶则是手制与轮制各占一半左右,用研磨过的白色螺蛳壳细颗粒为孱和料,其制作较前两种陶更为精细,其器壁较薄。

陶器(见图绪-1)的器型较丰富,有凸底浅盘、平底小碗、卷边小碗、侈口罐、直口罐、带流罐、盆、钵、釜、圈足器和器盖等。纹饰主要有小方格纹、斜方格纹、波浪纹、草叶纹、斜线纹、点纹或由人字纹、斜十字纹组成的图案。除小方格纹、斜十字纹和斜线纹既有印纹又有划纹外,其余的均为划纹。在泥质红陶的陶器口缘上常有手捏痕迹。器形简单,器底有同心圆圈纹饰。

图绪-1 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泥质陶和夹砂陶在各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所占的比例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石寨山、河泊所、白塔山等处,以泥质红陶为多,夹砂红陶少见,制陶技术比较原始,大约是比较早的遗址。另一些遗址的泥质红陶较少,夹砂陶较多,器形较大,制作也较精致,时代应当较晚。有的遗址可晚至青铜时代。

(2)石器

石器种类有石斧、石锛、细腰石锤、砺石、石锥、石敲砸器、石刀形器等。石器磨制较多、打制较少。

本区石器最有特色的是有肩有段石锛(见图绪-2)。如滇池沿岸采集的1件、安宁王家滩遗址采集的1件和江川头咀山遗址采集的1件有肩有段石锛,就是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重要的文化特征。以江川头咀山有肩有段石锛为例:“灰绿色砂石、磨制精细;器身扁平,正面平直偏刃;背面上段断面呈长方形,中部右边有一道装柄系绳的浅沟痕迹,往下微微隆起,两侧肩部凸出,弧刃。长6.3厘米、刃宽6.9厘米、厚2厘米,与海南省陵水坡村遗址出土的石锛较为相近。”而本省其他地区没有此类石锛。此外,与广西左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有肩有段石锛也比较接近。

图绪-2 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有肩有段石锛

该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器以石斧、石锛为主,晚期遗址中所出夹砂陶器形大,种类多,纹饰精美,表明遗址先民们已经进入早期农业阶段。从陶器上稻壳、稻穗之痕迹可知,经营的农作物主要是稻谷。而从遗址濒临湖泊、有大量螺蛳壳堆积和每个螺蛳壳尾部均被敲通,遗址中还出陶网坠等情况判断,捕捞是遗址居民们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螺肉是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是自成体系的一种文化。由于磨制石器大大多于打制石器,它不是较早的新石器文化,但遗址本身应有早晚之分,含泥质红陶较多的遗址,从陶器制作技术和器形的单一来看,应当较早。而含夹砂陶较多的遗址,因为陶器制作较精细,器形大,纹饰复杂,应当是较晚的遗址。根据遗址各种现象的综合分析,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应是一种以捕捞、渔猎和农业相结合的史前文化。李昆声:《李昆声文物考古论文集》,(台湾)逢甲大学出版社,2007。

3.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

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多数为贝丘遗址,有的遗址螺蛳壳堆积厚达9米。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曾对晋宁石寨山贝丘遗址内出土的螺蛳壳进行放射性C14测定年代,年代为距今4260±165年。考虑到螺蛳壳测定的年代往往偏老,因此,石寨山贝丘遗址的实际年代没有测定的年代那么古老。

通海县海东村遗址共测定过3个年代,对遗址中1号墓内人骨进行放射性C14测定,年代为距今3945±100年;对13号墓内人骨测定的年代为距今4235±150年。对通海县黄家营贝丘遗址内螺蛳壳进行放射性C14测定,年代为距今5020±80年。黄家营贝丘遗址的实际年代应比距今5000年左右要晚。

这一区域的贝丘遗址不完全属新石器时代,有些贝丘遗址已进入青铜时代。2005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于滇池西岸的昆明西园发掘的贝丘遗址中发现铜片、铜锥、铜鱼钩,该贝丘遗址应属青铜时代。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年报》(内部资料),2005。

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从出土遗物的文化特征和科技年代测定等进行判断,应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

(二)滇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滇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与典型遗址的分析

滇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在鲁甸、昭通、巧家、大关、绥江等市县。

本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以闸心场类型为代表,闸心场遗址距昭通城12千米,附近是丘陵地带。在闸心场西面约130米处,紧接着小米村北面,有一片开阔高地,南北约400米、东西约500米,在高地中心和北面断层边缘,发现3个地点暴露出陶片。第1个地点堆积较厚,面积也较大,共有4层堆积:第1层,耕土,厚6~30厘米;第2层,黄灰色沙土,厚48厘米;第3层,黄色黏土;第4层,黑色黏土。在黄色及黑色黏土中,各夹有一层密集的陶片和少数石器,厚约10~40厘米。这两层陶片不相连接,陶片极为破碎。

在出土陶器(见图绪-3)和石器中,石器4件,1件只残存上半段,似为斧类,其余3件基本完好。石锛2件,大的1件呈梯形,双面刃,刃的斜度不完全对称;小的1件较窄长,两面刃的斜度对称。另有1件扁圆形石器,磨制精细,发现时已残缺。

图绪-3 滇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在探沟中发掘出300多块陶片。除2件外,其余都很破碎,不能复原。从残片上看,泥质橙黄陶最多,其中少部分有平行划纹、点线纹及粗弦纹,多施于器物口沿及肩部,器形有平底侈口罐及瓶类。其次为灰陶,颜色不纯。器形多为长颈单耳小瓶,和马厂遗址相同。比较完整的器物有2件,其一为平底侈口罐,系泥质橙黄陶,口壁有粗弦纹3道,腹部稍鼓。此类罐在马厂遗址中也有,多数都有单耳,这件因上端缺了一块,不知原来是否有耳。单耳小瓶1件,泥质红陶,因火候不均,部分表面呈红黄色。侈口、细颈、鼓腹,腹下端逐渐收缩为细圆柱状,小平底,耳已缺,此类瓶在马厂遗址中较为普遍。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马厂和闸心场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第10期。

闸心场新石器文化与马厂虽同属一个类型,但陶器的形式似乎没有马厂多,烧造技术也差一些。而且纯色陶器较少,多为红灰间杂。马厂陶器有一部分涂过一层黑色陶衣,这里陶器不知涂过与否。目前尚未发现这种做法。从陶器上看,它的时代可能比马厂遗址稍早一点。

2.关于滇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分析和讨论

马厂遗址的调查和闸心场遗址的试掘,使人们对滇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和特色有了一些认识。从器物上比较,这里没有出土石刀和石镞,常见的是梯形石锛,陶器以带耳小平底瓶和侈口小罐为最多,而在滇池和洱海地区没有发现过这两种器形。陶器的纹饰种类不多,比较常见的是平行划纹和粗弦纹,滇池地区的各种划纹和洱海地区断线压纹在这里尚未发现,洱海地区的橙黄色陶及滇池地区的泥质红陶在这里都没有发现。闸心场虽有许多陶器外表呈红黄色,但胎质仍为灰色,马厂陶器中有少数磨光黑皮陶,在滇池地区也不见。由于遗址发现较少,器物发现也少,因此,滇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全貌有待进一步发现遗址及发掘后才能再进行全面分析。

2002年,文物工作者在本区鲁甸马厂遗址进行调查,采集到一件铜矛。此前,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文物工作队试掘马厂遗址时发现过一件铜斧和一件铜剑。丁长芬:《昭通青铜文化初论》,《云南文物》2002年第1期。说明本区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使用时间较长,有的已延续至早期青铜时代,甚至过去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有可能属于青铜时代。

(三)滇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74年首次在麻栗坡小河洞发现,1975年对小河洞遗址进行清理。本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麻栗坡、富宁、马关、广南、砚山、文山、金平、西畴等县。以麻栗坡小河洞类型为代表。滇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见图绪-4。

图绪-4 滇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小河洞遗址位于麻栗坡县城附近的畴阳河西岸,系洞穴遗址,有一条溪水从洞内流出,遗址文化层大部分被溪水冲刷。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开一个16平方米的探方,淤泥下面为文化层,土色为黄灰色,夹杂较多的红烧土粒和碳屑,厚80厘米左右。文化层中除发现石器、陶片外,还发现一处火塘遗迹。

小河洞遗址出土的石器以磨制精致的有肩石锛、靴形石锛和三角形石刀为代表。此外,还有梯形和长条形石斧、石印模等。陶器无完整器,均为陶片。其中夹砂灰褐陶占85%以上,其次为夹砂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划纹、附加堆纹等。动物碎骨出土较多,有鹿、野猪、熊等。在文化层底部红烧土上面的灰烬中发现大量螺蛳壳,可见渔猎在当时占相当比重。

(四)滇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6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在景洪市附近澜沧江畔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曼蚌囡、曼运、曼迈、曼景兰、曼厅等处。后来,云南省博物馆在勐腊县调查了大树脚、卡比寨公路等新石器地点。1963年,试掘孟连县老鹰山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西双版纳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曼蚌囡类型为代表,分布在景洪、勐腊、勐海、孟连、双江、澜沧、思茅、普洱等市县。

景洪附近遗址中的陶器有泥质黄褐陶、夹砂灰陶和夹砂褐陶。器形有罐、碗、器盖和网坠,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和素面。曼蚌囡遗址出土一件质地为夹砂红陶的网坠,呈圆筒状,形质颇为特殊。石器多为江边砾石打制而成,少数局部或通体磨光,器形有斧、锛、尖状器、盘状器、研磨器、研磨棒、敲砸器、石核、石片、网坠、环等。石斧中包括有肩石斧。曼运遗址仅发现石网坠,数量特多,在1平方米范围内可采集数十件。制法简单,仅在扁长形砾石上打出两个缺口,形体硕大,最大者长25.6厘米、宽11.8厘米,在我国新石器文化中尚不多见宋兆麟:《云南景洪附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5年第11期。

滇南、西双版纳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见图绪-5。

图绪-5 滇南、西双版纳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孟连县老鹰山为一洞穴遗址,文化层厚0.9~2米不等。石器中除梯形石斧外,也有大量的卵石打制的网坠,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陶器也与景洪雷同,以夹砂灰陶为主,有罐、钵、碗、盘等器形,纹饰有绳纹、划纹和波浪纹。保山马鞍山、双江红后山、新平漠沙亦属此类型。

(五)金沙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

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元谋大墩子类型为代表。在元谋县龙街、张二村、下马应登、马大海、下棋柳,永仁菜园子,禄丰县十八犁田、火车站,姚安县方家屯、蔡家坟等处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面貌一致,应属同一文化类型,而以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最典型。元谋大墩子遗址是1973年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包括陶器、石器、牙器、蚌器。村落中发现房屋遗迹15座、墓葬37座、灶坑、窖穴等。1999年3月进行的第三次发掘,发现房屋遗迹31座、墓葬26座、灰坑15个、祭祀坑2个。永仁菜园子遗址1983年试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百余件,并发现7座房屋基址。这些文化遗物、房屋遗迹均与元谋大墩子相似,同属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无疑。值得注意的是,1983~1993年10年间,在永仁县维的和永定镇菜园子、武定县田心、元谋县大墩子、元谋县虎溪村发现百余座新石器时代石板墓。1985年云南省博物馆正式发掘永仁县维的村新石器时代石板墓60座,建墓材料为红砂岩质地的层状石板,当地村民称为“猪肝石”。石板墓内出土的陶器、石器与元谋大墩子、永仁菜园子出土的器物之质地、形制相同。此外,1982年云南省博物馆与楚雄州文物管理所联合发掘永仁县永定镇石板墓30座,出土的深腹、大口罐与元谋大墩子相同。这百余座石板墓均从未出土过一件金属器,因而断定为新石器时代墓葬。

2.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元谋大墩子遗址于1972年年底至1973年年初进行首次发掘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文化内涵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和各种动物骨骼,并发现住房、灶坑、窖穴和墓葬等遗迹。大墩子发掘的15座房屋有早晚之分,晚期房屋有的建筑在早期房屋废墟上,表明这个村落的延续性。房屋多系平地建筑的土木结构建筑物。早期建筑先在墙基四周挖沟,然后栽上木柱,在木柱之间缠以草绳藤条,再涂抹草拌泥烘烤而成墙面。房屋附近有4个窖穴。屋内共发现灶坑7个,其中发现一个盛满碳化粳稻的陶罐。

大墩子共发现各种墓葬37座,其中埋葬成人的19座,葬式复杂,达7种之多,以砍断死者上肢或下肢,倒置于胸腹部或盆骨两侧的断肢葬最为特殊。在19座成人墓中,有18个墓主都不同程度地被石镞射中。另有17座瓮棺葬和1座圆坑墓是埋葬儿童的,瓮棺上往往钻有1~3个小圆孔,意在供死者灵魂出入。

陶器多为夹砂陶,其中夹砂灰褐陶最多,约占80%,其余为夹砂橙黄陶、夹砂红陶。均为手制,火候不均。器形以罐为主,其他有钵、盘、瓮、壶、瓶、杯等,其中以陶罐、瓮为主,陶罐有大口罐、小口深腹罐、高领罐、小罐等,其他有一些圈足器、带耳器、纺轮、弹丸等。另有一件鸡形陶壶,造型生动,为他处所罕见。还有少量高约5厘米的圜底陶杯,大约是宗教祭器。陶器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其他有乳丁纹、篦纹、剔刺纹、划纹和附加堆纹。

石器有斧、锛、刀、镞、印模、刮削器、纺轮、环、镯、弹丸、石球等。其中圆柱体石斧、尖柄石锛和扁平石镞具有典型性,石刀有长条形和半月形双孔两种,刃部有开于“弓背”者,亦有开于“弓弦”者。骨器有锥、针、镞,骨装饰品有环、管、镯、珠等。角器有抿等,另有蚌刀79件。

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见图绪-6。

图绪-6 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大墩子遗址系多种经济结构,除农业外,还经营畜牧和渔猎。已驯化的家畜有猪、狗、鸡。狩猎和捕捞对象有数十种动物。

大墩子类型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多罐、瓮类平底深腹大器;纹饰以绳纹、篮纹和素面为主;蚌刀数量大大超过石刀,其应用较广;特殊葬式——断肢葬为云南其他地区所未见。

在对元谋大墩子遗址的C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后的年代为公元前1470±155年,可以作为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考古》1974年第5期。

(六)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分布

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分布在西岸点苍山麓之台地上,东岸遗址较少,一般分布在湖边的小岛和半岛之上。经调查,洱海沿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30多处。

吴金鼎、曾昭燏、王介忱于1938年11月到1940年6月在洱海沿岸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5处:马耳、佛顶、马龙、龙泉、小岭、三阳、鹤云、莲花甲址、五台、苍琅乙、丙址、中和甲址、下关西、虎山、捉鱼村。1950年以后调查或试掘的遗址有:五指山、余家田、小岭、双鸳村、鹤阳、上关及东岸的海潮河、双廊、赤文岛、鹿鹅山、金梭岛,以及距离洱海较远的祥云清华洞遗址。此外,零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片和石器的地点也很多。

2.洱海地区新石器的典型遗址

本区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大理市马龙遗址为代表。马龙遗址位于大理城西南4千米马龙峰下山麓之顶部,北临龙溪,南滨清碧溪,高出洱海约300米,东距洱海约7千米,本址俗称诸葛营。遗址的地层分6层,而文化层以时代可分为4层。沙与灰土为第1层,浅灰土为第2层,深灰土为第3层,黄灰土为第4层。第1层和第2层属早期;第3层和第4层属晚期。

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均系夹砂陶,以夹砂橙黄陶为主,在第4文化层中发掘出此类陶片不下10万片。器型有罐、碗、盆、皿、瓶5类,并有类似匜形的带流器。陶器系手制和慢轮相结合,即用泥条盘筑法制器底、器身,用慢轮制器物口沿、颈部。器壁厚薄不等,最薄者3厘米、最厚者达23厘米。陶器的纹饰分为14种,有圆点纹、圆圈纹、直线纹、横线纹、斜线纹、斜方格纹和由斜线或斜方格组成的横带纹、波纹等。陶器之外,有陶制纺轮和纺坠38件,形制分5式。第一式:车轮形,10件,华北常见器型;第二式:圆锥形,2件;第三式:带圆角之梯形,9件;第四式:算珠形,1件;第五式:似第三式而腰部变细,10件。以马龙遗址为代表的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见图绪-7。

图绪-7 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石器计553件,但完整者仅30件。石器的质料有片岩和千层岩两类。石器的主要形式有斧、刀、凿、锛。在这些石器的应用中,斧在早期占首要的地位,后渐衰微。刀在晚期地位较为重要,凿随时代而有渐增的趋势,锛在早、晚期均较为普遍。

以马龙遗址为代表的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和角器见图绪-8。

图绪-8 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和角器

马龙遗址发现人类居住遗迹,属早期的有半地穴式房屋2处,属晚期的有平地结棚住房3处。半地穴式房屋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椭圆形土坑,南北长6.4米,东西宽5.7米,坑底为生红土,底上平铺几块石头,坑内填满红灰土。该穴居住房位于斜坡上,而坑底位置属于水平状态。第二种类型是长方形土坑,长约6米,宽约4米。这两处半地穴式房屋均为本遗址早期居民所居住,以土坑为居室,以周围的生红土为墙壁,房屋顶棚之建筑材料无从推测。因发现的柱洞太少,顶棚式样亦无从判断。

平地起建住房3处,其中2处发现半圆形灰土平面,直径为3.4米长的一处住房内发现柱洞5个;直径为3.2米长的一处住房内未见柱洞。另在黄灰土底层红土层上发现柱洞6个,组成直径3.5米之半圆形。这是该遗址晚期人类居住房屋,这种房屋系平地结棚而居,根据柱洞,可知屋顶为圆形。此类房屋比早期的半地穴式房屋要进步一些。

遗址内发现很多炉灶的遗迹,可分为4式:1式,在平地上置两块或数块石块为灶;2式,在平地上掘坑,坑内布石为灶;3式,在半穴居房屋内掘一个椭圆形小坑为灶,此灶坑一端深、一端浅,浅端上可置放炊具;4式,列数石于平地上,成桌凳形,在旁炊爨。

本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大理、宾川、鹤庆、洱源、祥云、巍山等市县,经正式发掘的遗址是云南省博物馆于1973年发掘的宾川白羊村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发现房屋遗迹11座,墓葬24座。房屋是平地起建的土木结构建筑。在这些住房周围发掘出埋葬夭折儿童瓮棺葬10座,这种习俗与元谋大墩子遗址和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相同。宾川白羊村遗址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共516件。其中,数量最多的为陶罐。此外,该遗址还发现稻壳粉末及痕迹。白羊村遗址的时代分早、晚两期,属于早期的第9号房址第2号柱洞内的木炭,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用C14方法测定年代为距今3770±85年(公元前1820±8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五)》,《考古》1978年第4期。洱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西界可能到达保山、施甸、腾冲、龙陵等市县,在以上市县出土一批陶器、石器。陶器器型有豆、罐、盒、钵、盘、釜、纺轮等;石器有斧、锛、半月形石刀、镞等。

1991年年底至1992年年初发掘的龙陵县大花石遗址也发现平地起建的木构建筑。昌宁县达丙营盘山遗址发现的长方形地穴建筑,其建筑方法是洱海地区苍山之麓半地穴房屋与宾川平地起建房屋这两种房屋的建筑方法之结合。此外,保山市将台寺遗址内也发现平地起建的木结构房屋遗迹。昌宁县达丙营盘山遗址房屋炭化木柱的C14测定年代为距今3304±82年。

(七)澜沧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云县忙怀位于县城以东48千米,顺甸河与澜沧江交界之处。有旧地基与平掌两个地点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云县忙怀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7年第3期。。据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提供的线索,可知这一类型遗址在澜沧江沿岸有广泛的分布。已知有云县、景东、澜沧等县的曼志、忙亚、忙卡、大水坪、安定、丫口、大小芒介、下景张、新寨、小田、老赵田、拉叭寨、大协厂等十余处。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怒江边的福贡县也采集到这一类型的石器。

忙怀类型以大量发现用河边卵石片打制的有肩石斧为特征,有钺形、靴形、长条形等。没有发现磨制石器,钺形石斧与后来从滇西地区广泛出土的铜钺极为相似,可能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遗址中出土的陶片极少,试掘后仅发现11片,皆夹砂陶,以绳纹为主。从遗址大部分地处高山深谷和很少出土陶器的情况看,忙怀类型居民的社会生活可能以游牧为主。

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见图绪-9。

图绪-9 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以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忙怀类型为代表,该遗址位于云县忙怀村,出土石器的特征是打制钺形、靴形和长条形石斧,没有磨制石器,但有陶片共存,因而能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经20世纪70~90年代近20年的考古调查、试掘,现已发现澜沧江中游地区以忙怀类型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分布范围已远达怒江上游福贡,怒江中游昌宁、龙陵等县。在福贡县曾采集到打制的有肩石器。在昌宁县和龙陵县的20多个遗址和地点发现大批打制钺形、靴形和圆形、半圆形刮削器,在龙陵县的怒江西岸一些地点还发现少量磨制梯形、条形石斧、网坠、手锤。陶器器型有盆、罐、钵、杯、壶、纺轮等。

2007年3~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澜沧江糯扎渡电站建设,在澜沧江西岸二级台地上的澜沧县大凹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1000平方米发掘面积内出土700多件石器和少量碎陶片。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打制石器为主,原料均采自澜沧江畔的砾石,器形有斧、锛、镞、矛、锥、镯、砍砸器,此次发掘大大丰富了以忙怀类型为代表的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同时表明,云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的原始氏族先民还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滇池地区,均使用磨制精细的石器,根本没有打制石器的踪影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年报》(内部资料),2007。

(八)滇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58年发现于维西县戈登村西1千米的腊普河东岸,系洞穴遗址。遗址中出土磨光圆柱形石斧两件,长方形单孔磨光石刀1件,半月形单孔石刀1件,河卵石片打制的长方形石刀1件。此外有石镞、石锥等。陶器无完整者,多系夹砂灰褐陶,器型以侈口罐和单耳罐为主,器底多平底,胎厚,并以树叶或麻织物作垫,具有明显特征。戈登类型目前只发现1处,但从陶器风格和石器来看,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出土物相近,陶器与后来西川、滇西发现的一些石棺葬出土的器物相近。

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戈登类型为代表,该遗址系1958年在维西县戈登村一洞穴内发现,出土一批石器、陶器、骨器、哺乳动物骨骸。石器有斧、锛、刀、镞、针、石球等33件。陶器以高领、宽耳为特征,纹饰有绳纹、树叶纹、水波纹、网状方格纹等,以树叶纹为特征。1996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南华县孙家屯墓地可能属于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已发掘的70座墓葬中出土了918件陶器,无石器或铜器随葬。陶器为夹砂陶,有红褐色、黑褐和灰褐陶。器型有壶、罐、单耳罐、双耳罐、釜、单耳釜、双耳釜。器耳多为桥形,也有圆柱形。这些陶器多为平底器,器底多数有叶脉纹,少量为圜底器。南华县孙家屯墓地出土的M35:11、M59:5、M67:32共3件陶片曾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作过热释光年代测定,年代为距今4000~3500年,大致可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孙家屯墓地的发掘似乎说明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最南端的分布已到达楚雄州的南华县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南华县孙家屯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2期。

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见图绪-10。

图绪-10 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云南新石器遗址,就目前的发现来说,均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其绝对年代经放射性C14的测定,元谋大墩子的年代为公元前1260±9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1470±1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考古》1974年第5期。宾川白羊村T6第3号房屋2号柱洞木炭的年代为公元前1820±85年,树轮校正后的年代为公元前2165±105年。这些资料分别代表大墩子类型与马龙类型的年代。昭通闸心场和滇池区石寨山类型的新石器磨制极精,陶器制作技术较高,打磨十分光亮。从石器、陶器的制作来看,比金沙江中游和洱海地区进步,其年代应该晚于这两个地区。云县忙怀类型的石器制作原始,均系打制,看来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年代似乎早于洱海和金沙江中游地区。西双版纳的曼蚌囡遗址出土大量的打制石器,同时出土许多磨制石器,本身可能有早晚区别,其较早的部分可能要早于宾川白羊村遗址。

二 越南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河江文化

河江文化遗迹集中分布在河江省和高平省,其次是在宣光省安沛市、太原省等。

这些遗址没有一处得到发掘,仅经过田野调查。该遗迹大部分是分布在Chay江和Gam江,而中心轴是Lo江,均在红河左岸。从中越边境到宣光市,北面到太原市均有发现。

遗迹均在古阶地之上,很少在洞穴里。在这些遗迹中砖窑遗迹有明显文化层,器物丰富。

砖窑遗迹是在Lo江河岸上,高于河水面15~20米,面积均1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0米,灰黑色泥土。表土层也是一种泥土,这一层厚薄不一,有的厚度达到1米,有的地区文化层显露出来是由于耕种时被水冲洗所致,生土层是一种混杂粗砾石的黄褐色细泥土,其中间或见到打制砾石工具,最多是松丘的旧石器晚期的尖状器。

河江文化现在所得的遗物均是由收集而来。其中两套由张越胜在砖窑采集,现藏在他的家里。在高平省采集到的遗物,现收藏于越南历史博物馆。其余是在平哥(宣光省)、太原和安沛省等采集到的,现收藏于地方博物馆。

所收集到的遗物主要是磨制石斧、石锛,多达几千件,在河江省已经有600件,其中砖窑有218件,在高平省采集到122件,平哥(宣光省)38件,在安沛省博物馆现藏48件。

在这批出土的石器(见图绪-11)中突出的特征是有肩有段石锛、石斧。其器型相对大,横肩或近横肩,肩角平均为116度,段与肩呈一条横线。

图绪-11 河江文化出土的石器

另外,这一批石器中,有肩石锛、石斧比长方形锛、斧要多,在砖窑是25/20,高平省是122/23,在安沛省是37/11。有肩石锛、石斧的柄,一般是短柄。溜肩比横肩多3倍,石锛比石斧多,其刃边呈弧形,柄横断面式样多种,长方形、半月形、D字形、木鼓形等均有。

除斧、锛以外还发现4件石矛(平哥3件、砖窑1件),呈叶字形。还发现一些“树皮布打拍”,无柄,器上是方格槽。

陶器,收集不多。在砖窑收集到大约300片,以夹粗砂低温陶为主,器壁厚;其次是夹细砂薄陶器,纹饰不多,有绳纹,或在双线间饰篦齿纹,还有附加堆纹,典型的是一些弧线排成叶脉形。器型有釜、碗、高足盘等,多圜底、圈足。

遗物均为采集而得,这对河江文化内涵的了解有很大限制,但对研究河江文化会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二)梅波文化

现在已发现梅波、三社、Han Moen、龙安、Ban Hau、Me Bac、Phai Ve、Phia iem(梁山市)等处。梅波、Phai Ve、Phia iem等遗址已发掘。

在梅波遗址(洞穴)出土斧、锛、凿、砾石20件,石手环、耳环12件。骨器23件,其中半圆凿8件、各类斧、锛7件,4个贝类盖和将近30万陶片。

石器(见图绪-12),全身磨光,制造精细,将锯、钻等技术运用到制造石器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半成品工具。斧、锛器型小。有肩石斧、有段石锛不多(5件),没有有段石锛。种类丰富:斧、锛、凿、锥、刀、砺石、树皮布打拍。装饰品主要是石手环、石耳环、石珠,数量不多。38件长方形斧锛中,4件器型大,平均长为7.92厘米、宽为5.41厘米、厚为1.05厘米,刃角为34.75度;8件为中等器型,长为5.1厘米、宽为3.59厘米、厚为0.81厘米,刃角为32.8度;小型26件,长为3.55厘米、宽2.85厘米、厚0.65厘米。这样,小型的为最多,占68.42%。

图绪-12 梅波文化的石器

陶器(见图绪-13),以夹植物末、砂、蚌末等泥质低温陶为主。陶器类型主要为容器和炊煮器:釜一般是圜底,或附上圈足,有的加饰耳。还有高足盘、瓮等。陶器几乎都有纹饰,有绳纹、镂孔、划纹等,典型图案是花布纹,素面不多。

图绪-13 梅波文化的陶器

有观点认为梅波文化与和平文化——北山文化有着渊源关系,同时还跟东北沿岸文化——下龙文化发生关系,其表现为梅波文化和下龙文化的一些洞穴遗址都存在Cypsaea贝类、蚌的小圆片和鱼椎骨等做装饰品。

梅波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种文化,年代大约为距今5000~4000年。

(三)下龙文化

1937年,由一位瑞典考古、地质学家J. G. Anderson发现。当时他把这种文化称为Dinh Do La文化(一座海岛的名字)J. G. Anders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Fai Tsi Long Archipelago, Tonkin,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ulletin 11, pp.75-108,1937, Stockholm.。至今已发现30处遗址,包括洞穴遗址类型、土堆遗址类型、沙丘遗址类型,其中沙丘遗址是主要的。它们主要分布在越南东北沿岸和岛屿。发掘的遗址主要有Thoi Gieng, Ngoc Vung, Hien Hao, Cai Beo等。1966年,考古学者称其为下龙文化。

下龙文化出土遗物(见图绪-14)包括石器、陶器、骨蚌器和少量铜器。

图绪-14 下龙文化出土遗物

石器种类多,类型丰富,打制石器主要是两面打击砾石器,有尖状形、三角形、手斧形器等。磨制石器全身磨光,种类包括有肩石斧、长方形石斧、方形石斧、有肩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尖状器、手环、耳玦。凹石多锤石,出土数量大。砺石,有平面的,有带槽的。有槽砺石出土的数量是最多的,也是最普遍的。有的遗址出土几百件,其磨痕断面是半圆形,有的是平行的,有的是交错的,这是由磨制什么样的器物引起的,现在还不明,可能是磨制长、圆、尖的器物所引起的。在遗址有这类的石器出土。但其用途还不明确,有人把其称为“下龙标志”。

陶器,主要是夹蚌末低温陶,其次是夹细砂的,淡红色,器型有釜、缸、碗、杯、多角形口盘等,比任何前时期的器类丰富。陶器多素面,普遍使用的纹饰是绳纹,其次是以绳纹作底子,上面饰划纹(贝划纹)。几何形纹也占一定比重,有划纹、贝形纹、附加堆纹、镂孔等。图案普遍是S形纹、波浪纹、线纹、三角孔、种子形等。

骨蚌器都是从洞穴遗址出土的,有骨管珠、蚌珠、有螺连珠(Cypsaea——宝螺)。

从各遗址所出土的遗物来看,分布在北面遗址年代可能是最早的,更往南的遗址年代更晚,下龙文化特点更明显、更成熟。

Ba Vung遗址经C14测定年代为4820~4520年前或4470~4450年前。下龙文化年代大约从5000年前到4000年前〔越〕阮文好、阮加对、阮伟林等:《Cat Ba岛、Cai Beo遗址发掘报告》,资料由越南考古研究院阮文好教授提供。谨致谢忱。

(四)琼文文化

至今,发现了22处遗址是贝丘遗址类型,主要分布在琼县盆地地区(义安县)。

琼县盆地地区种植水稻,耕土层下是一层3.4厘米厚的蝶类。它原是中全新世海平面升高到最高海平面时期的产物。当海平面下降时,琼县盆地地区成为一座泻湖——浅水海湾。在被干涸成今天肥沃的土地之前,这里有丰富的、主要是蝶类的水产资源,且是当时人们的重要食物来源,是琼文古人采集的重要场所。

贝类和软体动物的外壳倒在湖堤内或湖中的弧形山坡上慢慢形成考古遗址。到现在已有4处遗址经过发掘,即琼文遗址、北腊丘遗址、土丘遗址和排南遗址。文化层是由多种贝壳的外壳堆积起来,每个贝壳层都被混进古人用具残片、木炭等灰黑土层所隔开。这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反映。这些遗址的面积大小不一,悬殊较大,有的达几千平方米。文化层大多厚3米左右,个别的达到10米以上不等。

针对这类遗址的形成,还有些人认为是由自然动力引起的。为了融合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是由自然和人们互相配合影响所致。

出土器物包括石器、陶器和骨器。

石器,多是用玄武岩来制作,砾石只用作锤石等工具。石器主要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不多。发现253件打制石器,3件磨制石器。打制石器的特点还带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特点,还存在棱柱形石核、乌龟形石核、小手斧形石核等。大部分打制石器还没有定型,无法分类。

陶器出土不多,琼文遗址两次发掘共出土陶器193片、土丘遗址出土513片、北腊丘遗址出土6013片、排南遗址出土5520片。陶器主要为夹砂粗陶、泥条盘筑、器型盛行尖底缸。纹饰主要是绳纹和编织纹。

骨器,琼文遗址出土了3件凹形骨凿,排南遗址出土5件尖头工具。器型不大,刃部都是磨制。

琼文遗址发现31座墓葬,墓穴都是圆筒形,直径0.6~0.7米,深0.3米,个别直径为125厘米。填土是一种褐色土。从遗留的骨骼来看,可能都是蹲踞葬。25座有随葬品,2~3件石器。两座有相当多的随葬品:13号有13件、14号有12件。随葬品除石器外均为螺壳的装饰品。

人种学家认为琼文文化主人是属于Austro-Negroid。

根据出土遗物内容和特点,有3种看法:

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根据泻湖形成的年代,琼文文化年代最早是在距今6000年。C14测定年代:

琼文遗址:+0.5米、深为 4785±100

4780±100

琼花遗址:+1.5米、深为 4300±90

树轮校正为 4875年

+2.7米、深为 4280±70

树轮校正为 4690年

土丘遗址:+1米、深为 2010±60

2150±70

+3.3米、深为 3010±90

3010±90

4130±90

4310±90

琼文文化最早年代是距今5000年,最晚年代是距今2000年。

琼文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他文化是在同一个年代水平线上,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石器和陶器与其他新石器文化相比早一个阶段。其他的来源文化——多笔文化在文化发展程度上没有多大区别,这是越南新石器发展的一个特点。

(五)石采文化

至今共发现17处,主要分布在义安省和河静省海岸,主要是贝丘遗址和沙丘遗址。石林、石台、环配、滇堆等都经过发掘,而寺丘(石采)遗址经过三次发掘。

在石采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175件石器包括:95件石斧,主要是玄武岩的,制造简单,打制成型后磨制成器,器身还留有打制痕迹,边角不规整,形状多样。其柄断面多半是椭圆形;长方形和梯形石斧17件;束腰长方形石斧6件;有肩石斧72件。石锛只有5件,长方形2件、有肩1件、牛齿形石锛2件;锯石5件;砾石数量不多,但种类很齐全;锤石、垫石21件;搓石7件,都用小砾石制作而成,使用痕迹也很明显,主要用来磨搓被烧之前的陶器。武器有石标21件、尖状器1件。骨器出土41件。工具26件,制造简陋,集中在刃部,包括:铲2件、刀5件、枭嘴刀(用来打贝类嘴)19件。武器包括:标3件、尖头8件。装饰品:耳环5段、笄1件、管珠2件、老虎犬齿1件。

陶器在100平方米发掘范围内出土109000件陶片,重量1500千克。陶器是一种夹砂细陶,火候不高,陶色不均匀,在蚶蝶丘遗址中,和其他考古遗物一样,陶片不和蚶蝶壳混在一起,而是在各层蚶螺之间的灰土层中被发现。陶器种类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具(炊煮器、容器、水器),其次是装饰品(主要是耳环)。制作陶器可能是使用慢轮,以小砾石末来摩擦陶器(未烧之前)。器型包括釜、缸、钵、碗、瓶等,最盛行的是喇叭口(有领或无领)、其次是敛口,这类陶器常饰红色,器内着红色,外饰绳纹,有的从口沿开始,有的距口沿1厘米就开始印绳纹。除此以外还有直口、有耳之口。器底有圜底和少量尖底。圜底常加饰圈足,发现了陶足,有空足和实足两种,器耳发现了一些和猪舌相类的形制。

陶器上的纹饰:有80%的陶片有纹饰、1%的陶片为红色彩陶片。在纹饰陶片中,80%是绳纹,19%是几何形纹饰。几何形纹主要体现在喇叭口上,内外口均有,或体现在器领、肩部和高圈足上,每个图案都由几种方法来体现,最常用的是划线纹、印纹、贝印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相结合的纹饰。常见的有S形纹,其次是波浪纹、网纹、银齿纹、三角形镂孔等。绳纹有细绳纹和粗绳纹,分别占90%和10%。

装饰品:陶耳环(陶玦)17件,形似水蛭。耳坠都以线挂于耳上。

由表绪-1可知,石采遗址年代和琼文文化基本上是同时代,在同一个年代水平线上,石采遗址中出土了几片尖底陶片,并不意味着石采文化是从琼文文化发展而来的。

表绪-1 石采遗址C14年代

从文化面貌来看,石采文化不应属于灰飘文化两个类型之一:灰飘类型和石采类型,而应是一个独立的考古文化。

(六)灰飘(湖)文化——BAU TRO文化

至今共发现6处遗址,分布在广平省沿岸地区。3处已被发掘:灰飘遗址、基丘遗址和飘愈遗址。对Bau Tro文化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出土石器,主要是硅质火山岩、酸性火山岩,与石采文化所使用的玄武岩不同。有肩石斧、石锛相当普遍,在灰飘文化中,牛齿形锛相当盛行,同时在该文化中石斧、石锛普遍被第二次加工,主要是在刃部再次被打制,这种现象后来在西原地区考古遗址中相当普遍。

灰飘遗址出土的陶器制作大部分是手制,与打拍垫石相结合。陶器外表磨制后施彩,彩色有红色的,也有铅色的。

基丘遗址C14测定年代为距今3590±80年。

飘愈遗址,又称愈湖遗址。遗址位于广南省三圻县三春社、笔东村,属于贝丘遗址类型,和琼文文化遗址相似,遗址分布在1米高的土丘上,距海岸线大约4千米。1984年发现,至今已经过3次发掘。发掘者认为它是一种蝶贝遗址,文化内涵和年代与琼文文化相似。

1985年发掘,发掘面积为100平方米,出土137件石器和3座墓葬。

越南考古研究院的黄春征教授认为该遗址不是一种蝶贝遗址,它和琼文文化遗址不同,在这座遗址的文化层中只发现蝶类形成一块块不连续的堆积层。文化层厚约1.30~2.10米。遗址表土层出土大约200件陶片,这种陶片是属于青铜时代。

文化层出土的石器,带着与和平文化相似的风格,都是用砾石来制作。器型包括4件盘形刮削器、4件椭圆形石斧、14件短石斧、41件一面打制或两面打制的砍斫器、1件两面打制的石斧、1件凹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出土的石器除了使用砾石来制作外还以石块为原料。在文化层没有出土陶器。

墓葬:发现5座,都埋葬于大蝶壳堆,葬式也都是蹲踞葬,和琼文文化、多笔文化是相同的。

有两个C14年代数据:上层为距今3311±60年;下层为距今5030±60年。

根据文化性质,黄春征认为该文化是从和平文化发展而来。而发掘者认为它和琼文文化相似。

(七)扁湖文化(海洋湖文化)

至今为止,发现26处遗址,其中两处已发掘(Bien Ho和Tra Dom)。主要分布在波来古高原,也是现在嘉来民族居住区,高原海拔为700~800米,该地区多湖泊河流。

扁湖文化大多数遗址不仅是居住区,同时也是墓葬区,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片。

出土遗物:

石器(见图绪-15):原料大多使用硅质火山岩或酸性火山岩或Phtanite。有肩石斧和长条形石斧多半由硅质火山岩制作,牛齿形石锛多是由Phtanite来制作。除此,用玄武岩制作装饰品,砂岩作砺石等。石器制作精细。

图绪-15 扁湖文化出土的石器

有肩石斧、锛和牛齿形锛是主要的石器工具。其形状、尺寸相当稳定。扁湖遗址出土石器57件,其中有29件有肩石斧和石锛、17件牛齿形锛、6件斧锛半成品、5件长方形斧锛。Tra Dom遗址出土30件有肩斧锛、16件牛齿形锛、8件斧锛半成品和2件长方形石斧。

有肩石斧特点:多使用硅质火山岩来制作,尺寸小、全身磨光,一般都有再打制刃部的痕迹,多数是溜肩、不对称形、双面凸起。

牛齿形锛,全都是用Phtanite来制造,尺寸稍大,窄、长的器身一面稍微隆起,一面平或稍微凹下。

除此,还出土了重石(加重木棍)。装饰品有手环和双兽头耳环。

陶器(见图绪-16)出土数量大,在150平方米发掘面积中出土7万片陶片。器型有釜(喇叭口、鼓腹、圜底)、钵(直口、矮圈足),还有豆形器、瓮、带流壶、陶球、网坠。纹饰盛行细绳纹,其次是划纹、印纹和镂孔。划纹包括弧线、曲折线和平行线。印纹有梳齿印纹、圆纹、半圆纹。这些图案排成行或与施彩(红色、铅色)相结合。

图绪-16 扁湖文化出土的陶器

根据出土的石器在数量上占优势而未发现铜器的特点,发掘者认为该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

依据出土的文化内涵,其年代相当晚,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Ha Van Tan, Khao Co Hoc Viet Nam(Tap 1)-Thoi Dai Da Viet Nam, Nha Xuat Ban Khoa Hoc Xa Hoi, Ha Noi,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