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国际分工即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一是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这里,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详细论述了国际分工的起源和发展,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一个民族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程度;而各民族的封闭状态由于相互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与国际分工相随的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贸易与关税的理论是丰富的,而且是实用的。马克思深入地探索和分析了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及其原理,阐明了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获利方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都是直接有利于资产阶级;它间接使无产阶级感兴趣,原因在于它所产生的后果,可以促成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但在他们论述这一观点的字里行间,则确认了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对经济发展的不同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需要的。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大量的论述说明,在工业发展的开始阶段,不论是欧美各国还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要采取保护关税的措施,以保护和发展自己本国的民族经济;而一旦有了工业基础之后,则必须推动自由贸易,驰骋于世界市场。
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正面了解和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贸易与关税方面的有关论述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他们关于国际贸易存在阶级的、民族的不平等方面的论述,既要看到国际贸易的对我有利方面,又要注意到依然存在的世界范围的剥削,注意到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条件下的不利方面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用很多篇幅专门论述西方列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的问题。19世纪中叶,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天朝帝国的大门,但列强对中国的工业品的输出,并未很快就随之增加。马克思根据对当时中国对外贸易所作的较详尽的考察指出,除了与西方工业品销售成反比的鸦片贸易之外,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也有关于国际投资的论述,主要是涉及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马克思认为,资本输出的作用是双重的,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也为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创造了物质前提。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辉煌条件。如今世界市场的扩大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一国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发生事情的影响;希望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