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一个企业的发展,同它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而环境对于企业主体而言,有大小之分、远近之别。就大多数企业而言,其环境可分为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国内环境又有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分。

一 国际环境

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企业,都占有全球表面的一定空间。所以,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这一点在历史上由于交通、通信不便,表现得还不明显,那么在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交通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生产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情况下,企业发展同国际环境的紧密关系就是一目了然的了。例如,2008年发端于美国继而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冲击到了我国东南沿海千万个经营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使2000万左右的工人被迫返回农村。因此,在研制企业发展战略时,就必须了解和分析国际环境。今天的世界经济,不仅在商品流通层面和金融活动过程已具有全球性,而且在生产组织和技术协作层面也已经关联全球,所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在此情况下,不仅任何国家,而且任何企业都不能闭关自守,而必须对外开放,把自己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紧密而协调地联系起来。

国际环境不是单层面而是多层面的,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法制环境、国际科学技术环境等。下面分别加以简要分析。

(一)国际政治环境

1.战争与和平

全球大战或地区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本国是否交战国;本地区是否在战区;本企业的经营与战时需求的关系。遭受战争破坏的风险有多大,是否存在发“战争财”的机遇,等等。

在和平时期,本国的国际关系状况,是摩擦、稳定,还是友好、合作,与相关国家是否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或已形成双边及多边结盟关系。

2.各国主政者的倾向

西方大多数国家实行两党轮流主政的体制,而两党对本国的关系可能各不相同,所以应分析一定战略期内、相关国家主政派对本国的政策定位及其对本企业经营的利与害。

(二)国际经济环境

第一,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和经济贸易区域化、集团化的状况。

第二,本国经济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序。

第三,本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

第四,本国经济竞争力在世界经济竞争力中的排序。

第五,本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关系:逆差还是顺差,等价还是不等价等。

第六,本国与相关国家之间产业与产品的转移与流动关系。

第七,本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区域经贸组织中的地位。

第八,相关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推行的危害。

第九,世界货币体系的动态。

第十,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及后危机背景下,本国经济发展的处境。

第十一,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及本国的国际金融关系。

(三)国际科技教育环境

第一,世界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的整体态势及其新特点、新走势。

第二,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三,世界教育革新的走势和世界教育实力的分布。

第四,本国与世界相关国家科教发展中的互促互补关系。

第五,本国与世界相关国家科教交流与合作的态势。

(四)国际法制环境

第一,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科技、环境的立法概况。

第二,本国参加相关国际立法的状况。

第三,相关国际法对本国经济、贸易、金融、科技与环境发展和保护的支持与制约状况。

第四,国际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相关协定对本国发展的影响。

二 国内宏观环境

(一)国内政治环境

国内社会和谐度:失业率走势;基尼系数和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社会保障水平。政府公信力、民族凝聚力评价。理想信念的统一性;共同愿景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

(二)国内经济环境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和长远发展目标及战略指导思想。

第二,经济发展概况: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动状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率;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三农”问题的缓解与改善;地区发展的协调程度;人口及性别构成与就业结构;居民储蓄余额等。

第三,民生保障与改善状况: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就业的充分程度;应对老龄社会的举措。

第四,对外经济关系: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其增长率,出口商品与劳务构成,外汇储备等。对外债权、债务关系,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状况。“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总体态势。

第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优化进程。

第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与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第七,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向。

第八,全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第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三)国内科技教育环境

第一,科技发展水平与态势,科技贡献率。

第二,科技投入,研发经费占经济总量之比。

第三,科技人才及其地区分布。

第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评估。

第五,科技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第六,科技体制、科技政策及国家的宏观科技发展导向。

第七,教育规模(各类学校数、师资队伍、入学率等)。

第八,教育结构及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关系。

第九,教育投入与产出。

第十,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估。

(四)国内法制环境

第一,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的完备程度。

第二,执法的严格程度。

第三,国民的守法意识和守法状态。

第四,本国立法和国际立法的对接程度。

三 产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一个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可能孤立于产业和市场之外而封闭运行,必然同一定的产业和市场相联系,因为一个企业就是一定产业中的一个分子;而企业在运行中,又必然在进货和销货两个方面同市场相交往,否则企业就会失去生命。所以,研究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除了对国内外环境要有明确的判断之外,更要对相关产业和市场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

(一)产业寿命周期分析

产业的寿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产生到衰亡的全过程,一般会经历发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阶段。产业内的细分产业一般称为行业。所以,产业寿命周期也称为行业寿命周期。为表述简便起见,在此都称作产业寿命周期。

在产业寿命的不同阶段,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条件、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十分清楚自己所在的或准备进入的产业,正处于产业寿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这一阶段对企业有何种影响,以及何时将转入下一个阶段。为此,我们应观察和把握产业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1.发育阶段

也称作开发阶段或起步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市场销售:增长缓慢。

第二,顾客态度:以很低的信任度试用产品。

第三,产品开拓:品种单一。

第四,技术依赖:靠技术支撑产品进入市场。

第五,价格走势:价格高且易变。

第六,竞争格局:竞争者少。

第七,市场进入:无控制者、顾客尚无偏好、进入容易。

第八,投资需求:渐进投资。

第九,获利状况:没有利润。

2.成长阶段

第一,市场销售:高于GDP增速,以后渐缓。

第二,顾客态度:有一定信任度,但未形成品牌忠诚度。

第三,产品开拓:产品系列迅速扩展。

第四,技术依赖:前期靠生产技术,后期更靠生产技术。

第五,价格走势:成本降低、竞争加剧、价格下降。

第六,竞争格局:竞争者大增,后期行业开始集中。

第七,市场进入:有些难度,但可大力进入。

第八,投资需求:对投资需求达到高峰。

第九,获利状况:盈利较好。

3.成熟阶段

第一,市场销售:与GDP增速相当。

第二,顾客态度:对产品品牌已有一定忠诚度,新进入者难获高额利润。

第三,产品开拓:扩展趋慢或停止。

第四,技术依赖:生产工艺和材料更新争取本阶段延伸。

第五,价格走势:随成本下降而缓慢下降。

第六,竞争格局:竞争力强者稳定、弱者被淘汰,行业进一步集中。

第七,市场进入:市场领导地位已定,新进入“抢生意”很难。

第八,投资需求:为求生存需要再投资。

第九,获利状况:盈利开始下降。

4.衰退阶段

第一,市场销售:需求下降,市场萎缩。

第二,顾客态度:顾客购买欲望开始转移。

第三,产品开拓:由于不盈利的产品退出市场,产品品种在减少。

第四,技术依赖:技术已完全成熟、稳定。

第五,价格走势:价格低且稳定。

第六,竞争格局:新进入者极少,竞争者继续减少。

第七,市场进入:企业纷纷退出,只留下一些大企业和一些生产配套产品的小企业。

第八,投资需求:很少投资,有的企业甚至变卖部分资产维持生存。

第九,获利状况:利润很低,有的企业已难以维持参见董大海《战略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第59~61页。

(二)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他的《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一书中,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五种竞争力理论。波特认为,在任何一个产业的任何一个企业的周围,都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产业内同行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者、购买者。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同这五种竞争力量相抗衡。如图3-1所示:

图3-1 驱动产业五种基本竞争力量

资料来源:邹昭晞编著《企业战略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第29页。

1.同行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产业内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采用三种手段,即价格、广告、开发新产品和优化服务。此外,一些结构性因素也会影响竞争的强度。这些因素有:

(1)现有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实力。一般而言,竞争者的数量同竞争的激烈程度成正比。竞争者之间实力相当则竞争激烈,如果实力悬殊则不易发生激烈竞争。

(2)行业增长状况。行业增长迅速时,证明发展空间较大,竞争就会缓和;如产品处于成熟阶段,行业发展缓慢,为了抢占市场,竞争就趋于激烈。

(3)商品的差异化程度。商品及服务的差异化程度高,因为顾客选择余地大,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就会缓和些;如果商品的差异化程度小,那么,顾客对商品品种和质量的选择余地就小,同行业之间就会在价格与服务方面进行激烈竞争。

(4)行业内所需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大小。如果固定成本大,企业就倾向于扩大产量,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和价格,从而就会激化竞争;如果库存成本高,企业就可能降低价格、加快推销,以减轻库存压力,从而导致竞争激化。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加入者进入以后,将从两个方面影响本行业原有企业:一方面将使同类产品产量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另一方面会使原材料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从而使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潜在加入者能否稳定进入,决定于下列各因素的影响: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新进入者能否进入以及进入以后能否生存和发展,必须考察规模经济的状况。新进入者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进入,并在进入以后有可能站稳脚跟。如果规模过小,要么难以进入,要么进入以后,在同现有企业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以至难以生存。

(2)新进入者产品的软实力。产品品种、功能、质量、价格和包装等是产品的硬实力,而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的忠诚度,则是产品的软实力。同行企业间产品硬实力的差别不可能很大,差别就在企业产品的软实力。所以,产品的软实力愈强,则其竞争优势愈大,反之,其竞争力就愈小。所以,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程度如何,要看其产品软实力的大小。

(3)潜在进入者对资金需求的强度。潜在进入者如果需要大量资金用以购买厂房、设备和储备原材料等,而资金筹措又比较困难,于是资金不足就会成为进入的障碍,反之,进入就会容易些。

(4)购买者的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从购买原来供应商的产品,转换到购买另一供应商的产品需要支付的一次性成本。这种成本包括为选择和确定新供应商所需要的调研与咨询费用、谈判和签约费用,以及增加新设备、购买新的检测工具、还有重新培训业务人员的费用等。如果转换成本过大,一则潜在加入者可能难以承受,从而成为进入障碍;再则潜在加入者如能承受,就会在加入以后,通过调低价格和改进服务等办法来弥补购买者的付出,从而减少自己的盈利。

(5)销售渠道。潜在加入者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如果无力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就会形成一种进入障碍。

(6)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程度。现有企业对资源的控制一般表现为对资金、专利或专有技术、重要原材料来源、分销渠道、学习曲线等资源及资源使用方法的积累和控制。现有企业如果对这些关键资源的控制强度很大,则潜在进入者就很难进入,反之,就比较容易进入。

3.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功能,且面对着同样的顾客群的其他产品。替代产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替代产品,如张小泉剪刀代替王麻子剪刀;一类是间接替代产品,如圆珠笔替代钢笔。通常所说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是指来自间接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之所以能对现有企业构成威胁,一是由于它比现有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高;二是它比现有企业的产品更能满足一定的社会新需求。例如,电子计算器代替算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替代品能否代替老产品,关键在于产品的性能与价格之比,简称性价比。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之比。这两者由于单位不同本来是不能相比较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物美价廉乃是颇为正常的现象,而性价比就是“物美价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性价比实际上就是人们把对产品质量与功能好坏的评价,同对产品价格高低的评价综合起来判断对产品的选择。

新产品代替老产品并非都是一个简单的替换过程,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新产品应用条件的复杂性,所以新的替代产品常常和老产品长期同时并存,如火车、汽车和飞机,以及普通电灯和节能灯等。

4.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企业与其购买者和供应者形成了一条产业价值链。它反映了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价值增值的过程。作为产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双重身份,对其上游企业,它是购买者,对其下游企业,它是供应者。企业的购买者和供应者都会在交易过程中讨价还价,以期迫使对方让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强弱取决于各自的实力,具体表现如下。

(1)购买者或供应者的集中程度。当购买者的购买力很集中,对卖方来说,是一笔很有赚头的交易,那么,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就强劲。例如,包场买电影票就可以压低票价。还有当供应者处于垄断地位时,供应者对分散的购买者就有较强的讨价还价优势。例如,作为供应者的中国民航公司对机票购买者在交易中就具有优势。

(2)交易量的多少。如果购买者是供应商的大客户,其购买量占供应者供货量的大部分,则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就强。相反,如果供应者是购买者的大客户,其供应量占购买者购买量的比重很大,则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就强。

(3)产品差异化程度。当供应者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即在功能、质量、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等方面与众不同而具有优势,这时,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就强劲,反之就软弱。

(4)纵向一体化程度。如果购买者实现了后向一体化,那么,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就强,因为他有自己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商;如果供应者实现了前向一体化,那么,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就会强,因为供应商有自己的下游购买者,如组装厂或成品经销商。

(5)信息掌握的程度。购买者和供应者谁掌握的相关信息多,谁就有讨价还价的主动权。在交易双方如果信息不对称,掌握相关信息量少的一方必然吃亏,其讨价还价的能力必然软弱。

上述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产业和行业竞争的性质、程度和格局,决定产业和行业的利润率。其中必然有一种或几种竞争力量占据统治地位,并且在战略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决策者应充分了解这五种力量是怎样影响竞争环境的,从而便于确定本企业的战略定位。

(三)市场结构分析

从竞争与垄断的关系来划分,市场结构有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研究市场结构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识别竞争对手的地位和能量。

1.完全竞争市场

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竞争地位平等的购买者和供应者。

第二,各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无差别的。

第三,各个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是完全自由的。

第四,市场上的购买者和供应者都握有充分的信息。

由上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可以知道这样的市场,其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而竞争的结果,将使商品价格降到无利可图的地步,因而完全竞争市场是很罕见的,只可能存在于转瞬之间或某些农产品市场。

2.垄断竞争市场

这类市场中同时存在生产和销售同类而有差异的商品。这类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市场上的同种商品是各有差异的。如商品质量不同、适用性不同、供应时间不同、供应商与消费者的距离不同等。有差异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竞争。如果两种商品的成本相同,竞争的结果是:商品质量高的企业比商品质量低的企业能收取较高的价格,也能赚得更高的利润。还有,如果商品的物质性都一样,而由于不同区位的消费者购买商品要支付不同的旅行成本,所以消费者关心的是商品价格和旅行成本之和,而不单是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与价格水平将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

3.寡头垄断市场

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和销售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就被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在中国目前的汽车市场和家电市场等都具有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因为这些市场都被几家大型企业所控制。

寡头垄断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厂商是寡头,所以每个厂商的定产和定价行为,都会对整个市场的供应量和价格产生影响,因而每个厂商的决策都会波及其他厂商,并期望他们的认可。

4.完全垄断市场

形成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是:第一,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或销售商品,如果不止一家厂商而是有少数几家,那么,只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不超过30%~40%,主要厂商仍然可以垄断市场;第二,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的商品还没有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厂商还不可能或很难进入这一市场。

以上讲的是卖方垄断市场,事实上还存在买方垄断市场。如果市场上只有一家购买者或极少数几家购买者,那就会形成买方垄断市场。

卖方垄断市场的垄断性,表现在卖方垄断者不断提价的能力;买方垄断市场的垄断性,表现在买方垄断者不断降低价格的能力。

完全垄断市场对广大消费者利益造成不良后果,所以许多国家都采取反垄断措施,以保护多数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