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主对大众媒体的影响与控制:基于广告话语权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 广告话语权探讨的新成果

尹韵公

当今人们对广告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坐看电视,电视有广告;翻阅报纸,报纸有广告;漫步大街,大街满是广告;乘公交上班,公交车身就是流动广告……广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广告似乎无所不能,你摆脱不了它,甩都甩不开。可以说,广告的发达与繁荣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是广告的故乡。中华民族祖先很早就建城设市,开展商品交易活动,自然地也就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两汉以后,广告开始兴盛。著名唐诗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人考证,所谓“杏花村”,指的是高高悬起的幌子即“杏花村”酒名的广告牌,可能“杏花村”酒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名酒。我们祖先不但创造发明了广告及其各种广告形式,而且还利用汉字的独特表达优势,创造出了许多内涵丰富、简洁有力的广告词。著名古代小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酒词广告“三碗不过岗”,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干净的广告词,至今我们还没有创造出比这句更简约的广告词来。如果要想知道古代中国社会的广告繁荣状况,只需看一看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够了。

当然,广告作为一门产业存在,应该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发生以后。异常繁忙的商业活动,驱使资产阶级将广告推向全社会、全世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告文明。美国在1894年成为全球第一个经济强国后,聪明而富有的广告商曾逼迫政党言论退出美国媒体,表面上是为着“客观、公正”,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商业利益而扩张更大的商业空间。自20世纪初期后,美国的广告大户、广告商和广告公司在美国传媒界越来越主动,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猖狂。我读研究生时,曾经阅读过一本美国学者写的书,特别让人惊讶的是,没想到美国的广告商和广告大户竟然如此强悍,以至于有人不免哀叹:“报纸总编不过是报社广告部主任的啦啦队,广告部主任一张纸条递过来,说哪条消息上头条,总编就得乖乖地听其上头条,说撤换哪条消息,就得撤换哪条消息。”在美国,广告商和广告大户旗下的企业和商业实际上是舆论监督的死角。

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体系以后,我断定美国传媒界的广告商和广告大户左右媒体的现象,必然会被成功“克隆”于我国传媒界。王凤翔考取我的博士生后,我建议他专门研究这个在中国还没有人研究过的重大问题。老实讲,研究这个问题是相当有难度的,一是因为这是我们过去从未碰到过的新问题,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因为“无章可循”,国内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可供参考和借鉴;三是因为获取“证据”难,其间内幕媒体不愿谈,广告商和广告大户也不愿透露,以免破坏了他们的潜规则。以上三个主要原因,为研究这个问题构成了严重障碍。试想,没有访谈、没有论据,如何搭建学术框架、勾联学术逻辑、创新学术主题等等。

王凤翔有着湖南人的倔性,他知难而上,探幽索隐,经过几年的心血努力,终于拿下了这个博士论文。我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王凤翔的博士论文与该著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填补空白之作,如前所述,国内还从来没有人从广告话语权视角做过研究并拿出研究成果;它又是具有历史起点的奠基之作,为以后有人沿着这个视角继续走下去,提供了一个富有价值的研究基础。总之,王凤翔的这本书,其视角是独特的,研究是新颖的,成果是创造性的,价值是开拓型的。未来的研究者在研究这方面问题时,本书可能是绕不开的。在林林总总的广告类专业书籍中,本书的色彩是异常鲜艳的。

凤翔毕业后,继续研究这个课题。他曾写过好几篇内参上报,其中有两篇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重视和批示,为此他曾两次获得中国社科院优秀信息对策奖一等奖。可见,王凤翔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步,而且在思想库和智囊团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两个方面均获得了“丰收”!

学习无止境,研究亦无止境。王凤翔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在传统媒体,而现在网络媒体火爆非常,那么网络广告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与控制呢?这又是我们遇到的一个全新课题。虽然王凤翔的论文略有提及,但并不深入。我倒是非常希望他接着干下去,继续延伸和拓展,再花上几年功夫,再拿出一个像样成果,以进一步强化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

二十多年前,我出差到美国纽约,行走于曼哈顿大街时,发现日本的广告不时闪现,而中国的广告仅见“三九胃泰”。目下,我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想必曼哈顿大街的中国广告已增加不少。由此看来,广告实质上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强弱证明。倘若凤翔有机会带着课题出国研究,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深化,在深化中升华,则完全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

但愿他努力,但愿他努力成功,不枉费人生。

以此为序,未知然否?

2013年元旦写毕

尹韵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