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论马克思的新世界观

——学习研究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周树智

(西北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陕西 西安710075)

 

摘要:哲学是世界观,大化无形,大用无穷。旧哲学旧世界观是抽象世界观,主要用以解释世界。马克思哲学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克服了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唯心主义的旧意识哲学和费尔巴哈以“自然人”为核心理念的旧唯物主义的身体哲学这两种脱离人的现实存在的抽象世界观。马克思哲学是新哲学新世界观,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之统一为用。马克思新世界观是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人和物一体化的新唯物主义的现实世界观。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新现实世界观由三大因素构成,即现实的个人或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是现实世界的本体,人与人交往的现实社会是现实世界的核心,人化自然界生成的现实自然界是现实世界的物质环境和人类与外部无限自在自然界联系的中介通道。把这三大因素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是人改变客观世界,同时,改变主观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它是新唯物主义的新现实世界观最本质的特征和活的灵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里提出的“新唯物主义”和“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新现实世界观的简明概括,它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伟大的革命。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异化现象,其一,是斯大林主义哲学,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为斯大林片面的见物不见人的机械物主义旧哲学的抽象世界观;其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相反,是片面的见人(意识)不见物的抽象人道主义,是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抽象人道主义旧哲学的抽象世界观。我们只有正本清源,回归马克思;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坚持以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或“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作指导,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既反对“全盘苏化”,又反对“全盘西化”,反对“左”、右两种极端错误倾向及其对马克思哲学的曲解,才能真正园满成功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材,才能真正维护和彻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及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世界观 现实世界 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回归马克思 发展马克思

 

学习研究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对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向大家请教。我想讲三个问题:一、新世界观与旧世界观;二、新世界观的构成元素;三、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

一 新世界观与旧世界观

1.哲学是世界观,大化无形,大用无穷

世界观就是观世界。新哲学世界观与旧哲学世界观都是世界观,都以“世界”为研究对象。旧哲学世界观。主要以解释世界为用。马克思哲学是新哲学新世界观,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之统一为用。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是“新世界观”,这是恩格斯1888年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出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1](P213)(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2.旧哲学旧世界观是“抽象世界观”,新哲学新世界观是“现实世界观”

旧哲学抽象世界观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存在,即脱离人的现实存在,或无现实感性对象的世界,或想象或观念世界;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的世界;或无人的自然界,或原始不变的有人的自然界。马克思之前有两种归哲学抽象世界观代表,一种是黑格尔的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理念的思辨唯心主义抽象世界观的意识哲学,一种是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人”为核心理念的旧唯物主义的抽象人本主主和抽象人道主义世界观的身体哲学。马克思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克服了这两种抽象世界观的旧哲学,创立了“现实的人”的“现实世界观”的新哲学。现实世界观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存在,即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人和物一体化的现实感性对象世界、现在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的世俗生活世界。“现实世界”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例如,马克思在《徳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里指出:“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2](P74)(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3.世界观在逻辑上可分为三大类或三个层次

(1)“普遍世界观”,以世界整体,即自然、社会、人之总和或总体为对象和结论,抽象世界观和现实世界观都是普遍世界观;(2)“特殊世界观”,以世界六部分,即自然、或社会、或人之部分为对象和结论,如旧唯物主义哲学称自然观或宇宙观为世界观,我们称我们地球人生活的地球社会为世界;(3)“个别世界观”,指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包括个人的人生观、主观世界观、客观世界观、及其特殊世界观、普遍世界观。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涵有这三方面的意义。

4.决定哲学家世界观特性和体系建构思路的逻辑前提是“本体论”原则的确立

“本体”,就是存在之存在,即现象之本质,世界之本原,世界之来源,逻辑之前提,体系之基础。旧哲学把它规定为形而上的绝对“实体”,或主体,或客体。本体论作为思维方式,是彻底的反思式的寻根朔源或回归本原的思维方式。“元哲学”之“元”,就是指“本体”。形式上旧哲学本体论以想象中的“实体”为本体,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之分,性质上有物本论、心本论、神本论之别。旧哲学世界观的“本体”的奥秘说穿了,究其实质,归根结底,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有的以人心或意识为本,有的以人神为本,有的以人的身体为本,由近及远,推导出全世界的存在,对世界的存在给予解释说明。这些本体论都是旧哲学抽象世界观之本体论。

5.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本体论,是克服了旧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之后的第三种新唯物主义本体论答案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现实世界观”,现实世界以现实的个人为本体;或更明白准确地汫:以现实的个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为本体,它不仅解释说明现实的个人在现实世界的存在,而且指导人们改变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扬弃人的异化,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使每个人都能过上自由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理想幸福生活。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自然科学家已经发现并证明宇宙是自然物质的存在和运动,而不是精神的存在和运动。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哲学界关于世界本体或本源的争论理应结束,然而,客观的历史事实是哲学界关于世界本体或本源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原因在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3](P499)马克思《提纲》第一条里概括出的这两点非常重要。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之前的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等,虽然正确地认识到宇宙自然界的物质实在是世界的本体,但是却没有对自然界产生人类之后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本体给出正确的科学的解释,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等则主观的抽象地夸大了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依然坚持整个世界的本体是精神的错误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就是说,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无论是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还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都未能对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本体给予正确的科学的说明。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扬弃旧哲学对宇宙世界本体的形而上学的抽象研究,转向以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本体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扬弃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世界本体论的解释,对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本体给出了第三种答案,马克思发现原来现实世界的本体就是现实个人自己 [4]

马克思1844年2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 [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P9)表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也是坚持彻底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得出了新世界观的本体论,即以“人”为人的现实世界之本体论。只不过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以人为本论,不是以人心或意识为本,不是以人神为本,也不是以人的肉体为本,而是以现实的人自己的物质生产实践话动为本的。

马克思在《提纲》第1条总纲里,把“以‘人’为人的现实世界之本”解释为“人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以批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方式提出了这个第3种观点。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3](P499)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对象、现实、感性存在,只是在人之外的客体或者被人直观到的自在的被动的自然物;唯心主义(这里主要指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鲍威尔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人的自我意识能动的抽象地对象化了,当然,他们心中只有精神而没有现实的感性的物质存在。马克思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作为主体能动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在《提纲》第3条里,把“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规定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3](P500)马克思随后在《形态》里把“革命的实践”的本质讲得更明白:“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2](92)这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作为主体能动的既改变客观世界又改变人的主观世界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和环境、或人和物、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互动统一的一体化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活动过程。

这里,顺便指出:恩格斯后来发表马克思的《提纲》时对这一条做了这样的修改:“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3](P504)恩格斯删掉的“或自我改变”几个字,造成对人的实践活动的片面理解,似乎人的实践活动只改变客观世界不改变人的主观世界,是有背于马克思的本意和原意的,这是一个重大失误。可是,恩格斯把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改为“变革的实践”,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新发展。

马克思随后在《形态》里,在本体论意义上把“人的革命的实践”更明白准确地规定为“物质实践”。马克思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2](P92)(重点号为引者所加)可见,马克思发现的现实的人作为主体能动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革命的社会的物质实践活动,正是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本体。

应该指出:马克思的“物质实践”概念来自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改造。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里指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创造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真正的因而是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5](P116)同时,马克思在《手稿》里指出:“黑格尔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5](P117)因此,黑格尔是一位历史唯心主义者。马克思把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概念,改造为“能动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生产劳动”概念,即“物质实践”概念,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伟大变革。

还应指出:马克思提出的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是现实世界的本体的观点,与马克思提出的现实个人是现实世界的本体的观点是同一的或统一的一致的。请看马克思从“人”的角度在《形态》里对现实世界的本体论的另一种表述。马克思批评当时德国哲学界理论不联系现实,指出“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2](P66)相反,马克思强调理论必须联系现实。马克思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 [2](P67)(重点号为引者所加)这就是说,“现实的个人”是现实世界的本体。这里讲的“现实的个人”,是个人在现实世界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不就是人的“物质实践”吗?可见,在马克思看来,“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是完全同一的或统一的一致的。当然,马克思的“以物为本”是以人的“物质实践”为本的,而不是以与人无关的“自然物质”为本的,这正是新、旧唯物主义区别的标志。

6.“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简明表达

马克思在《提纲》第11条里以总结论口气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3](P502)这句后来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话,画龙点睛,表达了“实践”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最本质的特征和活的灵魂。

马克思是这样论述他的新哲学世界观的本质和精神实质的:“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2](P73~74)(重点号为引者所加)就是说,马克思新世界观或历史观是对现实的个人在现实生活世界里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历史发展过程的经验的科学抽象、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把他这一新发现概括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9条里以批评旧唯物主义的方式提出的。马克思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3](P502)(重点号为引者所加)

随后,恩格斯也在《形态》里指出:“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 [2](P75)(重点号为原有的)表明恩格斯认同马克思把新世界观表述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据我了解,我国“文革”后最著名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肖前老先生,晚年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对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教科书体系做了重大改革。在1993年2月12日,他为自己主编出版的由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导师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写的“前言”中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如何理解和如何表述,是近几年来哲学界普遍关注并有所争论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本课题组形成了大体上一致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而实现这一伟大革命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的社会实践的观点的确立。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范畴。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100多年里生气勃勃的新发展。因此,这部教科书力图把实践的观点作为中心线索贯穿于全书的。” [6](P2)(重点号为原有的)肖前老先生随后于1996年还出版了由他主编的《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文集。令人遗憾的是肖前老先生去世后,他的研究探索中断,传统的旧哲学思潮又回潮复辟了,当年赞同他的观点的以北京大学黄楠森老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竟对他的观点展开批判了。我们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学生和研究学者,理应继承肖前老先生的未竟亊业,接着研究探索下去,以完成和实现肖前老前辈的遗愿。

当然,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时,既要看到马克思在规定“实践”概念的本质特征时,用的语词是“革命的实践”,即革新、变革、改变、改造世界的含义;又绝对不能离开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立场,一定要牢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在本体论内涵上是指“物质实践”,否则,会走向历史唯心论,得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错误结论,这正是黄楠森老先生等学者反对“以人为本”的主要原由。

二 新世界观的构成因素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揭露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结构的秘密。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第二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第三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因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类。” [7](P177)(重点号为原有的)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用头立地”。 [8](P719)所以,黑格尔哲学是形而上学的神秘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抽象的旧世界观和旧哲学。

学习研究马克思哲学原著文本,我发现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世界观也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它也由三个因素构成:第一个因素是“现实的个人”,第二个因素是“现实的社会”,第三个因素是“现实的自然界”。

让我们先来分析“现实的个人”这第一个因素,这个因素是马克思改造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的产物。马克思在《提纲》第6条里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P501)人们往往据此谈论马克思关于人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反对把“人”解释为“个人”,以为这就是马克思的人性论。我认为,这是对马克思的人性论观点的极为简单化的理解或误解。

当然,这一条无疑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论的批评,在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上重点突出的是人的社会性。同时,又必须看到马克思在这里是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角度论人性的,即是说他总体上把“人”理解规定为“现实的人”。这一条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标志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性论的认识发生了根本转变,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哲学自然唯物主义的伟大变革,也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从此彻底分道扬镳的标志。

首先,我们不应当忘记在此之前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理解的人也是“现实的人”。例如,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讲:“只有费尔巴哈才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而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 [7](P177)(重点号为引者所加)

其次,应该公正地承认马克思后来都接受和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性论里包含有“现实性”的合理成分。

其一,应该承认,当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以自然肉身存在的具有自然属性的“生物人”或“自然人”时,确实包含有唯物主义的“现实的人”的合理成分。费尔巴哈作为一位自然唯物主义者和人本主义者,他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具有生物学的和生理学的自然属性。他说:“空气是感觉和生命的第一需要;我们靠空气生活,但不是单靠空气生活,还靠无数其他的物和物质;我们不仅呼吸,我们也吃和喝。我们所喝和所吃的东西,我们必须看到、听到、嗅到和尝到。但是我们不限于只有这些感情关系;我们还用我们的不懂美感的牙齿嚼碎和咀嚼食物,不仅为了尝它的味道——这里味道以及其他感觉都只是手段,而且为了把它正式消化,使它变为肉和血,把它的本质变为我们的本质。”“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说,我也是它的本质。因此,可喝的水,即能够组成为血的组成部分的水是带有人的性质的水,是人的本质,正是因为人本身至少有一部分是具有含水的血和本质的含水的生物。” [9](P529~530)这个观点是对的,马克思充分肯定、接受和继承了费尔巴哈这个观点,这可以从马克思在《手稿》里对“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论述和随后在《形态》里对“自然条件是人生存的自然基础”的论述得到证明。马克思在《形态》里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2](P67)(重点号为引者所加)

其二,费尔巴哈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属性也有一点认识。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自然界里的一个“类”是互相需要的,就是男女爱情和性爱这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费尔巴哈强调说:“只有男人和女人合在一起才形成实在的人,男人和女人合在一起,就是类之实存。” [10](P205)费尔巴哈这个观点也是对的。马克思接受和继承了费尔巴哈这个观点,这可以从马克思随后在《形态》里的论述得到证明。马克思指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 [2](P80)

其三,费尔巴哈在德国第一个把宗教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把宗教本质还原给人的自然存在,其历史功绩是十分巨大的。我们不能看到马克思在这里批评费尔巴哈人性论,就简单地误以为马克思也否定了费尔巴哈这一伟大历史功绩。

再次,我们更应该明白马克思在《提纲》里对费尔巴哈的人性论的抽象性方面的批评更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是费尔巴哈人性论的主要方面。第一点,费尔巴哈在论述人的自然属性时,把自然界理解为先于人类历史的静止不变的原始自然界。因此,马克思批评他:“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2](P77)就是说,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类历史实践进程对自然界的改变,他理解的自然界不是他现在与之发生直接现实关系的现实自然界。同时,费尔巴哈只承认自然界,以为人是自然界中的自然存在物,被动地从外部自然界获取自然物以求生存,自然界决定人的自然属性,不存在人的世界。因此,马克思批评他:“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 [2](P97)在费尔巴哈那里自然界是人之外的存在,在自然界里靠自然物生存的自然人是各自孤立存在的个体的人,人对上帝的宗教信仰这种自然宗教感情也是独立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这些看法都不符合现实的人现在真实的存在,表明费尔巴哈理解的人是抽象的个人。因此,马克思在《提纲》第6条批评说: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3](P501)

第二点,费尔巴哈把宗教归结于人,却对人的社会存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就半路停下来了。马克思在《提纲》第4条批评的就是费尔巴哈这种不彻底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被消灭。” [3](P500)就是说,费尔巴哈只了解宗教产生的自然原因,并不了解宗教产生的社会原因,马克思继续完成了费尔巴哈未完成的工作。

费尔巴哈只知男女爱情和性爱这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人与人的其他社会关系一概无知。因此,马克思在《形态》里对费尔巴哈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粗浅理解做了更明确深刻地批评:“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其他‘人的关系’。” [2](P56)就是说,费尔巴哈只知男女爱情和性爱这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其它十分复杂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思想的及组织的、单位的、地域的、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关系。所以,马克思在《提纲》里强调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P501)正因为费尔巴哈只知人的自然存在而并不真正理解人的社会存在,因此,他是一位不彻底的下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正如马克思在《形态》里所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2](P78)就是说,费尔巴哈是一个自然唯物主义者,而他的人类社会历史观却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第三点,费尔巴哈在论述人的精神属性时,认为这是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的绝对本质,这就对人性作了完全抽象性的理解。他说:“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行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人底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10](P27~28)因此,马克思在《提纲》第1条里指出:“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人的活动。” [3](499)这样,费尔巴哈就从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开始,最后又回归黑格尔,表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理解的人都是抽象的人。

《提纲》这一条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里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评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里指出:“现实人道主义在德国没有比唯灵论或者说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思辨唯心主义用‘自我意识’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 [7](P253)(重点号为引者所加)马克思在《手稿》里对黑格尔人性观有一个更简明的说法:黑格尔“把人和自我意识等同起来” [5](P117)。可见,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对人的理解虽然在形式上完全对立,费尔巴哈强调人是自然人,黑格尔强调人是自我意识人;但是一旦涉及人的绝对本质时,两者又是完全同一的,都把人的绝对本质理解和规定为精神,都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正是由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都把人的绝对本质理解和规定为精神,都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所以,他们的世界观都是抽象世界观,他们的人类社会历史观必然都是唯心主义的。

费尔巴哈强调人是自然人,人是自然界里的一个类,这个类具有抽象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三大内在规定性,并以自然的方式把各自孤立的个人联合为有共同人性的人类,这就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正如马克思在《提纲》第5条里指出:“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3](P501)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对“人”的理解在整体上的区别是什么呢?整体区别就在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对“人”的本质作了想象的抽象的理解,黑格尔理解的人是“自我意识人”,费尔巴哈理解的人是“自然人”;马克思强调人的现实性本质,马克思把“人”理解和规定为“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现实的个人”,当然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生活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无疑具有费尔巴哈提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大规定性。马克思不仅承认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而且进一步深化了费尔巴哈对人性之三大属性的理解。

马克思人性论在哲学史上与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抽象人性论相区别的最独特的最突出的最伟大的新贡献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三大属性是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成为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或人的本性。这个观点是马克思在《手稿》里第一次提出的。马克思指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 [5](P50)(重点号为引者所加)《提纲》从头至尾以人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贯穿于方方面面和自始至终,旨在说明人的能动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人之特性或本性。马克思随后在《形态》里更明确地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2](P67)

马克思在《形态》里对“现实的个人”作了这样更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2](P71)(重点号是原有的)这就是说,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现实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的个人,是现实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决定和造就了现实的个人的人性的。

这里还应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马克思讲的“现实的个人”是指有个性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2](P67~68)(重点号是原有的)这就是说,现实的个人与个人的现实具有同一性,现实的个人的个性不过是个人现实存在的人格化。所以,有些人指责马克思只讲人的社会性,不讲人的个性,与史实是不相符合的。

“现实的个人观”,这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现实历史逻辑前提,是新世界观的现实人本主义或现实人道主义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现实的社会”。首先,我们应弄明白马克思的“现实的社会”概念。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指出:“现实的即生活在现代社会之中并同这个社会共甘苦的人类主体所特有的活动。” [7](P204)就是说,现实社会是指现实的个人或人类在现代社会里的生活及其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在《提纲》第8条里更深刻地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P501)就是说,现实社会是现实的个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的“社会”概念的含义很值得反复琢磨推敲。联系马克思在《提纲》之前和之后对“社会”概念的含义多方面论述,我理解马克思讲的“社会”概念有这样几层含义:

其一,“社会”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范畴。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 [2](P80)就是说,只有人与人发生互助合作的关系,才有可能形成人类社会共同体。这是马克思从人类学角度对“社会”作出的界定。

其二,“社会”是指人与人的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重点号是原有的) [2](P345)就是说,人与人的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物化形式。这是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对“社会”作出的解释。

其三,“社会”的内容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包括男女爱情关系和夫妻生活、家庭社会生活、经济物质生活、政治法律生活、文化精神生活、各种组织生活等多方面的全部社会生活,而经济物质生活是现实的个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的现实的经济物质基础,决定和规范现实的个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性质、范围和水平,决定现实的个人在历史上作为的多少、贡献的大小。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P78~79)(重点号为引者所加)就是说,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物质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直接决定个人的生命的存在,因而决定现实的个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历史。马克思极其通俗的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唯物史观之根据。

其四,“社会”的本质就是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P501)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不仅直接决定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形式,而且是具有基础性的决定其他所有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物化形式就是“物质生产力”。现在人们以为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力”概念是与人分离的僵死的物,这是有背于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原意的。当然,其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2](P128)因此,当我们看到“物质生产力”以与人分离的物的形式出现和存在时,不应忘记“物质生产力”本来是现实的个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能力,是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或对象化,它无疑具有属人性。

其次,马克思写《提纲》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关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是全部哲学史都没有完全正确解答的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最大问题,而且是现实的个人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必须正确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否则,人在现实中必然犯错误,因此,《提纲》几乎每一条都涉及这个问题,从不同方面解答了这个问题。其中,第2条真理观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 [gegenständliche] 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3](P500)我国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的理论依据就是这一条。

第5条认识论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3](P501)这里讲的是三种认识论的思维方式,“抽象的思维”是指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抽象的思维方式,“感性直观”是指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思维方式,这二者都是主、客观二分对立的单极式思维方式;“感性实践”则是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主体和客体或主观和客观统一、一致、一体化的实践思维方式。

第7条情感论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情感’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3](P501)说明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生存的,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感情。

第8条破解神秘主义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3](P501)随后马克思在《形态》里说明:“意识 [das Bewuβtsein] 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das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2](P72)这就是说,神秘主义的神秘性来自人的实践水平低下和人还不认识对象,当人的实践把神秘的东西复制成为我之物后,神秘主义的神秘性东西之谜自然就被人破解了,人的实践是破解神秘主义的根本路径,马克思为人类破解神秘主义指明了大方向。

再次,马克思在《提纲》里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存在的状况作出了深刻分析,从而确定了自己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立场。《提纲》第3条指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3](P500)说明旧唯物主义只知环境和教育改变人,只知教育别人,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改变的,教育者本人也一定是受教育的。正是由于这种片面认识,旧唯物主义者自以为高人一等,上等人应施舍、恩赐、拯救下等人,这是他们的抽象人道主义的思想认识根源。与旧唯物主义相反,马克思提出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自我的革命实践,才是现实人道主义的以平等的方式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随后在《形态》里对现实世界的本体和主体又做了这样的表述:“我们的出发点从亊实际活动的人。” [2](P73)(重点号为引者所加)表明马克思不仅关注人的现实存在,而且寄希望于人们用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已在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

《提纲》第4条宗教观指出,费尔巴哈把神秘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世界,却没有再深入到世俗世界里研究人的异化,没有发现宗教世界在世俗世界里的秘密。相反,马克思发现:“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 [3](P500)就是说,现实社会自我分裂为剥削压迫阶级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和阶级矛盾,那些处于苦难中的软弱无力的人类希望产生无所不能的超人即上帝解救苦难中的人类,才是人把自己异化为神圣宗教的秘密所在。然而,这只是人类美好的幻想,是不现实的也是实现不了的。因此,现实的路径是只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消灭世俗基础的阶级分裂和阶级矛盾,才能最终消灭人的异化,最终消灭宗教。

《提纲》第6条人性论,肯定费尔巴哈把宗教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批评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的抽象化,揭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P501)说明人的现实社会存在是决定人的现实本质的关键因素。

《提纲》第9条论直观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认识上的缺陷,指出它“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3](P502)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只是直观到资产阶级市民社会里单个人各自弧立的自己顾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存在状态,不理解资产阶级市民社会里单个人之间内在的社会阶级关系。

《提纲》第10条立场论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3](P502)说明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立场不同,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全人类或社会化的无产阶级人类,马克思代表着无产阶级或全人类的利益要求。值得指出的一点是,现在有些人把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立场与马克思的全人类立场对立起来,似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立场是反全人类立场的。这些人不知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立场与他的全人类立场具有内在同一性。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和无产者都是人的异化,资本家作为人的异化以外在肯定的保守形式出现,无产者作为人的异化以内在否定的革命形式出现,无产阶级与社会一体化,因此,扬弃人的异化,解放全人类的历史重任必然落在无产阶级身上,无产阶级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才能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可见,马克思的全人类立场与他的无产阶级立场是统一的、一致的,而那些宣传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立场与马克思的全人类立场对立观点的人,若不是有意曲解马克思,也只能表明他们片面地理解或误解了马克思。

综合上述,可知以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实践为本质的“现实的社会观”,这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核心或主要内容,是新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现实的自然界”。这是马克思一年前在《手稿》里提出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产生活动——中生成着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而形成——尽管以一种异化的形式——的那种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5](P81)现实的自然界是人改造自在自然界的结果,新生成的自然界当然具有属人性。因此,马克思把“现实的自然界”又称之为“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5](P79)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不仅使人在自然界诞生,而且自在自然界也被人改造生成为具有属人性的人化的自然界。所以,马克思说:“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所以,在他那里有着关于自己依靠自己本身的诞生、关于自己的产生过程的显而易见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5](P84)

马克思在《提纲》里没有明确使用“自然界”这一概念,只有一处使用“自然”概念,还是在“本然”意义上使用的,因此,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提纲》里无自然观。我认为,这一看法不当。因为马克思《提纲》里第1条就是从“对象、现实、感性”开始提出自己观点的,《提纲》还多处使用“感性”概念,这种“对象、现实、感性”和“感性”,当然不可能是无法直观的或直接感受和感知的抽象的精神,只能是可直观的或直接感受和感知的亊物,或是自然物体,或是人工之物,或是物质环境,或是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都直接与“自然界”相关。因此,“对象、现实、感性”和“感性”,正是马克思在《提纲》里表达“自然界”概念的相关用语。

马克思在《提纲》里评述了三种自然观:其一,马克思批评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感性自然界”观点,指出他们理解的“对象、现实、感性”只是感性直观的在人之外的原始不变的自在的客体自然界,不理解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也是对象性的现实性的感性的存在,不理解人作为主体改造自然界的对象化的现实化的感性化的物质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自然界。

其二,马克思批评唯心主义只知精神主观能动的抽象地创造思想客体(抽象自然界),不知人“现实、感性”的实践活动本身,无视人改造自然界的对象化的现实化的感性化的物质实践活动及其生成的对象性的现实的人化自然界。

其三,马克思论述了他发现的主体与客体互动统一的人作为主体能动地不断改变自在的无限自然界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是人的“对象、现实、感性”的活动,其产物就是“对象化、现实化、感性化”的人化自然界或现实自然环境。可见,马克思《提纲》里不是没有自然观,而是提出并论述了与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感性自然界”观不同的、也与唯心主义的“抽象自然观”不同的第三种自然观,即现实的人作为主体“能动的对象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这是现实的人作为主体能动地不断改变自在的无限自然界为“对象化、现实化、感性化”的人化自然界的人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这种“对象化、现实化、感性化”的人化自然界必然生成为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自然物质环境。

“现实的自然界”,是人化自然界生成的现实自然界,是现实世界的自然物质环境和人类与外部无限的自在自然界联系的中介通道,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因素。

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里,“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社会”、“现实的自然界”这三个因素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的、神秘的、各自孤立的存在,这三个因素的每一个因素都是一种关系存在。“现实的个人”是个人与自我现实存在的关系存在,这是现实的个人一切现实活动的现实前提、现实立足点和现实出发点。“现实的社会”是人与人发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的关系存在。个人只有与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才能形成自己在现实世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经济物质基础,才能进而与他人形成现实的家庭社会关系、政治法律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群体组织关系等,才有自己现实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与外部无限的自在自然界的关系存在,人类只有善处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人类才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否则,人类必将走向自我毁灭。

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里,“现实的个人”是新世界观的本体论因素,“现实的社会”是新世界观的核心因素,“现实的自然界”是新世界观最广大的外部环境因素。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里,人改变环境同时环境又改变人的革命实践活动是新世界观最本质的特征和活的灵魂。现实的人通过现实社会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社会、现实的自然界这三个因素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现实世界,从而形成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世界观的独特结构 [11]

在马克思的新现实世界观里,人和物真正实现了有机统一,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真正实现了一体化。正如马克思一年前在《手稿》里所指出:“共产主义私有财产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 [5](P73)

在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里,扬弃了人的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将实现彻底解放,每个人都会过上自由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幸福的理想生活。正如马克思两年后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P294)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集人类哲学史上唯心主义之大成,成为人类哲学史上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集人类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之大成,成为人类哲学史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从黑格尔意识哲学出发,又经过费尔巴哈身体哲学,直到写作《提纲》和《形态》,才彻底克服了黑格尔意识哲学和费尔巴哈身体哲学这两大旧哲学的抽象世界观的缺点,吸取了他们的优点,以自己在哲学上的新发现的“新唯物主义”或“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取而代之,从而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伟大的革命变革。

当然,我们既然是研究《提纲》,那就应该指出《提纲》存在的缺点,我发现《提纲》存在的最大缺点,就是在论述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时,只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忽视了明确提出人应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环境。当然,马克思会克服《提纲》存在的这个缺点的,那是后话,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研究中园满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12]

三 一场新的哲学改革

当我们对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有了基本了解之后,现在再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现状,就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在向全世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一些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义下,误读误解误会马克思的现象太严重,特别是斯大林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正相反对的两极,片面的歪曲解读马克思新哲学,不仅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教学。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就应该是回归马克思原著文本,寻本朔源,正本清源,拨乱返正;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进行一场新的哲学改革。

1.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在我们中国形式上地位很高,可以说它是官方哲学、国家哲学,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甚至被教条化、神秘化、宗教化。可是,了解实情的人都知道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结构和内容观点却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精神实质。这里,仅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推荐教材”陈先达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例,对其存在的主要缺点问题,略作分析。

第1点,“哲学作为世界观包含许多领域(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 [13](P5)。请注意“人类思维”一词,而不是“人”这个词。“人类思维”能取代“人”吗?我看不能。如果能,那与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变为独立实体”及“把人和自我意识等同起来”不就一样了吗?这不正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旧意识哲学的抽象世界观的批判吗?

第2点,全书体系的逻辑架构。全书8章,第1章总论,第2~3章唯物论,第4章辩证法,第5章认识论,第6~8章唯物史观。总体观之,全书体系的逻辑架构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4大块构成。唯物论、辩证法之后的认识论出现,实兀其来;认识论又怎么能够先于社会历史观呢?直到第8章才讲“人”,此“人”还不是马克思讲的“现实的个人”。这个体系的结构,显然不符合人类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更严重的错误是“认识”先于“人”出现,脑袋离开人的肉身竟在地球上先出现、漫游宇宙,这岂不是一个大怪物吗?这与黑格尔的头足倒立、世界用头立地走路有什么不同吗?这不正是旧哲学唯心主义世界观吗?

第3点,全书重物轻人,从头到尾不讲马克思的“现实人本主义”和“现实人道主义”的概念、观点、理论和思想。最后一章讲“以人为本”时,取自黄楠森老先生的“以人为本只是价值论,不是历史观、不是本体论”的错误观点,根本就不是马克思的“现实人本主义”和“现实人道主义”的正确观点。

第4点,“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3](P49~84)讲“世界”,是抽象的物质自然界,而不是马克思讲的“现实世界”或“人的世界”。讲“物质”,取自列宁的先于人类在人之外的自在的“自然物质”概念,不讲马克思的“人化之物”和恩格斯的“为我之物”。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抽象的神秘的不可能的人的意识和自然物质的直接“统一”,因为自然界只是在经过漫长的运动发展之后才产生了人,有了人这个中介环节之后,才会有人的意识与自然物质的统一;而不讲马克思的“现实世界在人的物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性”的正确观点。

第5点,“第五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3](P150~195)“认识论”这一章在全书逻辑结构中的位置已决定了书中讲的认识论必然是错误的认识论。深入到这一章,我们看到“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3](P150~195)的观点,照搬列宁《唯批》里主、客二分的机械反映论的错误观点,不讲马克思正确的“实践思维论”。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恼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4](P22)因此,马克思的“实践思维论”是主、客统一的重构论。价值论放在认识论章讲,也不合逻辑,因为“价值”从本质上看“是现实人的历史存在方式” [15],比人的认识广大得多。既然讲马克思的价值论,为什么不讲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呢?为什么不讲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论呢?

第6点,“第三章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3](P85~111)。从全书的逻辑结构角度看,这一章是硬插进去的,很别扭。就观点而言,也不是很合理的。因为实践不只是把握物质世界,难道实践不能改变和创造物质世界吗?人对物质世界的把握也不仅靠实践,人的精神意识也能把握改变和创造物质世界。很显然,诸多问题都是该书无法自园其说的。

纵观全书,陈主编就没有把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作为全书的中心观点和一以贯之的根本原则,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目前与老先生1994年主编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相比较,是一次大倒退,因此,必须对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进行改革。

2.清除斯大林主义哲学的影响

反思陈先达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逻辑架构和精神实质,人们不难发现原来它是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翻板。斯大林1938年为联共(布)党史第四章第二节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构成,具体结构又分为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三块。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红色哲学教授们在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结构里增加了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从而形成所谓由“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唯物史观”四大块构成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体系模式的经典框架结构。这个体系与马克思哲学逻辑体系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陈先达先生至今还在照抄照搬过来,这是问题之一。因此,必须打破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这种体系结构框架,还原马克思哲学本来就存在的现实的人、社会、自然界的体系逻辑结构框架。

问题之二,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请看斯大林的原话:“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底世界观。其所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16](P136)从斯大林定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的论述里,可知斯大林的世界观是片面的见物不见人的无人的在人之外的先于人类历史的抽象的自然观,这只不过是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复辟。然而,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黄楠森老先生至今坚持宣传斯大林的错误观点,在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他明确指出:“以人为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不能以人本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17]。陈先达先生与黄先生的观点完全同一。这只能说明斯大林主义流毒对我国影响太深。因此,我们必须化大力气清除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名下宣扬的抽象的“以物为本”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世界观对我们的影响。

问题之三,当我们深入到斯大林的“辩证法”论述里,进一步发现他只讲矛盾斗争性,不讲矛盾同一性。原来他打着“辩证法”的旗号,贩卖“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斗争哲学;打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旗号,贩卖“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这种斗争哲学虽然在革命与战争年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价值。可是,当我们已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后,这种斗争哲学就成了一大祸害,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最能证明这一点。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哲学,因此,必须清除斯大林的斗争哲学对我们的影响。

问题之四,斯大林讲:“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 [16](P136)这就是斯大林体系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个逻辑结构框住、框住了许多大学者,使他们无法从斯大林体系的逻辑结构里走出来,陈先达先生和黄楠森老先生不就是范例吗?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事实告诉我们: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进而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异化劳动的研究及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批判诞生的,根本就不存在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应用”于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事,而且马克思全部著作里都没有出现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个词,这一基本史实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研究。所谓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应用”于研究社会生活现象,完全是斯大林主观杜撰的。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被他完全篡改了。因此,我们打破斯大林这种“应用”、“推广”的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清除其影响,还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现实的人➝社会➝自然界”这一自然历史逻辑。

问题之五,在斯大林的片面的见物不见人的无人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斗争哲学指导下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成为斯大林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扭曲为“左”的人的异化的个人高度集权独裁专制的僵死的封建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切极“左”的行为和错误的思想理论根源,不就是来自这里吗?因此,必须对斯大林主义哲学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彻底清除斯大林主义哲学对我们的影响。

3.克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缺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学者对斯大林主义哲学不满,代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利益,反对和批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被物化和异化,反对和批判列宁、斯大林的机械唯物主义旧哲学,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这些国家工人阶级要求解放的心声,勇气难能可贵,精神可佳可敬。但是,遗憾的是他们提出的所谓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回到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道主义的旧哲学那里去了。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里,尖锐批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把工人“物化”,工人意识已变成“物化意识”,因此,现在应启发工人阶级意识、革命意识。这是对的。但是,他把工人被物化归结为意识危机和意识问题,则从根本上背离马克思主义。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正统的精华是辩证法,进而提出“总体”范畴、历史主客体辩证法,都有合理性。但是,他只承认人类社会历史辩证法,却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18](P51),则是片面的。葛兰西提出占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提高工人阶级意识,也是正确的。但是,他在《实践哲学》里提出的“实践一元论”,认为“实践”是“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人的历史活动 [19](P58),这就回到了马克思《手稿》里关于“实践”是“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人的历史活动这个失误上去了,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提纲》和《形态》里正确的“物质实践”观。葛兰西提出:“实践哲学”是“历史的绝对的人道主义” [19](P34),把马克思的现实人道主义变成了抽象的唯心的人道主义。

总体观之,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正相反对,它有些进步,但是在根本上却把马克思哲学曲解为片面的见人(意识)不见物的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是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旧哲学的复辟。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搞改革,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学到的见人(意识)不见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他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结果失败了。斯大林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两种理论虽然表现为“左”、右两极对立,结果殊途同归,其社会实践后果及其危害性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必须在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合理成分的同时,克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缺点,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新世界观。

4.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

“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是我们陕西省哲学界近年来开展的马克思哲学系列研究活动的总称谓,这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历史使命。因为斯大林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正相反对的“左”、右两极曲解马克思开创的现实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和新哲学,严重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教学,致使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大大偏离了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精神实质,因此,我们不能不回归马克思原著文本,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同时,必须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

所谓“回归马克思”,就是指立足现实,从现实存在需要出发,回归马克思原著,重新研读理解马克思文本的精神实质,真正回归到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来,正本清源,拨乱返正,对斯大林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两种片面的曲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新哲学和复辟旧哲学抽象世界观的思潮和现象,必须进行一场新的革命,还原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新世观新哲学的本来面目。

所谓“发展马克思”,就是指马克思哲学要与时俱进,返本开新,开拓创新。具体言之,就是要从现实实践发展要求出发,返本开新,运用创新,纠正失误,增加新内容,维护和阐发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不断解答新问题,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当然,回归马克思原著,重新研读理解马克思文本的精神实质,绝对不是要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而是要立足现实,从现实存在需要出发,理论联系现实,重新研读马克思原著文本,完整准确地理解、领会和掌握马克思思想的精神实质,真正回归到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来,正本清源,拨乱返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马克思;最终回到人类历史现实中,为人类现实历史发展需要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通过近年来开展的“回归马克思 发展马克思”系列研究活动,首先,我们实现了正本清源,真正回归到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来了,认识到原来马克思的新哲学世界观是现实的个人在人和物一体化的现实世界里生活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为本体的现实人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是现实的人在现实世界生存、解放、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新价值哲学世界观,它由现实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现实自然主义三大因素构成,现实的人改变客观世界同时改变主观世界的革命实践,是一以贯之的最根本的原则和活的灵魂。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是适合我们当前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发展需要的,是适合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完全正确的,是应该坚持的,是应该坚决贯彻实行的。

其次,我们认识到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受到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影响和毒害;而斯大林哲学是片面的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抽象世界观和斗争哲学,完全曲解了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复辟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当前一切极“左”思潮和行为的思想和理论根源,直接危害我们当前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必须清除其影响,拨乱返正,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还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

再次,我们发现现在国内不少青年学者对斯大林主义很反感,却转向盲目崇拜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危险的,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在主观上反对斯大林主义哲学,想重建马克思主义,但是其实际后果却是把马克思哲学曲解为片面的见人(意识)不见物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旧哲学抽象世界观,是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旧哲学的复辟,也直接危害我们当前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也是错误的,因此,我们也必须依据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的根本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拨乱返正,克服其错误。

最后,结合现实,重新研读理解马克思原著文本的精神实质。我们发现马克思是人不是神,虽然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他的有些话过时了,有些话说错了,今天必须与时俱进,返本开新,开拓创新,增加新内容,维护和阐发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正确理论,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只有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坚持立足现实,正本清源,回归马克思,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马克思,我们就一定能真正读懂读明白马克思哲学原著文本,真正全面准确地理解、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哲学原著文本思想的精神实质,真正回归到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来。我们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既反对“全盘苏化”,又反对“全盘西化”,反对“左”、右两种极端错误倾向,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园满成功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内容和体系,还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取得这场新的哲学革命的全面胜利。我们的最终目的当然是最终回到人类历史现实中,让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同在,永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活力和青春;运用马克思的实践唯主义新世界观指导我们的现实实践活动,我们就一定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

[4] 周树智:《论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在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兼评黄楠森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文化学刊》2010年第3期。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6]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

[9]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10]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11] 周树智:《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六评黄楠森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下)》,《文化学刊》2011年第4期。

[12] 周树智:《论马克思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五评黄楠森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文化学刊》2011年第2期。

[13] 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

[15] 周树智:《论价值是现实人的历史存在方式:历史价值论)》,《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2期。

[16] 《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56。

[17]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北京日报》2004年3月1日。

[18]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

[19] 〔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