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9种心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工匠精神的核心:专注、踏实、精益求精

2016年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中国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第一次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7年,工匠精神再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工匠精神,但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却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专注

瑞士是世界钟表之都,斯沃琪、劳力士等钟表品牌享誉世界。随便走进瑞士一家很普通的钟表作坊,你会发现入眼的不是无所事事的工人,耳畔也没有机器的隆隆轰鸣。简易的作坊中,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戴着眼镜,专心致志地对钟表零件进行打磨的学徒和老师傅。

一块瑞士手工钟表内部的零件有一万多个,这一万多个零件,每一个都需要精心打磨。制作工程中,不允许一丝误差的出现,一旦出现,必须销毁。

正是凭着这份耐心与专注,虽然瑞士钟表每年的产量都不高,但依旧“火”遍了全球。

瑞士的钟表匠,每一个都默默无闻,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在为别人打工,但因为工作态度不一样,因为心中有着一颗匠心,所以他们平凡的人生也绽放出了伟大的华彩,那一块块行销世界的瑞士钟表,本身就是他们专注的注脚。

二、精益求精

《论语·学而》有云:“《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宋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对此批注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当今世界,将精益求精精神诠释得最彻底的是日本。

在日本,匠人和职人是一种尊称,除非是在整个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人,否则是没有资格得到匠人这个称呼的。

日本的匠人有许多,“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经营之圣”稻盛和夫都是其中之一。

小野二郎做寿司,不仅要考虑到当天的天气情况,店里的温度、湿度,还会考虑到面粉的细致度、粗糙度,客人的性别、年龄、偏好,当日的心情,等等。可以说,小野二郎做寿司,不是单纯地做,而是把寿司当成一件艺术品在不断地雕琢,在繁简之间,追求一种极致的升华。在他的眼中,从来没有最好的寿司,只有更好的寿司。

稻盛和夫,世界五百强企业京都陶瓷和第二电信的创始人,日本经营之圣。他的一生无疑是显赫的,而造就这种显赫的正是工匠精神。在稻盛和夫看来,经营企业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需要付出全部的精力与爱,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倾注心血,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他说:“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情,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追求精益求精,坚持并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或许短期之内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但“风物仍需放眼量”,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活在当下,为的都不是缅怀过去,而是让未来的“今天”过得更好。或许,我们不是下一个稻盛和夫,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每多一份对事业的专注,多一份对本职工作的精益求精,当机会来临时,我们被选中的概率就会多一分。

三、踏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身为匠人,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几千次、几万次,非踏实之人不可能坚持走下去。

曹雪芹在经历了家庭的打击之后,坚持进行《红楼梦》的创作,批阅数十载,反复探究,终于创作出名贯古今的文学巨著;米开朗琪罗花费四年时间,仔细雕刻,不放弃每一个小细节,最终完成了震惊世人的《大卫》。支撑他们的,其实就是内心一种脚踏实地的信念与坚持。

而这种坚持,恰恰正是匠人精神的精髓所在。

由此可见,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并不烦琐,它就是专注、踏实、精益求精。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核心面前自审,有必要在这个核心面前痛定思痛。

多少次,我们因为不专注而减少机会;多少次,我们因为不够踏实而丧失机会;多少次,我们因为不够精益求精而最终失去机会。想要做到这三点,真的那么难吗?

也许,现在我们谈自己成为匠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若能以工匠精神的三个核心时时督促自我,时时勉励自我,那么离成为匠人的一天还会遥远吗?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有了路却不能按路前进。匠人精神正是让我们回归正途的指路明灯,唯有跟随着它的光亮向前,人生才可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