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破案专家带你了解记忆的秘密
一、关于记忆的常见类型
1.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对信息的存储时间较短,信息的存储量也比较有限。破案专家发现,记忆是通过感官将一些信息发送到大脑中的,而人们的意识似乎只允许那些有需要的信息通过,其他的不甚紧要的便都被过滤掉了。比如,当你在工作时,外面的一切声音都不能成为你记忆的重点,而当你放下手上的工作休息的中途,你便会听见窗外的一些嘈杂声,但当你再次投入工作时,那些嘈杂声又会渐渐远去。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记忆的过滤功能,它会让我们的思维在某些时刻免受无关信息的干扰。
短期记忆的容量被人们称为记忆广度,通常认为短期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个单元。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你记住了7个人的信息,那么,再多出一个人或更多的话,你就会出现记不住的现象了。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在其论文《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种限制》中阐述了关于复述3到12位随机排列数字表的实验。结果发现,当信息一次性呈现之后,参加实验的人员能够回忆出来的最大的记忆广度在5到9之间,即“7加减2”个单元。此外,儿童的记忆广度一般为“4加减1”个单元。
当然,记忆广度并非一成不变,它还与记忆内容的性质、人们对记忆内容的编码加工的程度有一定关系。譬如,记忆内容比较有实际意义(如电话号码、通信地址等)、联络频繁、比较熟识等,记忆广度便会增加。
但是,短期记忆的信息量持续的时间很短暂。比如,你可能在两分钟之前还记得甲的电话号码,而在紧接着记住了乙的号码之后,甲的就完全忘记了。因此,短期记忆在有新的信息插入时会被其取代,此时如果不及时复习,之前的信息就会被很快遗忘并且无法恢复。在实际生活中,打字员在键盘上敲字,翻译官快速翻译等,都是通过短期记忆来完成工作的,因为之后没有保持记忆的必要,所以短期记忆会很快消失。
2.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比起来,长期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更长,容纳的信息量也更大。在短期记忆的基础上,如果对先前的记忆信息进行回顾和复述,便可对其加以强化,使之更加清晰和稳定,并有可能转入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可以帮助我们回想起或再认出几个小时之前、几天之前,甚至是好几年之前所获得的信息。通常长期记忆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而外显记忆还可以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两种。
程序性记忆是一种关于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比如我们懂得如何骑脚踏车、开车、吃饭等;这些行为一旦学会,就不需要我们再去有意识地回顾相关姿态和动作了。陈述性记忆是一种关于某些具体事件和具体情形的记忆,比如曾经去过的地方、吃过的最好吃的牛排餐厅、哥伦布在哪一年发现了新大陆等。这类记忆一般都是经历过的或学过的东西,在被提及时需要有意识地回忆,并且能够通过口头形式陈述出来。前者又叫情景记忆,后者又叫语义记忆。
而在短期记忆转入长期记忆之间,复述是关键。
复述其实也就是巩固的过程。所谓巩固,就是基于时间前提的、使信息在记忆中获得永久性记录的一个过程。事实上,信息是以编码的形式进入我们的大脑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编码形式是声码、形码和意码,声码就是信息的读声,比如翻译工作者边听边翻译;形码是指信息转换成了某种形象,比如将需要记忆的单词想象成一只可爱的鸭子;意码即是一些有意义的联系,比如你刚结识的朋友的胳膊上有一颗与你的同桌长在同样位置的黑痣。破案专家发现,将短期记忆转入长期记忆,比较有用的方法有编码法和复述法。
编码法。长期记忆主要是以意码为主,那些比较有意义的信息内容就很容易形成长期记忆。那么,如何使短期记忆变得有意义呢?答案是寻找新信息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当两者产生联系,新信息便被赋予了意义。假如实在无法在两者之间找到联系,不妨采用联想法赋予新信息意义。
复述法。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记忆力水平都不高,刚刚阅读过的文字内容,几十分钟之后就已经遗忘了40%,第二天记得的内容也只有30%,以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一个月之后就只记得其中20%的内容了。因此,记忆当天是关键,假如能够在9小时之内对之前吸收过的信息加以复习,便可以有效增加长期记忆的容量。
3.自传性记忆。破案专家发现,人们总是会自主性地保留着自己实际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而有些时候,这些记忆并非只是简单地由事件组成,还需要由一般性地回忆导入并加以确认。比如,事件发生在哪个年龄段,哪个季节,具体是何事,有哪些人参与等,即记忆的重组。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确保回忆的顺畅,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记忆误差或扭曲。
也就是说,在自传性记忆中,主要以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为主。而年龄在自传性记忆中则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除却特殊情况之外,情景记忆历时越久,便越难以被真实地存储。通常情况下,人在10岁至30岁之间的记忆生动而丰富,而在40岁之后,这些记忆占据回忆的大部分内容,被称为“记忆重生的顶峰”。年龄影响我们对情景记忆的真实回忆,但对语义记忆并没有不利影响,比如,衰老后我们依旧会记得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周围人的名字;但却不利于对某些特殊事件的回顾。
4.前瞻性记忆。前瞻性记忆带有一定的计划性和未来性,如日程表和计划表等。人们常常会在某件事尚未发生时提醒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应该完成的时间和开始实施的最佳时间点。譬如,今天晚上临睡前,你会提醒自己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明天下午三点召开会议”“明晚十一点整赶飞机”“下班回来的路上记得顺便去超市”“记得在超市买面包回家”……
如果仅仅是在大脑中运转或进行心理强调,这属于内部提醒线索;但实际上,人们更愿意将它们抄在纸条上,因为大脑实在难以准确无误地记下来,这就由内部线索转变成了外部线索。包括有时候,我们在经过超市门口时,这一简单的事实也足以帮助我们建立外部线索。
5.元记忆。元记忆其实是对记忆过程与内容本身的认知和控制,也就是关于记忆的一些知识。譬如,一个人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局限性、困难之处和记忆方法的了解程度越深,就表示他的元记忆水平越高。元记忆水平高的人在记忆的过程中知道如何更高效率地掌握好某些信息,知道怎样存储信息以及如何将信息重新找回来。例如,你想确定小学毕业照上站在第三排右数第一位男孩的名字,因为时间过去太久,你几乎忘记了全班大部分同学的名字,此时,元记忆会告诉你有没有可能确定该男生的名字以及该从哪里下手。假如没有元记忆,你所有的努力几乎都要白费。也就是说,元记忆告诉我们当前的记忆能力,总是参与着我们的决策,提醒我们哪些策略会使记忆更加有效率,帮助改善我们在获得信息和回忆信息方面的能力。
二、人们为什么会遗忘
遗忘现象很普遍,即使人类的大脑容量无穷尽,也并不意味着它能确保任何信息都处于长期记忆的系统中。其实遗忘,就是人们对曾经记忆过的东西无法识别出来,或者是错误地识别和回忆。
专家研究发现,当某一部分记忆与另外一部分类似时,人们就会逐渐遗忘旧的信息而记住一些更新的信息。专家曾向受试者出示了2800幅带有日常物品的图片,每幅图片大约展示3秒;接着再出示200幅印有类似图案的图片,要求受试者指出哪些图片在刚才的展示中没有见到过。这项实验原本是想测试受试者对细节的记忆力,要求受试者指出看到过的那张印有面包的图片上撒的是芝麻还是罂粟子。
结果发现,如果首先要求受试者观看类型单一的不同物品,比如,同种类型的相机,受试者能够顺利记住其中78%的图片;但是当被要求观看很多类型相似的物品时,比如外形不同的杯子、款式不一的微波炉等,实验人员发现,受试者很快就忘记了那些带有标志性的细节只能记住其中64%的图片。
人们或许已经发现,很多时候明明很熟悉的人或字,记忆却在某一瞬间空白了,然后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而当几分钟过去,记忆却又自己浮现出来;更加令人费解的是,在这种记忆空白尚未恢复之前,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思路或者是找到了与之有联系的东西时,空白也会马上消失。这并非个别现象,很多人甚至是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遇到,在心理学中称为“舌尖现象”。破案专家们专门针对该现象进行了潜心研究,发现这种记忆暂时缺失、头脑堵塞是因为缺少了必要的能够使人回想起来的暗示,于是,某个词或字便会堵在大脑中。
有些时候,我们的记忆是以一种比较相似的模式在运作,虽然很清楚自己对哪些内容有记忆,但却在需要回忆的时候死活都想不起来;而如果此时答案以选项的形式出现,我们就能很快准确地记起。这主要是因为,选项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醒和整理了大脑中混乱的记忆。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遗忘现象有些属于选择性遗忘。这是一种正常记忆现象,如果你一天接收到的信息是100%的话,那么正常记忆基本上要消除其中的90%到95%,而只保留了比较重要的信息。破案专家认为,这是一种积极遗忘,因为人们没有必要记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细节,即便遗忘有时使人非常懊恼,但它却是下一个记忆的开始。
2007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提出,基因变异的老鼠是不能在其海马体(人脑中存储记忆的区域)中生出新的神经元的,但它们却比那些可以创造出新的神经元的普通的、正常的老鼠拥有更好的记忆力。换句话说,大脑在接受新信息时并不需要新的神经元,而只要在已有的神经元中创建新的联结方式就可以了。不过,记忆储存还是要依靠大脑生出新的神经元的能力,而改变老鼠基因的方式是为其迅速接收新的信息奠定了基础,因为没有了之前的记忆基础,就不会出现记忆混淆的现象。
破案专家还发现,人们之所以会遗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自身对信息的拒绝。一个人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去做某件事情,比如房间中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在看书,办公室中也不可能只有你自己在上班,哪怕以上条件成立,那些不和谐的噪声依旧能够传进你的耳朵内,时不时地参与到你的记忆工作中来。
简单地说就是,注意力总是被分散着,你无法持续地完全集中注意力到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来,因而就导致某些信息根本没有进入你的记忆库中去。而有些时候,我们则是有意要拒绝某些信息,因为在时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记忆系统会指出哪些信息是重要的,一旦被确定为目标,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起来,并拒绝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进来干扰。
遗忘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首次提出遗忘规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他选择使用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音节,比如ajnmk、oijrw、ebcv等,并把这些词作为记忆的对象。在这个实验中,艾宾浩斯自己就是被试者,他将那些无意义的音节分成八组,一组有8个音节,大约1000秒之后,艾宾浩斯记下了全部的音节。
而20分钟之后,艾宾浩斯又花了420秒的时间将之前记忆的内容都重复了一遍,时间缩短了58%,而与此相反的是遗忘率为42%。也就是说,在刚刚记忆完毕那些音节时,艾宾浩斯的记忆量是100%;20分钟之后,记忆量下降为58%;一个小时后记忆量是44%;9个小时以后记忆量变为36%;一天之后记忆量下降为34%;两天之后记忆量是28%;8天后是26%;一个月以后的记忆量为21%。
由此可见,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在记忆刚刚结束的最初一段时间内,遗忘的速度最快,之后就渐渐变慢了,直到一个月之后,人们能够回想起来的内容便只有21%了。所以说,遗忘现象并不是杂乱无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了解了它,就完全可以找到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使记忆过的内容在大脑中保持得更久。当然,在这个实验中,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并非只有时间,还包括识记内容的性质、意义等,还有当事人记忆时的生理与心理因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人们之所以会在不同阶段中出现遗忘,是因为对信息缺乏必要的重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某件事被不断地重复,它存在于记忆中的时间就会被延长,甚至形成长期记忆。当然,一种信息不可能被一直重复或加工,当它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渐消退后,阅读相关信息材料又会使我们一点点地记起它。
这种现象最常见于教学和学习中,读书时语文老师通常都会让我们反复背诵一篇课文,甚至是死记硬背地机械式记忆。神奇的是,这些在早年“死记硬背”下来的文章在多年之后似乎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只需重温一遍,记忆便会恢复过来。事实上,即便是机械式的记忆也有其规律可循,这种机械式记忆是建立在足够的重复次数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被赋予了一定的联想意义。所以,当重复的次数不够,又没有恰当的联想意义记忆,遗忘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