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效应——驾驭我们的好奇心
远古时候,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天神普罗米修斯将天上的火种盗取,并悄悄送给了人类。这一行为被主神宙斯得知后非常生气,最终决定要让人间从此不得安宁。于是,他命自己的儿子火神用泥土制成一个貌若天仙的美女,并取名“潘多拉”。宙斯告诉她,她将降临人间,成为人类的一员,过上与凡间女子一样的生活。临走时,他送给潘多拉一个盒子作为嫁妆,并嘱咐她说:“无论何时,千万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将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切记!”潘多拉应声说:“好。”
来到人间后,潘多拉每天都像其他女孩儿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时间越久,潘多拉对这个盒子就越是好奇,“为什么不能打开呢?这里面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吗?不可预知的后果到底会是什么呢?”无数的疑问充斥在潘多拉的脑袋里。后来,潘多拉终于将盒子打开了,但就在打开的一瞬间,盒子里飞出了许多带有各种各样疾病的虫子,它们一齐向四周飞散,并渐渐充盈了整个世界。如此一来,宙斯的目的达到了,人类从此便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灾难与疾病。
潘多拉效应
心理学家将这种好奇心理称为“潘多拉效应”,即“不禁不为,越禁越为”。《圣经》上也有记载说,人类的祖先夏娃曾经被告诫不要去食用智慧树上的果实,但是由于受到了好奇心的诱惑,夏娃终究还是偷食了树上的果实,最终被贬到人间。因此,在心理学上,“潘多拉效应”又叫作“禁果效应”。
在实际生活中,“潘多拉效应”主要表现为一种偏激的、逆反的不良心理,当一件事被告知“不可作为”的时候,往往更加激起了人们“作为”的欲望。所以,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情绪上的逆反现象,不要因一时的好奇心和冲动而做一些“自食苦果”的事情。另外,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启示我们,尽量不要将一件“不可为”之事勒令禁止,将它当成“禁果”一样高高挂起反而强化了其吸引力;但假如你希望对方去做这件事,那么,可以使点儿小伎俩,运用“潘多拉效应”,激发其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