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充分认识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复杂性

解决我国文化市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文化市场建设有实实在在的进展,从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十分必要和紧迫,但是在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之前,还应该对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估计。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伴随着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争论。从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用了15年的时间形成了“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本认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又过了20年,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去掉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这一修饰词,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是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在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各个方面全面深化的结果。

但是,我国文化领域市场取向的改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使之在资源配置中像在经济领域一样起决定性作用,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一)在工业化高峰期构建文化市场,与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不兼容

从全球范围来看,特别是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制度的组成部分,文化相关诸产业融入市场经济是水到渠成之事。中国则不然,转型与发展同时并进,并且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在世纪之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中国推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只是为了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挑战,才开放文化市场以启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换句话说,开放文化市场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发展文化产业的被动选择。

因此,中国开放文化市场,是叠加在高度工业化的时期,是在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的,与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不兼容。比如,我们经常感受到,发展文化产业是宣传文化部门热,而经济管理部门冷。近年来,我们也经常谈论文化产权交易难、文化机构贷款难等,这些大多与市场经济大环境比较适应工业发展需要,不太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关。

市场的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很多具体机制甚至是技术性的设计。因此,我国文化市场可能长期与目前的经济管理系统处在紧张状态。我们需要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文化企业的日常运行需要出发,不断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不断完善市场环境。

(二)率先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相脱节

按照一般的理解,产业政策是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体系健全的国家,产业政策往往能弥补短板,形成战略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产业政策也会脱离市场需要,扭曲市场规律,造成资源错误配置。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尽管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但是长期的“双轨制”造成市场隔绝、价格扭曲、寻租盛行、利益固化,以及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市场发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市场体系发展的一般水平。在这种情况下,21世纪以来,在政府主导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市场中条块分割的形势更加严重。

文化市场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涉及一些基本制度的建立,也要触及很多既定的利益格局。因此,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长期与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形成张力,搞好了是市场开放推动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搞不好则是产业发展脱离市场规律,成为政府的“自娱自乐”,甚至进一步缩小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根据市场需要制定产业政策,通过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市场空间。

(三)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建设文化市场,与相关领域的改革难协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格局,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期。但是,如果将21世纪的中国看成一个历史的横断面的话,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的文化市场建设是在转型国家体制变迁的夹缝里进行的,涉及多重使命,纠缠于多重逻辑之间,徘徊在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和政治体制的现实需要之间,与相关领域的改革协调有相当大的难度。

在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时候,我们曾经在一系列观念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商品属性是普遍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殊的。因此,所谓改革就是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构建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力和解放文化企业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明确在文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基础之间建立起明确的从属关系。但是,与此同时,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引人注目地提出“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决定》中,尽管没有重复这个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重大差异的观点,但是依然强调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回避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文化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内容生产,在内容环节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国有文化企业,尽管已经转企改制,但是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较大的距离。其主要问题是难以脱离传统的“主管主办”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没有解决如何认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如何利用资本的力量引导内容生产,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政府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合乎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等问题。

全面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文化市场建设还会长时间地生存在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和政治体制的现实需要之间,不断地纠缠于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复杂环境中。我们需要始终从市场中汲取发展的动力,以改革扩展发展的空间,才能突破体制转换的困境,走出一条稳健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