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国家、民族之“三重认同”研究初探: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以“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作为一种历史性与社会性的存在,人类一方面追求着个体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导向,一方面致力于搭建同时符合自身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并达到指向认同。在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和人际交流日益广泛,认同意识越来越成为人类需要做出选择和判断的关注点之一。

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和最重要的群众基础之一,是建设祖国和民族地区事业的重要生力军。所以,他们的认同意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政治素养的高低,更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责任艰巨。

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追求、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内涵?怎样科学判断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达成行动的统一、思想的融合、目标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构建和完成无不凸显着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传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从创新认同教育入手,以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教育为核心点,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民主观、政党观、人权观、祖国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为具体实施点,通过“十观教育”理论的分析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的把握,分析出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