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建设。

美国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真正进入机构养老院的只有20%,其余都是家庭养老。很多美国老人都拿着退休金到风景优美、适宜养老的国度、地区养老,如美国的退休老人到佛罗里达、夏威夷、墨西哥海滨购房长住,安度晚年。

美国是“以房养老”模式的鼻祖。许多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为了自己养老而购买了房子,然后把富余的部分出租给年轻人使用,利用年轻人支付的房租来维持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由于美国的房屋出租业比较发达,美国人支出的房租大约占个人支出的1/4到1/3,因而房屋出租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向老年人推出了“以房养老”的“倒按揭”贷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倒按揭”发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三种形式,前两种与政府行为相关,后一种则由金融机构等办理,不需政府的认可手续:其一,联邦政府保险的倒按揭贷款,该贷款由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进行保险。大致是62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专门的倒按揭公司,然后每月领取生活费。用户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在自己的住房内,但只在一定期限内按月分期获得贷款。其二,由政府担保的倒按揭贷款,该贷款由美国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办理。这种贷款有固定期限,老年住户须做出搬移住房及实施还贷计划后才能获得贷款。其三,专有倒按揭贷款。一般由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对象资格不需政府认可。采用这种方式,发放贷款机构与住户共同享有住房增值收益,但发放贷款机构要求保留住房资产的25%~30%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这样虽然减少了放贷额度,但有利于住户对住房增值部分的受益。

除美国之外,加拿大也是倒按揭贷款业务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之一。

在丹麦,目前最流行的是自助养老社区(DIY)。在那里,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约上老友,或是志趣相投的伙伴住在一起,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共同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独享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个性化的小手工艺车间、小农场等,老人们只要能想到的,在这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还可共同租用特别的照料服务。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会保险;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在日本,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日本法定的“敬老日”。截至2012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较2011年增加104万人,老年人口总数首次突破3000万人大关,占日本总人口的24.1%。日本总务省最新公布的人口推算结果显示,2013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将增加约112万人,总人数将达到约3186万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由于年轻劳动力的缺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日本老年人不得不承担沉重的工作。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60岁以上的劳动力总人数高达近1192万人。这意味着,在日本每5名劳动者中,就有1人年逾花甲。而在60~64岁的老年人中,劳动者的比例为57.7%,即超过半数的老年人仍在工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在如何养老这一问题上日本也面临着难题。一方面,养老院配套设施不足、床位短缺、设备老化和管理混乱等问题严重。另一方面,高昂的养老费令许多老年人及其家庭不堪重负。据日本一项调查统计结果,如果想要维持经济上相对宽松的老年生活,每月养老开销大约为36.6万日元,以平均25年的老年生涯计算,所需的总费用超过1亿元(约合人民币600万元)。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的养老方式也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其中,把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是目前日本流行的养老方式。

日本的居家养老包括传统的方式和现代方式。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主要建立在老人自己营造的家庭环境之中,并与后代共同生活,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现代居家养老方式同样是在“家”养老,但是这个家可能是老人自己的家,也可能是子女的家,老人养老生活主要不是靠家人照顾,而是来自社会化的服务,包括通过雇用长期工、短期工、钟点工等进家侍奉老人的形式,以及建设社会医疗、卫生、保健、文化、体育、娱乐机构随时为老人提供服务等。日本的现代居家养老方式不用离开“家”的环境,也不用支付养老院的床位等费用,还可以自由选择服务,这种“家庭养老院”非常受欢迎。

为应对老龄化,日本政府不久前专门召开“经济财政咨询会议”,重点讨论在老龄化导致财政负担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社保效率以及调整老年人医疗费负担等问题。有国会议员提出,在将70~74岁老年人的医疗费窗口负担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的同时,应对现有的医疗和护理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以提升效率。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甘利明也强调,要将“医疗护理信息的信息技术化”作为重要经济增长战略。

有日本经济学家撰文指出,安倍政权提出的通胀目标和消费税增税方案,将较大影响日本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在通胀导致储蓄价值缩水以及食物和能源价格上涨,消费税增税导致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加的情况下,老年人所能领取的养老金却难有太大变化,这无疑将大幅增加日本老年人的生活成本和压力。因此,如何改善老年人福利、减轻劳动人口负担和健全政府财政,将是安倍政权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

然而,对精明的日本商家来说,老龄化的背后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商机。从2013年10月开始,日本邮便公司推出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利的新服务项目。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此项新服务为会员制,基本费用为每月1050日元(约合人民币65元),邮局员工原则上将每月一次到老年人家中确认生活情况及健康状态,邀请其参加邮局的聚餐活动等。

据联合国推算,日本的老龄人口在2042年以后将开始逐渐减少,而中国、韩国、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将相继步入“老龄化社会”。为此,日本的养老产业已经开始计划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扩大其海外市场。目前,已有日本公司开始策划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开设高档养老院。(引自《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0日,第一版)

从国外的养老模式看,他们构建养老模式的理念以及人文关怀的表现都值得我们借鉴。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上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区必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硬件配套设施,社区乃至老人居住的空间必须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提供符合老年需求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另一方面,要营造适合老人养老的健康环境以及相关的软性服务。

我国在20世纪末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将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老龄化时期,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7亿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6.7%,平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1]。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不断扩大的老年人群体,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养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关于养老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术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专家认为社会养老终究会取代家庭养老,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但至于家庭养老在未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值得商榷。更多学者采取折中的观点,提出应多种模式相结合。有的专家认为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面对庞大的人口群,应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三种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建立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有的专家认为应形成“养老金(退休金)+家庭供养+社区服务+国家最低保障”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解决养老问题。

本书重点研究如下问题: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模式的影响;生育观与养老观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农村养老模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村空巢老人的形成及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城市居家养老模式;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比较;高校离退休人员居家养老满意度研究;城市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研究;城市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比较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模式研究。


[1] 《中国老年报》2011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