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强国之梦的由来
对资源生态效益概念的理解,必须以生态效益的视角,放在人类认识资源环境以及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来把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令人信服的答案,进而把握其价值导向、发展导向、效益导向及其生态民生导向。
一 生态强国之梦的缘起
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工业生产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和生产方式:一种是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生态环境,另一种是损害自然环境、谋求眼前利益,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结果。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方面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工业规模及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势必给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既带来正面效应,又带来负面影响。正面效应是经济总量得到了提升,为后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负面影响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物质消耗量和生态环境承载量随之增加,同时废气排放量也随之增加,特别是高碳产品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排放,给环境的优化和生态的净化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像发达的欧盟、美国、日本相继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其影响深远,危害极大,导致成千上万的民众患上公害病,不少人丧失了宝贵生命,严重冲击着民众的生存、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执政党地位的稳定。这也唤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形势和国际社会的舆论及呼声,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在饱受酸雨之苦的国家——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了第一次世界性的人类环境会议,有113个国家的代表参会。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团参加了本次会议。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作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原则,开启了世界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保护的新纪元。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其中包括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强调:“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生活的权利。”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被否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与会各国的共识。在人类社会经过10年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的实践探索之后,2002年9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由包括104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提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此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国的生态强国之梦已经经营和实施了多年。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我国就制定了第一份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接着中国政府于1994年也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些都是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生态效益提升的重要纲领性政策宣言,都从政治高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为生态强国之梦描绘了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二 生态强国之梦的演进过程
生态强国之梦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集中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梦”的执政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从历史的角度看,它经历了如下的演绎过程。
1.从旧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和规律看,农耕文明替代原始文明,工业文明替代农耕文明,都是以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发展方式,以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以一种新的生产力,以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以一种新的发展动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发挥着极其巨大的物质作用和精神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基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方面相互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和制度,生态强国的内涵和发展要素是随着新的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而不断丰富和扩展的。它的核心内涵是从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即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发展方式转变。这不仅是在呼唤“节能减排”和“治理环境”,不仅是在重返“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而且是要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从浅绿色向深绿色理念转变、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服务本地本国向服务世界转变、从旧能源向新能源转变、从经济小康向生态小康转变、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总之,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集中体现在富强中国和生态强国,即经济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民生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
2.从旧的发展思路转变为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粗放式经营和发展,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生态强国梦,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是建立在良好的经济质量基础之上的,没有好的经济质量就没有好的经济效益;经济质量是基础,经济效益是目标,目标要通过质量来实现。经济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甚至是痛苦的过程。因为要清除阻碍经济质量提高的不利因素,排除不利经济质量提高的因素,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等手段和途径来实现。
二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能只有经济效益而无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是经济效益的根本着眼点,只讲经济效益、牺牲生态效益是高代价的效益。人民群众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得不到优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这样的经济效益是不可求的,是短命的。因此,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一种对抗关系、征服关系,而是一种和谐关系、一种有机体,通过生态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好的生态效益,创造好的经济质量,创造好的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的增长对生态效益提出了更全面、更彻底、更深入、更良好的要求。没有这类要求,经济发展就是低质量和低效益的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更是生态环境的优雅和生活环境的舒适。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制约,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人文关怀。因此,只有树立生态强国的价值观,才能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转变。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和投诉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强国有利于使生态理念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3.“美丽中国”与“生态强国”的演进
美丽中国包含着自然美和生态美。自然美是自然物的美以及人赋予自然物的精神价值;生态美是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物的美,是和谐协调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所显示的美。生态美和自然美都是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都是一种客观存在,都在于自然事物本身,都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强国是美丽中国的进一步演进,内涵更深刻,内容更丰富,生态强国既包含物质生产产品的环保内涵、物质形态的生态价值,又包含精神产品生产的生态内涵和生态价值;既包含人与物的关系,又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强国内涵不仅表现为人们生活的生态价值,还表现为生产的生态价值,是生活生态价值和生产生态价值的统一。
4.从经济升级向生态强国的演进
经济升级主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升级的关键。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与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许多国家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现阶段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有三大新兴产业正在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空前巨大的发展契机,这也是生态强国发展的新兴产业。其一,“新能源”;其二,“ICE”(“智能、文化、教育”),是应用和拓展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去改造传统的设计、研发、规划、代理、创意、动漫、电影、出版、教育等产业,形成新型的服务业;其三,“物联网”,它是互联网的升格。明确生态强国建设要求后,创造条件,审时度势,发展深绿色产业,将成为经济升级的关键。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约束”已积重难返,严重制约着生态强国梦的实现。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 “生态强国之梦”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基本国策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笔者将其归纳为“生态强国之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路和任务,构成了我国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以及生态民生导向。
1.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构想
新一届党和政府及时抓住了中国新的发展和变革的历史契机,明智和果敢地发出了“美丽中国”和“中国梦”的时代强音,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形成“五位一体”的新的发展战略格局。该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生态强国建设的总体布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党的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生态文明和生态强国建设的实质,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强国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不仅仅是要做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工作,提高资源生态效益,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还要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层面,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将生态文明和生态强国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生态强国建设的新格局。
2.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着力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把经济发展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竭尽全力,在投资项目、环境改变、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并倡导低碳发展和生态发展;发展绿色经济、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和生态可再生能源,提高低碳能源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排放;开发减少污染的低碳和生态先进技术,切实加强现有技术改造及低碳和生态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低碳技术含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生态先进技术,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倡导新的绿色和低碳及生态消费模式。
(2)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严格的循环低碳和生态目标责任制。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低碳和生态价格改革,切实发挥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反映低碳市场供求关系,生态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低碳和生态生产要素、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切实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断完善绿色环境经济政策;切实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提高流域生态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生态流域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
(3)将节能减排作为提升生态效益的战略重点。节能减排是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生态效益、优化环境的重要举措。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强力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各地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和企业治污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治污工程取得巨大生态效益,减排工作的重点是狠抓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改造传统产业,以高碳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净化生态空气质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提升生态水质量;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明确法律责任和问责措施;通过更加扎实的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推动环境质量的稳步提升和生态效益的增长。
(4)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和再生产全过程切实解决环境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就需要在发展政策上构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切实发挥政策的协调配套效应和政策效应。在环境政策上,要从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经济发展,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生态发展,实现生态强国梦的经济政策。在生态发展布局上,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流域规律,开展全国流域生态功能区规划工作,按照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不同流域、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功能,按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生态园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生态区域及生态流域的发展模式,按照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引导各流域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发展、流域发展、低碳发展和区域发展新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要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淘汰高碳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生态效益。
(5)切实治理江河湖泊生态流域系统。优化水环境,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这是生态文明和生态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环保措施,以生态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依据,确定生态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规模;充分发挥生态流域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切实改善生态环境退化的状况;综合运用生态工程、低碳技术、生态技术、生态效益等方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强国建设的力度,促进生态流域、生态区域、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区良性循环。从生态环境休养生息的视角,谋划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等生态因子,生态区域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
(6)实行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在生态效益的提升和生态强国的建设方面,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要求和环境保护优化管理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要淘汰落后的高碳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淘汰落后的高碳产能。凡是不符合资源生态效益和生态强国建设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兴建;对于超标和超生态效益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高碳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对于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高碳区域限批”“高碳流域限批”“高碳产品限批”;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给予严惩。切实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和生态效益标准,制定生态强国、生态强省、生态强市、生态强县标准,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让任何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补偿生态流域和生态环境损失,必须做到决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埋单”的悲剧重演。
(7)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具有全球性、流域性和区域性,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充分发展环境优化国际低碳先进技术,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低碳对外合作交流,切实承担和履行国际环境义务。树立积极的国际形象,充分发挥国际国内环保措施的生态效应、低碳效应、协同效应、空间效应和优化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的优化。通过广泛深入的生态环境领域、生态空间领域、生态流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维护国际生态环境利益,谋求良好的国际发展空间、国际技术合作空间。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方面,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生态安排和低碳谋划。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需要作出长期不懈、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实际低碳和生态行动确保全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实现。
(8)生态民生的价值取向。生态民生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概念,表明民生与生态的关系已由外在关系演化成为内在关系,即生态开始成为民生最基本、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生态价值的组成部分。实现资源生态效益,必须改善生态民生,促进经济、民生、生态三者的均衡发展。实践表明,生态民生已成为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不可突破且必须坚守的底线和红线。改善生态民生必须健全公众生态权益保障制度,提升民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府及各级相关组织要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建立生态信誉激励机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强国之梦,其科学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生态发展。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人民之梦、生态之梦是有机统一体;实现生态强国之梦的过程,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生态约束力发生作用的过程。所以,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后,立即得到全中国人民热烈响应,其震撼力深入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极大地激发了全中国人民建设生态强国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前进。
3.生态强国之梦开启生态小康建设的新时代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观框架下予以思考,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彰显了生态强国建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内容,把当前和长远、生态与经济、生态与国际等联系起来考虑,突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小康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的成就。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生态小康的基本内涵,我们需要处理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生态小康与生态强国建设的内在实践关系。要处理好生态小康与生态强国建设的关系,当前尤其要避免下列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是把生态小康社会过于理想化,认为生态小康社会就是一种纯粹的优美自然环境。这种认识之所以不正确,主要是其片面地把生态小康建设视为与人的实践没有联系的单方面因素。如果这种认识正确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像非洲落后的原始部落等凡是未开发的地区都是生态小康地区?答案可想而知。另一种误区是过于强调生态对人需求满足的程度,认为只有满足了人的需求才能视为生态小康。这种认识过于强调人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而忽视了生态本身的客观存在。
第二,要处理好人、自然及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众所周知,生态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是由多维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比较发达的生态小康社会,必然是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协同发展的社会,任何单方面发展的社会都很难称得上生态小康社会。在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关系中,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我们不能只是强调自然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更应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三,要处理好生态小康社会与生态生产方式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力,而且体现在低碳生产力,体现在生态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普遍而且客观存在的,这一矛盾是生态强国建设的内在基本动力。生态生产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也反映了人们改造世界的程度。生态小康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生态生产方式,它也受到生态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在生态小康社会的建设中,生态是生态实践的对象,不是人征服的对象,而是和人一起发展的客观存在。因此,我们不能把生态和自然环境视为满足个人需求的自在之物,而应将其视为一个自在的事物,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与人和谐相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