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审美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身体美学”的提议

紧随人的身体成为消费主体而来的便是众多消费品借助大众传媒呈现给消费者众多青春、美丽、健康、有活力、有情趣的理想化身体形象,似乎借此告知人们使用此物便可以像广告中的人体形象一样魅力四射、光彩照人。于是,消费文化场域之中大量与身体相关的视觉形象影响甚至主宰了人们对身体的理解,人们开始格外关注自身的身体,不断借助外在的消费品来美化和保养自己的身体。时装、首饰饰品等身体包装业的火爆,众多健身房和体育馆的“人满为患”,美容美发、美体、瘦身、塑形等身体产业的勃兴,都在强有力地向世人宣告:“身体”不再是低级趣味的代表,更非恶之本源,而是快乐、健康和表现自我的载体,身体终于摆脱了理性和伦理的束缚而登上大雅之堂。

与此同时,大众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各样的艺术化商品所包围,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任何消费品都可能成为一种审美客体,从商品包装、服饰设计到工艺品制作,从室内装潢、居室设计到城市建筑、都市规划,无不透露着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和关怀。而且人们进行审美欣赏也不再局限于美术馆、音乐厅等传统的艺术场所,可以随时随地去感受美的存在。正如波德里亚所言,在后现代条件下,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它已经蔓延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换言之,人们可以直接将“审美态度”引入日常生活,审美已经泛化或扩张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便出现了迈克·费瑟斯通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后现代社会的独特美学景观。而如果我们将这种眼花缭乱的“日常审美化”现象引向纵深,便可发现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重心早已从传统的艺术转移至切身相关的“身体”,“在洋溢着感性解放的身体里,人对于日常生活的欲望已自动脱离了精神的信仰维度,指向了对于身体(包括眼睛对于色彩、形体等)满足的关注和渴求”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于是“身体”与“审美”在消费社会中遭遇并合流了,面对审美泛化的美学现实,有“感性学”之称的美学责无旁贷地需要做出理论回应,由此“身体美学”便应运而生了。

“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是美国新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的一个新型学科提议。他将之暂时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因此,它也致力于构成身体关怀或对身体的改善的知识、谈论、实践以及身体上的训练。”〔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354页。可见,其所谓的“身体”是一个身心合一的整体性个体存在,身体不仅是审美观照的对象,亦是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主体。所以,“身体美学”不仅注重理论观念与学科体系的建构,而且注重身体的具体实践与健康训练;不仅关注身体的外在层面的维护,也关注内在的经验层面的提升,从而避免了将身体外在化为与内在生命精神相对的纯粹自然之物,而是将身体提升到代表个体存在的本体论高度。身体美学试图将能够提升身体内在机能和经验的知识、话语以及训练方法纳入学科体系建构,旨在逃离传统的“心本体”之美学路径,还原身体在审美创造与鉴赏中的整体性和主导性功能,强化对身体的审美关怀,提升人们的身体感知力与审美鉴赏力,从而通向更美好的生活。但“身体”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加之人们对审美精神超越性的固有认知,又致使该学科一经提出便成为当下极富争议性和颠覆性的理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