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调查研究的缘起
在乡村社会,教师从来都是最为重要的社会精英之一。在传统社会中,塾师教化青年,与村社耆老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他们不仅是道德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乡村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日常秩序的维护者。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乡村塾师在民间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新式乡村小学的建立奠定了乡村教师的崇高地位。除了"文革"中一个短暂的时期外,乡村教师作为基层社会精英的地位并未动摇过。乡村教师仍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位,能够吸引那些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去追求。
但在当下,在全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群体的状况却已大不如前,其处境令人担忧:乡村教师收入低、教学环境差、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生存条件往往十分恶劣。随之而来的是极高的流动率,多数青年人不再愿意从事乡村小学的教育工作,一有机会就会逃离岗位,转而从事其他工作。特别是在偏远山区,教师流失现象非常普遍,队伍高度不稳定。学校难以征召到新教师,也留不住青年教师。师资不足尚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师资结构严重老化,教师知识陈旧。越是基层的小学,如村小、教学点等,这方面的问题就越严重。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迅速下降,他们早已跌出乡村精英的圈外,沦为边缘化的打工群体。
近年来,乡村教师的状况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人们从各个角度对之展开研究和报道。这些研究和报道多半集中在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状态、师资配置、进修与培训等方面,也有些集中于乡村学校校舍设施中存在的问题。这为本课题组开展乡村教师的调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关注乡村教师问题,展开系统和具有一定调查规模的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的研究尚不多见,聚焦于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的调查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为弥补这一缺陷,更为全面、深入地把握乡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状况,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了对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队伍的调查。本项调查的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全面了解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及其所遇到的困难,二是尝试据此提出科学、合理、适用的政策建议,以期尽快解决他们的困难。
二 调查研究的组织实施
本项调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中国青基会人员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社会工作系的部分师生承担完成。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沈原教授、中国青基会研究部姚晓迅部长和首都经贸大学亓昕教授共同主持了本项研究工作,确定了研究的立场、视角、范畴、方法以及研究报告的内容、格式,完成了调查和研究的组织工作。首都经贸大学魏文一博士起草了总报告,亓昕、姚晓迅和沈原完成了总报告的写作和修订工作。亓昕负责完成了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法的选取和数据分析工作。亓昕、魏文一、劳动关系学院周潇博士和中国青基会研究部江发文分别带队,于2013年6 ~ 7月在宁夏海原、广西融水、云南会泽和湖北五峰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分别完成了各个分报告。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研究生李益峰、刘荣、周中华、李珊和本科生曹鹏、袁杭、王继林、潘安东分别参加了试调查和四县的调查工作,并完成了数据录入和访谈整理等工作。沈原和姚晓迅参加了在广西融水的调查,中国青基会研究部志愿者潘娇阳参与了在河北曲阳的试调查。
沈原教授从立项开始,自始至终地指导着项目进程,对研究的立意、视角、方法和组织工作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修改和审定了总报告文本。中国青基会涂猛秘书长推动了研究的立项,对研究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沈原教授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黄庭康博士、北京大学教育系康健教授、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马明洁主任参加了课题成果的审定工作。
宁夏海原、广西融水、云南会泽和湖北五峰县教育局对田野调查工作进行了大力支持,不但帮助各个调查小组确定、联络调查学校,有些县还派员与调查组一起工作。共青团保定市委蔡红星副书记、希望办王晓明主任协调并全程陪同参与了在河北曲阳的试调查工作,广西柳州团市委安萍部长协调并参加了在广西融水的调查工作。河北青基会侯树林理事长、宁夏青基会刘生祥秘书长、广西青基会吴宗勋理事长和苏瑜副秘书长、云南青基会沈光鑫理事长和李章能副秘书长,以及湖北省五峰公益服务中心宋芳蓉总干事对田野调查工作给与了积极协调。他们对乡村教师处境的忧虑和改善乡村教育的情怀更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我们无法完成此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在此,我们深表感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童根兴老师和胡亮编审,仔细、快速地阅读了书稿,推动了本书的及时出版。
我们最要感谢是四县各调查点的乡村小学教师,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中西部乡村教师群体。他们工作在乡村,生活在乡村或者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奔波,平凡地劳碌,艰辛地生活,隐忍而自尊,维系着乡村的基本教育。乡村小学教师边缘化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因了正常社会之良善和文明之传承,必须作出改变。
(执笔人:姚晓迅、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