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写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一 论题的缘起与意义

所谓早期新文学作家,亦即发起、引领文学革命并参与了早期新文学创作的一些作家,大致包括鲁迅、周作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朱自清、俞平伯、叶圣陶等人。这些作家是旧文学的反对者与新文学的倡导实践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以文言为主流的传统文学样式遭到摒弃,白话文得到广泛推广,以实现“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为前提的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远景也初见端倪。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些作家,几乎无一例外,都对曾被他们斥为“死文学”代表的旧体诗情有独钟,旧体诗写作在他们的全部创作中都占有相当重要而不容忽视的位置。

正是这种在早期新文学作家身上普遍存在的言行不一的矛盾引起了笔者对这一论题的兴趣。通过进一步的研读,早期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一系列问题渐渐浮现出来:为什么这些早期新文学作家一面倡导白话文运动,一面却写文言旧诗词?为什么他们的旧体诗多数没有公开发表而只在小范围的友朋间流传?为什么他们格外在意自己旧体诗的留存与印行?旧体诗这种文学体式承载了多少他们无法在其他文体中表现的曲折心事和微妙情感?作为新文学作家,他们的旧体诗与以往传统的旧体诗相比有什么新的特色?他们身上体现了旧体诗创作在现代社会的哪些可能性与局限性?等等。然而在现下以“新文学”或“现代文学”为主体的文学史叙述框架中,旧体诗是被排除在外的,因而我们所谓的现代作家的文学成就,其实只是他们的新文学成就罢了。早期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作品尚且被文学史遮蔽,与旧体诗相关的这一系列话题更是无从谈起。近年来,虽有不少学者开始逐渐关注20世纪旧体诗词,但或者缠绕于旧体诗能否进入文学史的争执,或者限于对个别作家旧体诗作品的赏析和风格概括,或者对20世纪旧体诗词做整体的同时又是宽泛的历史描述,而很少有针对20世纪旧体诗写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论著出现。

本书就是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开掘与探索,从而了解新文学初创时期复杂的文化生态和早期新文学作家在旧体诗写作上的矛盾心理,并从文本细读中发现只在旧体诗这一文类中呈现出来的早期新文学作家的别样风采和另类面目,找出早期新文学作家在倡导文学革命后,仍旧创作旧体诗的时代与文化根源,考察其旧体诗的创新之处,以期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早期新文学作家的风格形象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原生形态,从而进一步引起对旧体诗写作现象之于20世纪乃至未来汉语诗歌写作的影响与意义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