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嘉陵江流域地方文献的价值——以石刻为主

由上述不难看出,嘉陵江流域保存下来的地方档案与文献无论是数量的丰富方面还是质量的上乘方面在中国文献史与档案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嘉陵江上游的石刻文献以先秦、两汉最为重要,陈仓石鼓文、陇南和陕南的“汉三颂”以重要的历史与书法价值驰名中外,地方档案中《南部县衙档案》和《巴县档案》名列现存清代基层县级档案数量之冠;地方志中也拥有诸如嘉靖《保宁府志》、顺治《秦州志》、嘉庆《汉南续修郡志》、乾隆《广元县志》这样的方志学史上的典范名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嘉陵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和重要地位,这里重点讨论一下嘉陵江流域石刻文献的价值。

嘉陵江流域曾经在商周、秦汉之际华夏民族建立国家政权早期,具有重要区位战略地位和文化地位。清康熙年间在陕西省宝鸡凤翔县出土的《散氏盘》,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著名金石学者阮元研究认为其制作于西周早期,系诸侯国散氏家族的青铜礼器,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难以估量。唐初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发现的石鼓文系先秦刻石文字,也是我国遗存至今的最为古老的石刻文字。石作鼓形,共10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3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鼓文发现于嘉陵江东源发源地附近,也是嘉陵江流域最早的石刻文字,殊为珍贵。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出现于嘉陵江源头地区并非偶然,应该是早期秦文化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表现,当然也是嘉陵江流域早期文化重心在上游地区的遗留,反映了嘉陵江上游古文化发达的悠久性。

我国现存汉代石刻文献已经极其稀少,据统计全国保存至今者不过20余处。嘉陵江流域在秦汉时期曾经是封建国家统一、巩固时期的重要区域,加之地理位置偏僻闭塞,故而汉代石刻有幸相对较好地保存下来,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汉三颂”,即甘肃成县的《西狭颂》、陕西略阳的《郙阁颂》和陕西汉中(褒城)的《石门颂》,皆属于嘉陵江上游地区文化遗存。《西狭颂》在今甘肃东南部的成县,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镌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年),碑文除记述东汉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和屡任地方行政长官之卓越政绩,主要颂扬了他率领民众开通西狭道路、为民造福之德政的功德。该碑保存良好,字迹清晰,刀法苍劲有力,形体拙古美观,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而其中的修路通道纪事较《后汉书·李翕传》远为详细丰富,文献学价值不容低估。《郙阁颂》原刻在今陕西省西南部的略阳县徐家坪乡街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嘉陵江岸峭壁,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是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也是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书刻的颂德碑。该石刻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石刻主要是记载、颂扬汉武都太守李翕在析里修栈桥以便官民通行事,其中对修栈以前析里一带的交通艰险状况有生动的状描:“惟斯析里,处汉之右,溪源漂疾,横柱于道。涉秋霖漉,盆溢滔涌,涛波澎湃,激扬绝道,汉水逆让,稽滞商旅。路当二州,经用□沮。沮县士民,或给州府,休偈往还,恒失日咎,理咨,郡县所苦。斯溪既然,郙阁尤甚,缘崖凿石,处隐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木相连,号为万柱。过者僳僳,载乘为下,常车迎布。”所修的栈桥“析里大桥,于今乃造,校致攻坚,结构工巧”。栈桥通行的结果是“丰稔年登。居民安乐,行人夷欣。慕君靡已”。此石刻歌颂的是东汉建宁五年(公元172年)武都郡太守李翕在今陕西略阳县徐家坪嘉陵江修建栈阁、泽惠行人的功德,反映了汉代嘉陵江上游交通艰险的实情,不见于正史记载,十分珍贵。《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镌刻于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1972年因当地修建石门水库,凿迁藏今汉中博物馆。以“汉三颂”为代表的陇南、陕南汉代石刻是珍贵的嘉陵江上游古代石刻文献,对于研究高祖刘邦受封汉中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行军路线、汉代秦蜀间褒斜道的通塞和古代人工开凿石质山体隧道技术都有重要的历史地理与科学史价值。

嘉陵江上游的古代石刻文献近年来还在不断地被发现之中,2012年3月四川省考古文物研究院组织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的相关考古、历史、地理、文博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翻越汉中、巴中之间的米仓山对蜿蜒于巴山深处的古米仓道沿线进行了为期12天的科学考察,发现了多处石刻题记,内容多为修路、筑坝、兴学及其他乡规民约、安民告示等碑刻,其中,如《石峡颂》《劈山开路让人行》《天宝四载太守郑子信此南北路移险造阁记》等重要石刻文献为以往有关书目文献未曾著录,鲜为学者所知。此外,这次科学考察还发现了平昌县的长安古道题刻、大石坎石刻、小宁城南宋题刻,通江县的得汉城题刻、碑坡古道题刻、渡水溪古道石碑、写字岩题刻及独善桥石碑,南江县的二洞桥天宝四年造阁记、琉璃关的宋绍兴三年金兵来犯石刻、嘉泰四年修路题刻和太子洞唐宋明清题刻群,合计字数达数千字,大多与古道的维修、拓展有关:有“虽非通府大道,实为往来要津,上至秦省,下及巴达”,“上通南汉,下达三江”,“自昔崎岖称鸟道,于今坦荡便人行”之描述;亦有描写古道环境恶劣者,“浩瀚夏水,湧激浪湍……以其往来负荷,临河而失色”;更有“岗抱双环,路开一线……水汇岷江,云连秦栈……拾级联登,置身霄汉”或“天柱中原”的气势孙秀丽:《考古徒步五百里,专家险行米仓道》,《中国文物报》2012年3月31日。。这些题记早自唐宋,晚到民国,其中不乏具有重要文献学及历史地理学价值的石刻,如保存在今平昌县江口镇的《石峡颂》云:“天开灵奇,重峦叠嶂,岗抱双环,路开一线,树老石悬,竹修烟暗,宿鸟晨飞,流萤夕璨,水汇岷江,云连秦栈,剑阁夔门,东西相间,玉垒铜梁,秀分厥半,拾级连登,置身霄汉。”文辞优美,描绘生动,不失为石刻佳作,其中所及巴山古道险峻难行的交通状态和沿途的原始生态环境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