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与效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研究方法选择的依据

在有关高速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中,各国学者从经济总量、贸易、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作出了分析。Hunter提出了高速公路的低成本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18]Jacoby等人研究发现,高速公路通过加强产地与市场的联系,能够有效地促进贸易的繁荣和提高农田的价值;[19]Denos Gazis在其著作Traffic Science中指出,美国州际公路的建立增强了区域间的流动性,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起到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20]国内关于高速公路建设经济社会效益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单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社会影响评估需求来做的,很少有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区域社会经济影响进行深入的、综合的理论研究。而且以往大多数的研究以财务和经济评价为主,很少关注社会维度的影响,即使有可能出现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工作方式造成严重影响的拆迁、破坏传统社会网络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也会被项目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掩盖。或者,即使进行了所谓的社会影响评估,也是以技术经济范式下的社会效益分析占据绝对优势,更多地体现为经济评价的“附属品”。

高速公路建设通过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交互作用来实现其经济社会效益。这些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高速公路项目对某一社会要素直接产生的效益;间接效益是高速公路通过某一媒介对社会要素产生的效益。如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劳动力需求增加等是直接效益,而高速公路建成带来的区域生产力发展和布局改变、资源配置调整甚至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开放程度的提高等都是间接效益。高速公路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多地体现在间接效益上。二是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现实效益是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够直观体现并很快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效益;潜在效益是很难表现为某种具体的现象,或者很缓慢才能表现出来的效益。三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如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的用工需求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就是短期效益,而高速公路建成后通过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带来的用工需求增加就是长期效益。

总之,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些效益是可以用数量定量描述的,有些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则很难用定量的方法来测量。本书以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社会评价、社会影响评估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期科学、客观地反映20多年来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