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本书的架构和资料
围绕日常与灾害、成本与安全、技术与制度三大矛盾,展示晚清仓储救灾实践与民众日常生活,深层揭示仓储制度运作的内在逻辑,展示救灾制度背后的历史演变节奏,是本书关注的主题所在。出于研究需要,有关清代仓储制度的历时性变化与空间性展示都只能服从主题的需要。以下问题需要略作说明。
清代仓储的发展不仅是中国历代仓储发展的最高峰,也是集历代仓储制度之大成。清代仓储体系十分完备,救荒性仓储包括常平仓、义仓、社仓、积谷仓等;规模十分宏大,据魏丕信等人的统计,清朝相当长时期内保存高达3000万~4800万石的救灾粮食储备,变化十分曲折,积谷仓的兴起使得清代仓储制度的近代转变呈现特定的时代特质。清代仓储在救灾实践中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同样,清代仓储运作的自身困境与局限也暴露得十分明显。
清代仓储的管理体系不仅体现在州县层面的地方仓储,更包括省级仓储的管理、各省仓储的协作以及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与管理。本书选择仓储的个案、州县仓储、省级仓储三级体系进行研究,目的是展示其实践的丰富性与层次性。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的漕粮北运以及庞大的京通仓储体系也是清代救荒性仓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地区的救灾粮食很多时候得益于首都为主的粮食体系。但是,碍于此书的主题限制,诸多京通仓储个案和运作均未能专门考察。
清代仓储的空间分布表现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又遵循着内在的统一要求。如清代社仓在各地建设的资金来源、组织方式、救济内容,既体现地方特性,又有全国统一标准。就粮食的储备规模来说,陕甘地区出于军事战略考虑,存量较多;华北地区碍于地理环境、地方资源以及临近京城等因素,储备相对较少;华南地区的仓储建设依赖地方宗族与士绅;江南地区仓储既有传统资源,又有创新发展。清代仓储的诸多地方特色碍于主题的限制,同样未能专门论及。
清代仓储的救灾效果不仅表现在重大灾害的临时粮食投放,也表现在粮食价格的略微让利,如平粜等。清代历次救灾实践中仓储的动用,特别是各种仓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先动常平仓,后动义仓、社仓,或动积谷仓,或者邻县仓储的救济等,都是值得考察的对象。清代仓储的救灾能力与国家的动员能力、治理策略息息相关。这些问题也往往碍于行文的需要多有省略。
同样,相比以往研究,如王国斌、魏丕信等有关清代仓储存储规模和政府能力的研究,本书更多强调一种制度运行的内在机制与困境;相比陈春声、吴滔等强调区域特征,本书更希望看到不同地方特性背后的统一机制与制度性因素;相比星斌夫强调明清仓制沿革与清代仓储的地方实践,本书更希望看到仓储的基层实践,特别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建立在解剖“麻雀”苏州丰备义仓的基础上,在区域范围内考察特定地方仓储的实践逻辑,进而反思全国层面的仓储制度困境,成为本书的主线所在。仓储本身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越大规模的存储对于国家的能力越是一个考验。当然,这种存储的战略意义也是值得另外考量的。在存储压力的推动下,近代仓储的变化出现了积谷仓等新式仓储,仓储的维持有赖于“仓外养仓、官绅合办”模式的建立,仓储的近代变化展示了19世纪以来国家治理模式与经验的转变。建立在对这一过程的讨论上,本书会对清代仓储的发展历程、管理体系、空间分布和救灾效果等均有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