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宋诏赐“文公阙里”

宋开宝八年(975)南唐灭,婺源随歙州入宋,由上县升为望县。宣和三年(1121),原籍歙县、客居睦州青溪的方腊率众起义,被镇压后,宋徽宗下诏改歙州为“徽州”,婺源随之隶属徽州。据《新安志》记载,当时婺源县境东西长160里,南北宽130里。全县领有万安、来苏、浙源、怀金、丹阳、游汀6乡,下统30个里。

两宋之际,由于“靖康之变”,大批中原的官僚、贵族、士绅和无数的难民,为躲避金军的铁蹄,携家带口,向南方迁徙。有宋一代,先后有李、查、孙、余、马、冯、毕、呂、齐、杜、何、郑、赵、施、祝、顾、夏、倪、梅、韩、董、臧、滕等姓迁入婺源定居。他们的到来,使处于“万山丛中”的婺源,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史载北宋天禧二年(1018),婺源全县人口有31341人,而到南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 ~1236),全县人口增至55932人。这些身名俱泰的中原望族,与早先迁入的中原世家大族以及被同化的当地土著一道,共同对婺源山区进行了深度的开发。

北宋政权建立后,逐步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婺源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南宋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及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使靠近临安的婺源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于颇具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陂”“堨”的大量兴修,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婺源森林资源丰富,尤其盛产松木和杉木。每年大量木材被砍伐下山后拼成木排,从水路运到消费地区售卖。经济作物以茶叶为大宗,《宋史·食货志》中,已把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绝品茶之一。此时手工业发展尤为突出,龙尾歙砚的生产在官府的全力推动下,尽管砚石开采艰难,但仍数次有组织地大规模开采,砚品也于南宋时作为“新安四宝”之一定期向朝廷进贡。新安墨(徽墨)制造中心自北宋由黄山转移到婺源黄冈山之后,婺源的制墨业开始兴盛。当时造墨名师戴彦衡为复古殿供御墨,墨面制模上的“双角龙”“珪璧”“戏虎”等样,是书画家米友仁手绘。南宋时,孝宗赵昚因墨师吴滋所造之墨甚佳,例外“犒赏”缗钱两万。

两宋时期,婺源社会重文兴教的风气开始形成。自宋庆历四年(1044),除官府在蚺城始建县学外,另有地方热心兴学人士先后创办龙川书院、万山书院、山屋书院、屏山书屋等讲学会文之所。此外还有众多的学馆、义塾、书斋在境内纷纷出现。“当其时,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赵汸《商山书院学田记》),正所谓“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读书风气的兴盛,渐至促成了婺源的人文鼎盛。全县于宋代出进士334人(其中武状元1人、武进士17人),仕宦者达455人。这些文人士大夫的出现,为婺源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朱熹和他的理学思想,对婺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在朱熹故乡婺源,讲述朱子之学成为传统,《文公家礼》也成了婺源人生活中恪守不怠的重要规范。正如《茗洲吴氏家典》中所云:“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待,而以邹鲁之风传之子若孙也。”咸淳五年(1269),宋度宗赵禥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

文公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