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前些时候,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先生告诉我,他已应约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史话》系列丛书撰写一本《货币史话》,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好事。最近又承告知,他已与出版方议妥,将《货币史话》一分为三,扩充为三本,分别是《钱币史话》《金银币史话》和《纸币史话》,另外将他已完稿的《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周边国家及地区影响的研究》,以《货币文化交流史话》为书名也收入丛书,共同构成“中国货币史话”系列。这样书的内容进一步充实丰富了,确实更值得欢迎。
王永生先生在中国钱币学会工作多年,我作为学会的一名老会员、老理事,经常得到他的帮助。也正由于如此,我对他有较多了解,于其勤奋努力有深刻印象。他通过长时期的学习钻研,对中国钱币学的种种成果,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可说是粲然胸中。现在由他来撰写这四本史话,正是选择得人。特别是从我已经读到的一部分书稿看,不仅能够概括吸收钱币学界新的发现和研究,在若干地方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新见解,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中国钱币学会的会议上,历来都有领导和学者强调要把中国钱币学的知识普及到社会公众中去。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学会的中心任务之一。然而,要想把钱币学这种相当专业的知识,真正介绍到广大公众中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自己虽然没有做过撰写钱币学普及读物的工作,但在其他学科如古文字学方面,也曾试写过通俗介绍有关知识的书。我的切身体会是:“入门书必须提供读者必要的、准确的知识,因此,对作者的学识反而要求很高。”(《古文字学初阶》自序)中国钱币学涉及的范围要宽博得多,王永生先生这四本史话能够将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推介给读者,是我们应予充分肯定的。
记得钱币学会戴志强等先生多年以来一直在呼吁,应该重视中国钱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术地位。钱币学在中国源远流长,其前身是金石学中的古钱学,近代则在古钱学已有的丰厚基础上,发展为相当广博复杂的学科,与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经济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等学科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中国钱币学的研究,系统地为大家展示了在上下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传统中货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因而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史话》系列各书卷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陈奎元同志所撰《总序》,他详细地说明了探索研究中华文明的重大意义,他说:“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钱币学所研究的中国货币文化,如王永生先生这四本书所展示的,乃是中华文明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于这一点,王永生先生曾给我看过他写的一篇论述钱币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载体的文章,给我印象深刻,这一观点在他的书中又被反复论述了,这是该书不同于其他一般钱币书籍的地方。
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之一,已为举世所公认。但这并不是说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与世界其他部分全然隔绝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其名著《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已经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就货币文化而言,情况更是这样,中国的货币既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又不时地同其他货币体系发生联系和交流,而且交流每每是双向的。以往只讲中国货币本身的演变,忽视它与其他货币文化的关系,是不对的;而如果过分强调外来的影响,低估中国货币自己的发展路径,恐怕也是不对的。在这方面,中国钱币学中有关边疆地区货币的研究,目前可能还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据我所知,王永生先生由于出生并曾长时间居住在新疆,对边疆货币特别是西部边疆地区的货币情有独钟,有专门著作《新疆历史货币》和《钱币与西域历史研究》等,他这方面的优长也充分体现在这四本史话中,尤其是《货币文化交流史话》,从中外关系史特别是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视角,研究、梳理了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影响,并视之为中外关系史的一部分,这是本书与一般钱币学类著作最大的不同之处。书中还收录了有关钱币的图拓及照片,使读者对中外钱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因此,注重通过钱币实物印证有关的论述,又是本书不同于一般论述中外文化交流史类著作之处。这里充分展示了王永生先生在中国边疆史、民族史以及与“一带一路”有关的中外贸易史、交通史、文化交流史领域深厚的积累,希望读者不要错过。
2016年2月15日
于清华园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