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形态
杜家剅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渔、副的优越条件,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一 平原地形:因地制宜
第一,地形对生产的影响。杜家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南北高、中间低,广阔而平坦。其海拔大都在22~28.50米。总体起伏不大,多为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了防御洪水,多围垸造田,垸内地势高者为白田或者台田,较低者为水田,低者为靠近大小湖泊或者水潭的湖田,垸外地势最低的是大小河滩。为了保证庄稼有收成,必须根据地势种植不同农作物,因地制宜,灵活处理。地势高的白田或者台田,少数种植水稻,多数种植需水少的小麦、棉花或芝麻等作物。地势较低的水田种植水稻,地势低的湖田和最低的河滩只能种植青毡,不怕水淹,见表2-1。
表2-1 不同地形耕种作物类型
资料来源:李良望老人口述。
李良望老人回忆,1937~1940年,杜家剅发生大旱,不过地势低,只怕水,不怕干,种小麦和油菜,产量非常高,收成好。
第二,地形对居住的影响。在平原地区,村民多居住在较高的岗或者台上,形成“随水而居”的村落格局。房屋建设,不过多讲究风水。房屋朝向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甚至坐东朝西。同时,为了躲避水害,大多数房屋依堤而建,位于堤防的后面,有的房基所在的台子与堤连成一体。同时,每家房屋建在各自的台基上,相互之间没有连接起来,数家、十数家乃至数十家房屋台基沿着堤防一字排列,遂形成规模较大的聚落。
郭用文老人回忆,以前建房子不太讲究风水,朝向不一致,最重要的是考虑地形,跟地势高的山地不同,平原地区房子不能建在地势低的地方,不然,洪水一来,就把房子冲走。因此,房子多建在高高的垸堤上,每户自己挑泥垫高屋台,同时,遇到汛期涨水,各自顾及自家屋台,修建防水挡,防止洪水进屋。
第三,地形对生存的影响。山地地势高会自然而然形成防护的天然屏障,而平原地区地势较低,一马平川,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长驱直入,各安天命,没有任何防御设施。每当遇到匪患强盗来袭时,村庄也没有组建反抗武装力量,村民四处逃窜,只能躲到洪湖的芦苇荡或者茂密庄稼地里。还有在自家门前菜地里挖地窖,将粮食和被子搬到地窖里,遇到强盗进村,就躲在地窖里,甚至到洪湖边上挖地窖藏身。不过,这些自我防御多为自发行为,没有任何组织。
李良望老人回忆,解放以前,杜家剅地势平坦,甚至连一棵树都没有,没有自然防御设施。直到抗日时期,每当老东下乡烧杀抢掠,年轻妇女就马上躲到长满庄稼的田里,直到老东离开以后,才敢回来。后面,防止日本人半夜进村,各家在菜地挖了地窖,白天住在家里,半夜住在地窖,遇到日本军队频繁下村时,村民只能到较远湖边挖地窖,用来藏身。
二 气候条件:因时制宜
杜家剅处于北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秋温高于春温,夏热冬冷;春夏雨热同步,秋冬温光互补;降水集中于春夏。该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同作物生长条件不同,要求不同气候栽种不同农作物,做到因时制宜。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适量的水,雨量比较多,可栽种青毡、掉头黄、百日早等10多个品种,同时,还可以种植早稻,比如红撒谷。遇到水少干旱季节,降水少可栽种小麦、棉花、黄豆、芝麻,比如黄豆、秋粟连作,或早麦、迟黄豆连作。另外,农作物多为一熟或者两熟制,比如“油—稻”“麦—稻”。由于洪涝灾害多,农作物产量也低,种植农作物多为自给自足。杜家剅农作物生产周期见表2-2。
表2-2 杜家剅农作物生产周期
资料来源:洪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洪湖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68页。
李良望老人回忆,湖区耕种农作物,讲究因时制宜。灵活安排作物,才能有收成。遇到雨季迟来,就可以抢种抢收早稻。如果雨季来得早,河水大,田水较高,就可以栽中稻,或者待雨季过后,抢种青毡,即使有被淹的风险,或者错过栽种最佳季节,多少也有点收成。
3~6月是侍弄棉花的关键季节。遇到风调雨顺时,7月可以采摘。倘若气候不好,洪水泛滥,抢修堤防、抢堵倒口往往与抢收棉花同时进行。即使水退以后,垸民还会播种一些荞麦之类,但也收获甚微。
三 水源条件:利弊共存
在平原地带,相互联通的水系网络可以形成自流灌溉,而无须更多的人为活动去引水和灌水。大量的丘陵尽管与平原有所不同,但因为与水相近,也可以充分利用地形,通过水车将水提升到高一点的田块。同时,水田附近设有排灌水沟,各出各的水,踏车灌水,各踏各的墩。同时,每年汛期,河水涨高,虽然有洪涝之灾,但是,也可以淹死庄稼上的虫害,提高农作物的收成。另外,村民生活用水方便,不需要联合其他村民,共同打井取水。每户需要用水,只需到河里取水即可。即使碰到干旱季节,也不需要挨家挨户要水或者打井取水,只需要到附近水潭取水。见表2-3。
表2-3 水源条件影响
资料来源:郭用文老人口述。
李良望老人回忆,挡水堤坝两侧为深水池塘,龙潭河以排渍为主,兼顾灌溉。两岸连接5条渠溪,河首建有排水剅,尾端建有节制闸,并由此沟通了戴家湖。可排5.5平方公里的承雨面积;有效排灌面积为10万亩。而且河内常年有水,往返船只可四季行驶。
解放以前,杜家剅位于官湖垸之中,与康宁垸和青泛湖垸相邻,每逢汛期,积水需要汇入龙潭河排出,水患频繁,三年两水。由于受生产关系的制约,生产力发展缓慢,优越的自然条件得不到开发。一遇水灾,种田人过着“身背三棒鼓,流浪走四方”的乞讨生活,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与恶劣的大自然进行较量,时刻面临被洪水吞没的自然环境,这也锻化了当地村民敢闯敢于斗狠的性格。
郭用文老人回忆,解放以前杜家剅不怕干,只怕渍。每当遇到洪水,水稻、芝麻和黄豆等作物都被捂死。最严重的是国民党统治末期,发洪水,沙洋河倒口长达18年之久,政府也没有组织修堤,官湖垸的垸民被迫背井离乡,一年到头不在家,坐船逃到汉口后湖捕鱼或者到湖南省赶工赚钱生活。
四 交通区位:水运便利
河网纵横交错,交通相当便利。江河、湖泊、堰塘、沟渠共同构成相互联通的网络,比如东荆河、柴林河、沙洋河和龙潭河与长江贯通相连,同时,城镇之间、垸与垸之间有沙洋河和龙潭河联系起来,村落之间也修有洪沟,可以行船。水运成为村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从杜家剅划船到省城武汉,由杜家剅到小港镇蔡家河,转到青良口,入长江顺流而下,可直达汉口。距离大概360公里,坐船需要3~4天。即使前往新堤镇,距离50多公里,只需要6个小时,一天可以往返。如果要到戴家场镇,距离大概为4公里,划船很方便,仅仅需要20多分钟。不过,如果到沔阳县城,因为其地不通河也不通船,只能依靠步行或车运,需要半天才可以到达。另外,村民进行农业生产,也离不开便利的水运条件。比如插秧割稻谷,都需要行船运送工具和物资,到洪湖捕鱼、打菱角,还有砍干柴和割芦苇打芦席,都需要使用船。见表2-4。
表2-4 杜家剅水运交通情况
资料来源:郭用文老人口述。
黄孝恪老人回忆,过去,杜家剅村民根本不修路,大部分依靠船运而行。家家有船,最少也有1只,碰到人口多的家庭,就有2只船。如果家庭没有船,搞生产和出行都不方便,遇到洪灾,没有船就是死路一条。那些有船家庭,直到水漫到屋里,才坐船逃荒至地势高、较为安全的府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