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0卷·村庄类第9卷·长江区域第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居住格局

村落居住形态走过漫长历史,受到自然环境制约。出于生产生活的考虑,可以从村落选址、村落中心和村落布局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给传统村落外部形态画像。

一 村落选址

(一)侍地而居

杜家剅先民多选择在垸田中央建房,开垦的土地一般能够连成一片,居住地点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交通条件也较好。同时,该村村民的房屋零星分布,尽可能地靠近农户生计依赖的田地或河流湖泊,前临农田,后背龙潭河的洼地,可供植菜,而且取水于河中也很便捷,生产效率很高。另外,每块耕地的四周,常有围墙、篱笆或沟渠。但是,村落之间,甚至同村村民之间相距较远。


李良望老人回忆,远田不富,远中求近。如果田太远,生产粮食被偷,也不好保护。近处便于耕种和运输粮食。如果田地够生活,灾害不大,子孙后代就会世代居住于此。当人口有较大增加,现有耕地无法维持生计时,人们才会选择迁徙,迁移到人少地多的地方开荒,搭建房子居住。同时,频繁的洪水威胁,繁重的稻作劳动,泥泞的乡间小路和田埂,也迫使人们将居住的房屋与耕作的田地或网鱼的河湖尽可能地靠近在一起。

(二)择台而居

地势低洼的平原湖区,洪水时常泛滥成灾,人们不得不选择自然墩台或建造人工墩台、堤防,高于平地2~5米,作为躲避洪水的居住地。比如官湖垸地势低于青泛湖垸,容易遭水害,该垸垸民往往筑高台建房。最初,移居不久的先民,散住在低洼湖区墩、台之上,拥有独立的房屋,两三户聚合成小聚落。


郭用文老人回忆,洪湖地区,地势低洼,百姓草棚多建在自然或者人工修筑的台或墩上,村民害怕洪水大,冲垮屋台,多造茅屋竹篱,略加墙院子。每当洪水来临,就拆屋移居,坐船逃荒。待水退以后,重新割草搭建茅屋居住。

(三)依堤而居

杜家剅地势低洼,沿龙潭河筑屋,势必要堆土为堤,方能安全。这样,大多数房屋则依堤而建,位于堤防的后面,甚至不少房屋所在的台子与河堤连成一体,形成向外突出的“凸”字状。不过,有的房屋基台却与堤分离,中间用木板搭桥或建造土桥相联系。这时,数户、十数户乃至数十户住宅台基沿着堤防一字排列,遂形成规模较大的聚落。


郭用文老人回忆,龙潭河自然冲击而成,然后,围水田,在河堤筑地基,建房子。每当水大时,人住的河堤,没有人管理,各自挑各泥,堆高河上自家后台,阻挡洪水侵袭。没有人居住的位置的河堤,俗称寡堤,由垸主负责监修,垸民共同修缮这样的寡堤。


因此,湖区聚落的选址,优先选择地势较高的自然墩台或建造人工墩台,以躲避洪水的威胁。最初,人们可以利用自然河两侧的自然堤或丘地。后面,人口迁移逐渐增多,在没有自然墩台可以利用的地区,需要依靠村落集体的力量,通过相互协作,挑台垒堤,建房安家。很多台、墩依堤而建,或者与堤相连,从而形成了依堤而居的居住格局。

二 村落中心:多中心

不管湖区乡村村落还是包括若干村落的垸子,都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或阶层差别,具有不同中心地带。最显著的公共活动中心一般为地处居住区外的各色庙宇。由于信鬼好巫的一贯民风,这些神庙在江汉平原地区极为发达,绝大多数依偎于自然村落的附近,所谓“不知何处村,时击祭神鼓”。

第一,按照血缘标准划分,分为家族中心和宗族中心。一方面,家庙是村落家族活动中心,散落湖区若干姓氏,围绕家庙建房而居,便于祭祀先祖。比如最初,杜姓在杜家剅建有家庙,供奉迁移该地的一世祖。另一方面,宗祠是宗族活动中心。在湖区丘陵地带,不少姓氏仍在原来村落里建有祠堂,不过,距离很远,但是,通过血缘关系,将新建的散居村落与作为其“母村”的集居村落联系起来。

第二,按照地缘标准划分,分为垸子中心和村落中心。首先,垸庙就是垸子中心,比如青福寺,最初,属于青泛湖垸垸主主持,垸民集资修建,后来,归官湖垸和青泛湖垸两垸共同所有,其功能是驱邪消灾、降魔伏鬼和禁止地方打斗等,每逢修缮垸堤需要祭祀时或者在丰收年做谢神祭祀之用。其次,潭庙归若干自然村落所有,比如青龙潭庙,归杜家剅、李家咀、中湾、黄家倒口和周家倒口所有,不过,后来,潭庙被水冲垮,每个自然村落各自修建潭庙,都祭祀青龙潭菩萨。其功能是驱逐避邪,可以庇佑一方太平,造福村民,逢年过节或者有灾难之时,村民必前往祭祀。同样,分散的孤立庄宅及小聚落的居民拥有的土地庙,是以聚落为单位的土地庙,也是村落中心。比如最初,杜家剅只有一个土地福,俗称百乐坊,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人数多的李姓作为一个土地福,其他杜姓和黄姓等8个姓,分别组成3个土地福。其功能为管辖出生和死亡,不管到何地都要有一个土地神管。最后,麻脚庙是若干家户求神拜佛的中心,多为三五户信仰者筹建,其功能为消灾解难,庇佑乡里。见表2-20。

表2-20 不同层级中心地带

(一)居住状况:散居而生

三 村落布局

杜家剅由一姓一户的零星聚落发展而来。至于早期零星聚落的形成,则主要与清末早期移民开垦后,各就所领地内建筑房屋,自成一家有关。最初,有2户以上形成小聚落平原地区多数为5户以下小聚落,7户以上构成大聚落,俗称湾子或者台子。,后来,迁来李、杜、熊、黄和涂8户,10户的小聚落构成一个农庄,组一农庄(村落)。民国末年,杜家剅发展成规模大的聚落,有李、杜、黄、熊、涂、夏、万、舒和吴10个姓氏,共计37户、165人。另外,杜家剅附近,平均每平方公里有聚落3~5个,比如李家咀、中湾、黄家倒口和周家倒口。这些聚落的房屋沿着路或河,多按照东西走向,散布展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住宅彼此互不连,显然属于分散居住。见表2-21。

表2-21 民国时期杜家剅聚落分布情况 单位:个

郭用文老人回忆,直到民国初年,官湖垸内的较大村落很少,而多小型村落,只有一两户的村落共有六处。平均大约只有十户。而其最初都应是有一户或两三户、四五户人家。比如以湾或场为称的规模较大的聚落,大抵是由每家分离居于台上的那些“台”逐步发展而来的。


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防御设施难以修建,加上耕地资源也有限,造成村民流动频繁,并没有发展累世聚居的大家族或者宗族,而是发展成杂姓村落。单丁独户的农家,子孙繁衍,各自别户而居,建立新的家庭,村庄遂逐步扩大,形成十户、二十户乃至上百户的村落;或者居住相对分散的几户农家,随着各家人口的繁衍和分家析户,新建的住房填充了原先的空隙。不过,侍田而食和侍地而居的习惯,导致村落之间距离较远。杜家剅距离最近的李家咀为1公里,最远的周家倒口距离有4.5公里。虽然村落之间距离远,但是,通过从龙潭河划船可以直接到达。如图2-6所示。

图2-6 传统村落位置示意

(二)居住格局:并排而居

最初,杜家剅多由“单丁独户之家”组成,一家一户的独立房屋,稀疏散布。后来,逐渐迁来8户,40多人,选择八个屋台建房居住,俗称八屋台。同时,由于自然或人工的墩台岗地或堤防,面积或者宽度有限,如果在斜向河堤上建房,当地人既要门朝南又要沿河堤,就采取一家与一家成直角上前或挪后,整条村庄像“锯齿”。比如杜家剅就是沿着龙潭河堤防,住户人家的房屋顺着堤岸展布开来,也就形成与堤岸平行的村落道路。如图2-7、图2-8所示。

图2-7 清朝时期杜家剅居住格局

图2-8 民国末年杜家剅居住格局

郭用文老人回忆,解放以前,平原之地,8户人房子居住很远,杜家剅以外没有人居住。先人夯土台基多是建在原有自然台子之上的。但东南部密集分布的台基的夯土堆积底层大抵与周围地面等高,应当是在平地上夯筑而起的。另外,房屋门朝南,面墙齐,沔阳境内河道都是从西向东流,在东西向的河堤上,民居筑于其上,民房一字排开,整齐壮观。


后来,在围垸过程中或围垸建成后,逐步进入垸中从事耕作的民户,他们多依堤而居,在近堤处筑台营造住宅,起初相对分散,随着房屋渐次增加,乃形成相对松散的集聚村庄。

(三)房屋布局

1.房屋外部布局:沿路而建

杜家剅村民身居官湖垸腹地台或墩之上,往往于河流或湖塘的旁边,堆筑起台、墩;相隔十几米或数十米乃至数百米最初,地广人稀,房屋分散,屋台与屋台距离为几十米或者几百米。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房子之间距离缩小,相隔1~2个空台,大概20米。,在另一个台墩上住着另一户人家。几乎每户村民的台基边上均会种植柳树,做加固地基之用,房屋附近往往有一个堆筑台墩时取土而留下的池塘。在台与台之间,隔着稻田、菜园或者禾场。农户之间,会有弯曲的小道相互通达。而台墩之上人家即便相隔数百米,仍互相看作“邻居”,属于同一自然村落。由于河堤上的屋台很窄,2家相距7~8米宽,不会修建墙院子,如果宽一点荒地就修建一个墙院子。关系相好的兄弟,由于屋台之间距离近,共同下一道脚,共同出资购买的砖和石头,各自修建一堵墙。如图2-9所示。

图2-9 传统时期杜家剅村民居住示意

李良望老人回忆,过去,建房的台子,两间屋台子宽度为4弓,每弓有1.8米,总计7.2米,而三间屋屋台宽度为6弓,总计10.8米,平均每间房屋屋台宽度为6尺、7尺或者8尺。同时,建房的屋台都是购买而来,购买多宽的屋台就能盖多宽的房子,房间只能按照房子宽度规划,如果宽度不够,只能盖一个棚子。另外,如果钱多者购买屋台较宽,可以用来建造禾场,农忙时,稻谷就晒在屋前或者房屋左右的禾场,或者开垦成台田,在台上耕种旱地作物。

2.房屋内部结构:公私分明

平原地区建筑形式有一进无天井、二进一天井、三进一天井、三进二天井,最常见的是二进一天井,由于受等级制度影响,建筑围绕纵轴线对称布局。纯居住类型房屋通常采用的布局是在纵向轴线依次布置正屋、天井或者天斗空间、后屋,两侧布置厢房和厨房。这种分布方式,天井空间在平面的中心位置,堂屋和厢房围绕他建造。第二进为厢房,局部二层,进深五柱五标。厢房围绕中间的田斗空间布置,第一、二进间墙开有一门,无门扇。比如,房屋为三进口布局,大概200平方米,基本是砖瓦结构,正房是主人居住,坐北朝南,冬暖夏凉,东西厢房是晚辈居住,门楼作为仓库或者下人居住,或者作为私塾。除此之外,房屋不仅作为居住场所,而且还有临时辅助功能,比如遇到红白喜事,都是在房子坐席,不是到祠堂办事或者外面摆宴席。

由于房屋多建在较为狭小的台墩上或堤旁,同时也受到家庭经济能力的限制,湖区乡村住宅最初均相对简单,即采用最简单和最经济的布局,把人的住宅和存放财物、牲畜与生产工具的建筑物集中在一起,放在一个屋顶之下。没有院子,屋前或屋后一般会有一个小园子,肥料常堆放在屋基通往堤上的路旁、牲畜棚。如图2-10、图2-11所示。

图2-10 清朝时期杜家剅李姓房屋结构示意

图2-11 民国时期杜家剅李姓房屋结构示意

清朝年间,李氏一世祖搬到杜家剅,购买了96亩田,其妻子周氏,娘家在戴市镇经营药铺,非常有钱,帮出资修建四进口的房子,使用所有木头,盖小木瓦,外面建围墙,俗称李家木城。后面,生了4个儿子,分家以后,把房子拆掉,平均分配屋梁,重新修建自己的房子,独自生活。这时,各自没有大房子,只是瓦屋,待各自再分家,没有钱,只能拆掉瓦房,搭建茅草房。


平原地区村民虽然使居住地尽可能靠近耕地、山林或湖泽,但易受盗贼、兵匪的攻击。特别是在平原湖区,由于建筑堡寨相当困难,最初先人迁入当地,盖房时多数建有外墙,后来因灾害多而无力修建围墙,即使修建围墙,碰到洪水一来,也会彻底被冲垮。因此,湖区多数农户房子没有围墙,从而形成了一些没有封闭围墙的、分散的聚落。当动乱发生时,人们更愿意选择逃入湖泽以躲避动乱。

第一,院落式建筑。一般在基地三面围墙,另一面以建筑围合,院落平面大概6米×7米,通常只有一进,形式有前院后宅或者前宅后院。居住布局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前院后宅式建筑与道路空间为“路—院—宅”,内院与道路之间为过渡空间,具有半公共性。前宅后院式房子与街道空间为“路—宅—院”,房屋面向道路开设大面积的门窗,后院则围墙封闭,只开设一个小门,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公私空间分明,私密性强,有很强的安全感。如图2-12所示。

图2-12 房屋空间布局示意

第二,天井式建筑。建筑进深较大,左右相邻房屋不便开窗,为了采光需要,其内布置天井,即天井式建筑。其特征:建筑中各房屋围绕天井布置,利用天井采光、通风。天井片面尺度大约为4.5米×5米,小的约为2米×3米,与明堂、厅堂连接以敞口形式建造,内和外空间无明显界限。天井四周的房屋相互联属,屋面搭接,四面瓦顶朝内,雨天时屋顶承的雨水大部分流入天井,经由天井内排水沟和地下暗道排出屋外,俗称四水归堂,寓意财不外流,同时,内排水方式对公共空间影响较小,不会因排水问题产生纠纷。其宗祠也是天井式建筑,一般为三进,一大一小两天井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表达宗祠宗法性质。


郭用文老人回忆,天井,本是用来承接天降大雨水和财气的,四方之财,犹如四方之水,汇聚于我家——晴天阳光普照进天井,即洒金,雨天雨水漂进天井,即流银子,“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

3.房屋材质

早期进入洪湖围垦的人们一般倾向于分散居住,自然聚落规模较小,甚至是独立农舍,其房屋均比较简陋,一般是土墙、茅草覆顶。民国时期,该地村落房屋仍旧相对简单。它一般由一明二暗的三间房屋组成,上覆稻草或瓦,屋檐向外伸出较长,以遮挡雨水;墙体以木材搭起框架,中间多为夯土,只在门窗、屋脚处用砖砌成。无钱者则以房屋柱头为木质,屋顶盖着茅草,甚至连墙体都是用芦苇做成墙壁,俗称芦壁。即使能住上屋瓦,也是几代人辛苦积累财富筹建而成。同时,由于洪涝灾害多,因灾致贫现象多,即便建有瓦屋,被洪水冲垮,也只能重新搭建草棚居住。


李良望老人回忆,过去,杜家剅和整个百桥村都没有多少间天井房,就连地主刘澈德的房子,也只是一明两暗的三间屋,外围也是围墙,不是芦壁,都是火砖,盖上瓦片。穷人只有一间茅草房。


平原地区,有父子别居或者另找居所的传统。子大分家时,要求连房屋进行平均分配,然后,拆掉老房子,重新修建房子。甚至,分家以后,出于耕作稻田或入湖网鱼方便,分家另居的儿子往往选择离开父母房屋一定距离的地方建造自己的房屋。但是,由于分家时,什么家具都需要置办,受到经济条件限制,多数只能搭建草棚居住,很少能修建瓦屋。见表2-22。

表2-22 不同时期杜家剅各姓氏房屋情况

4.房屋朝向

平原地区村民多随水而居,意思是顺着河流流向建房子。一般不请风水先生看朝向,都是自己看向子(方向),因为房屋位置顺着河流流向,改变不了方向,由于忌讳房屋面朝庙宇或者神坛,多斜偏方向建造房子。房屋朝向优先选择坐北朝南,光线充足,但是,由于地形限制,不得不盘到地势高的位置建房,这时,房屋坐东朝西,致使房屋被阳光照射时间长,从日出到日落,一直被太阳晒。也有少数坐南朝北,这种房屋朝向,容易被北风滋扰,挨冻。不过,在平原大地,地势高的河堤防或者台墩有限,有钱者可以出重金买到坐北朝南的屋台,甚至买都买不到。如果没有坐北朝南的屋台,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先前朝向或向山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