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国情调研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国家民族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有幸在老一辈革命家身边学习和工作过,又在军队医药卫生机构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我对中医药工作给予了密切和长期的关注。自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每年的代表会议我都依据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工作的方针路线,将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写成议案。争取为落实我国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西医并重”的医药卫生工作方针,贡献一分力量。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都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中医药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局面的确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良好转机。从2007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在全国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宣传活动,建立了若干个中医药改革试验区的试点,对中医药的传承工作诸如中医药古籍整理、中医文化学科建设、中医师徒传承、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等等,都加大了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采取了得力举措,为让中医药回归和恢复其原创性科学体系的历史地位,以中医药科学体系自身规律为前提发展中医药事业,创造了条件,初步改变了长时期以来中医药在“科学主义”和“西学”笼罩下徘徊、走下坡路的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我们在新时代振兴中医药,建设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指明了方向。
然而,中医药领域依然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和认真解决。比如,在经济全球化大势下,国外强大资本尤其是西医西药垄断集团拼命攻击中医中药,企图从舆论上贬低和打垮中医中药,为其进一步侵占我国医药市场创造条件。非但如此,国外垄断资本甚至还凭借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模仿、窃取和改造我国原创的中医药知识和技术。遗憾的是,与此同时,在我国国内,却有部分人群对中医药存在种种无知和偏见,因而导致社会各界对于如何认识和解决影响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全局性问题,仍然存在一定分歧,难以达成共识。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对中医药的认识偏差,存在着使“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工作在某些领域落实不力,走偏甚至走错方向的危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我国最权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研机构,承担着党中央、国务院“思想库”“智囊团”的社会职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介入中医药有关问题的研究,最早是从哲学学科开始的。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注下,2004年中医药有关问题研究被纳入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的重大项目。在这一项目工作过程中,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得到注册登记。在我的积极倡议和争取下,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中医药国情调研作为重大国情调研项目立项。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成立以来,在社科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各部委主管部门、中医药界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鼓励下,对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情况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社会调研。真正做到了“到农村下地头,到工厂下车间,到学校进课堂,到医院进病房”,先后对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七十余个市、县、区、旗开展了调研。
中医药国情调研工作,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综合运用社会科学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证了中医药的战略特性和价值。所取得的调研成果,特别是呈报的专题报告,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就中医药现实存在的关键、重大和紧迫问题,向领导机关反映了实际情况,分析了问题危害性并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较好地达到了我院开展国情调研工作的目标,为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贡献了一分力量。
习近平同志直接而且肯定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是中国至今保留的独有的原创性科学体系,在现实社会中的国计民生方面,继续发挥着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作用。它不仅是确保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可靠支撑,也是当代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是中国与各国人民交往沟通,反对西方反华势力话语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
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在研究方法方面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以及“系统性、专业性”。我认为: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的主要成果,本书基本符合了上述要求。同时,作为此项目的倡议者、关心者和支持者,我期待着本书能够早日出版发行,为各界关心、支持和热爱中医药的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