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序

长治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西屏太岳,因其地高,与天为党,古称“上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长治地区在商周时属黎国,战国时为韩国别都,秦汉时称上党郡,北周置潞州,宋置隆德府,明嘉靖时设潞安府,清沿袭之,几千年来设郡立州,建制绵延。长治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煤铁之乡,米粮之川”。长治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是中国北方的宜居之地。

古往今来,长治英杰辈出。西汉名将冯奉世,靖边安邦名垂青史;后赵石勒,从奴隶到皇帝,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东晋高僧法显,西天取经第一人,早于唐玄奘200多年;宋代王彦创立“八字军”,赤心报国,威震八方;明代暴昭、连楹,忠贞不渝,被后人称为“潞安双忠”;明将任环,抗倭杀敌,战功赫赫,与戚继光、俞大猷并称为抗倭三大柱梁;清代大学士吴琠,政绩卓越,康熙赐谥号“文端”;抗联名将魏拯民,奋勇杀敌,以身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英模辈出,如全国劳模李顺达、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慷慨悲歌燕赵地,兵刃血火太行山。长治“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西伯侯伐纣先戡黎,攻占商纣大后方,为西周灭商拉开序幕;战国长平之战,秦国大胜赵国,一举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东汉曹操亲登太行山,围壶关而征高干,博采众议,全胜而归;五代时三垂冈夹寨之战,李存勖出其不意,率后晋军大败后梁军,毛泽东手书《三垂冈》一诗表达对此战的赞赏;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在这里,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部署指挥了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这里发生过长乐之战、神头岭之战、黄崖洞保卫战、沁源围困战等著名战役;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毛泽东“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长治物华天宝、文化璀璨。中国宋元以前的著名建筑有70%在山西,而在长治的则占山西的一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子法兴寺唐代舍利塔,平顺天台庵、大云院、龙门寺、金灯寺,壶关真泽宫,潞城原起寺,城区城隍庙,郊区观音堂等文物古建,堪称东方艺术代表作。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潞安鼓书、八音会、秧歌等地方戏曲艺术,千百年来一直承载这方人的情感慰藉。长治风景秀丽,山河壮美,有苍翠如画、千峰竞秀的灵空山,有雄奇险峻、断壁如削的黄崖洞,有气势恢弘、危峰独参的广志山,有峭拔翠矗、紫气缭绕的紫团山,有奇峰异秀的仙堂山、三峰鼎峙的老爷山,此外还有集林海、峭壁、清泉、瀑布、深潭、溶洞、古刹于一体的太行山大峡谷,等等。神奇的自然风光令无数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古老的长治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农村基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11元;城市则实现了从小城市到中型城市的跨越,市区建成区面积为5930万平方米,主城区人口超过79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经济实现了从落后地区到区域经济强市的跨越,全市生产总值达133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6381美元,财政总收入为136.3亿元。长治先后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长治人民秉持着老区人民特有的精神气质,砥砺前行,继续创造着新的奇迹。

在全体编纂人员的辛勤努力下,《长治史话》即将正式出版。作为大型系列丛书“中国史话”的组成部分,本书的面世,毫无疑问是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新成果,相信会为宣传长治、服务长治、研究长治起到重要作用。因篇幅所限,全面概括古今长治的全貌实属不易。编纂人员在编纂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把握重点、深入浅出,体现史话的知识性和可读性,但能否得到读者朋友们的认可,心中并无把握,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值本书付梓之际,作此赘言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