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产业园发展趋势与产业规划
1.2.1 产业园发展趋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园区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认清园区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做好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动园区的发展和升级。我国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走向和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趋势一:园区战略转型和升级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现有产业园区破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向更高目标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园区发展方式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如增长方式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相结合转变;环境建设由相对注重硬环境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
而相对现有园区的战略转型升级,新的园区规划建设也呈现了新的趋势。在各地区可建设用地日益稀缺的情况下,一些小型的园区业态正在不断涌现,一些大型产业园区也纷纷建设园中园、专业园等,小型园区正焕发出蓬勃的经济活力。
•趋势二:园区产业的“瘦身”“增高”
“瘦身”主要体现在产业门类上,很多园区都需要进行产业整合,结合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动向,对园区现有产业进行“整理、优化、升级”,确立园区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经济。
“增高”主要体现在产业提升上,对于不同的园区,由于其发展情况不同,产业提升的方向也有所差异。从目前绝大多数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产业在园区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这些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另外,园区产业“增高”可以借助产业融合,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构筑园区产业“微笑曲线”,提升园区产业链的竞争力。产业融合发展是园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是园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特征。
•趋势三:产业园区走向综合城区
随着产业园区的演化和发展,园区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从而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城市化进程,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些产业园区主动谋求战略转型,从单一生产型的园区,逐渐规划发展成为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区。
•趋势四:园区的品牌化和“连锁经营”
在园区经济发展的今天,“软实力”已经成为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因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只有数量和规模还不行,还必须有质量和品牌,一个精品园区的单位产出要高出一般园区单位产出很多倍。创精品园区、建品牌园区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趋势五:产业资本战略推动园区战略
为了推动园区的发展,很多园区开发商定位为产业投资商,以较少的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化资金形成一个大资金池,以土地入股、物业入股、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投资园区企业,从而形成了资本运作-园区开发-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在这里资本运作成为园区开发的撬动杠杆。
在中国,大量资金分散在民间,无法发挥规模效应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产业园区运作日趋市场化,民间资本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宝藏,将是推动新一轮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除民间资本外,中国园区开发的这块市场蛋糕也正在吸引国外各种资金的关注。在今天的园区开发建设中,有效玩转资本魔方,对加快园区开发建设进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趋势六:从招商引资到招商引“智”
很多产业园区在关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关注“引智招商”,积极吸引科研院所、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落户园区。近两年,在国家和地方“千人计划”的推动下,各地园区纷纷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入海外留学人才的争夺战中。只有强化了招才引智,才能实现资金、技术、项目管理的立体带动。
未来的园区发展应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招商引“智”手段的创新,吸引园区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促进人才资源的集聚与开发,从而为新兴产业培育和园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实现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趋势七: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竞争利器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一般是植根于园区企业的经营价值链,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群的薄弱环节,如融资、技术、设备、市场、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好,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趋势八:园区政策措施的创新空间扩大
政策是园区经济发展的起点。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或区域试点,包括区域发展规划、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各种各样的改革试点,里面包含着很多创新的机会,如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科技银行、金融仓库、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权交易、保税物流园区等。
1.2.2 从新兴互联网企业看园区产业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以及在新行业中的创新已经有成熟的案例可供参考,分析这些案例有助于我们拓展思路,为传统产业园区向新型智慧园区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摩拜单车——摩拜单车成立于2015年1月,是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互联网短途出行解决方案,也是当下最酷炫的概念“共享经济”的产物。创立初期,摩拜单车也遭到了小小的冷遇,而后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数轮融资。截至2017年6月,摩拜单车拥有大约1亿注册用户,他们每天在约500万辆智能单车上完成共2500万次骑行。2017年1月4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数额达到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打响了2017年共享单车融资大战的第一枪。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署将2017年度“地球卫士”(商界卓识奖)授予摩拜单车。作为2016年的现象级创业项目,摩拜单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智能连接、利用移动互联网将人与硬件联系在一起,通过即时支付完美地解决了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难题。
饿了么——2008年开始在宿舍创业,2015年获得E轮融资,拥有几千名员工,服务范围也从上海交通大学周边快速扩展到全国250个城市,这便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的快速发展轨迹。饿了么开发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线上订餐即时支付、线下送餐完成交易,配送过程可监控。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在遭遇了烧钱竞争、巨头碾压和资本追逐之后,一跃成为中国最受瞩目也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现在的饿了么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餐饮O2O平台。
人人车——始于2014年4月的人人车,用C2C模式耕耘二手车市场。两年后,人人车的规模从几十人达到3000多人,并完成2.6亿美元融资。人人车初创C2C模式时,业内一度质疑C2C的可行性,尽管其业务发展一直很顺利,但直到2015年人人车拿到腾讯投资,质疑声才最终烟消云散。有了资本的助阵,人人车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结合即时支付,打造虚拟化网上交易平台,从月销售20辆到现在的月销售18000辆,两年内增长近900倍,创下了行业的最高纪录。目前,人人车已经快速成长为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创业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二手车C2C交易平台。
链家——为了让购房者体验更好,吸引并留住购房者的注意力,房产经纪公司需要为此提供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房源信息,让人们的房屋搜索成本更低,决策过程更透明。链家一直视数据为财富,为获得丰富、翔实的数据支撑,链家靠着庞大的线下队伍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楼盘数据库,管理36个城市7000万套房源数据,容量达到1200 T。而这就是支撑链家网真房源最坚实的保障。链家互联网化、数据化端所做的创新与成果包括链家APP、楼盘字典、用户画像以及智能推荐等。楼盘数据库,不仅为客户提供透明房价,而且还为客户提供房源历史成交数据、价格变动区间、房间户型图等所有帮助购房者有效决策的数据。依托互联网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管理,链家实现了信息的无差别共享,从而为用户提供找房、看房、买房、过户等一条龙服务,剔除并重构交易场景中冗余、复杂的流程,实现用户体验和作业效率的双提升。
以上几家互联网企业,都是从传统产业中通过创新,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我们能够看到,这些企业的业务创新形式都是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对核心业务过程进行流程的革新或再造,创造出与传统业务形式大不相同的模式,从而带来经营方式的巨大变化。在利用新技术方面,这几家互联网企业有以下共性特点。
移动互联——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包括供方、需方和中间过程服务商及相关方,这使需求从提出到满足的过程都能因移动互联网而得到快速响应。
智能物联——将人和物连接起来,物的相关信息参与流动,尤其是在产品和服务交付过程中,过去不易获取的有关物品的各种信息能得到及时、全面的共享。
虚拟入口——跨越一般的区域概念,包括平台和虚拟社区。不仅是人的聚集,也广泛涉及整合跨区域、跨行业的产品、服务以及各种相关资源。
即时支付——提供一个统一的交付和结算的窗口,配合各种金融产品及衍生工具,实现服务的快速变现、资金的实时流动。
人工智能——整合生产、工作、生活等不同场景下各个平台的各类数据,挖掘、发现更多与业务相关的联系与规律,形成新的产品或服务,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促进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新兴企业的业务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上述五大特点也可以说是这些新兴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业务形态的主要业务要素。
以上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是专注在传统行业的某一细分领域进行的创新和突破,产业园的业务以及可提供的服务是多种多样的,产业园可以说是个局部的小生态系统,产业园的发展创新核心在于运营好这一生态系统,这远比单一领域的创新要复杂,但这些细分行业的创新也给产业园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在一些类似的行业应用方面甚至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产业园的运营离不开其单个具体业务的良性、高效运转,也离不开从生态发展角度的统筹、协调,但从产业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其具体的创新实践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对于产业园区来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带动园区人才、信息、资金的连接,依托园区连接城市、连接创新、连接服务、连接生活,改变传统的招商模式,创新产业园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园区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整合到大的生态系统里面,而又共同服务于这个生态系统,从而创造更加便利、更加高效、更加舒适的生态环境,解决产业园区面临的恶性竞争和同质化问题,带动园区经营从资源招商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变,从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转变,从实体资源集聚型向虚拟资源整合型转变,从而实现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成功转型。
从这个方面来说,新兴互联网企业的这五大特点也可称为智慧化运营的五大要素,是未来产业升级发展落地实践的基本支点和技术手段。
1.2.3 智慧园区规划思路
•方法构想:从产业园区升级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传统的产业园区提供的服务包括房产租赁、物业服务、产业信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广告展示服务、生活配套服务等,从其主要服务的对象——入驻企业的视角来看,园区的业务属于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其本质皆为生产制造服务,即服务于生产制造过程的服务,是服务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属于工业制造服务业的范畴。产业园区的业态,正是工业制造服务业在产业与园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在特定产业、特定区域的集中体现。
如果从“为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提供服务”的角度来重新定义产业园区的核心业务,依据该服务的要求来重塑业务内容,并运用现代科技来改造业务工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共享社会资源,以期实现园区与企业、园区与城市、园区与社会的共生发展,实现长久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是IMS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设计出发点。
产业园区业态的本质是生产制造服务业
以此为构想,以产业园区的业态为基础,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工具,整合园区资产、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资金链及社会服务资源,共建共营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包括办公运营、生产配套、生活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增值服务;并以此为指导,设计IMS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整体框架,建设基于云的产业生态体,以期服务于未来智慧产业园区以及跨区域、虚拟化的产业集群。
•技术手段:运用智慧化工具来改造、升级和运营产业园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走入“智慧时代”。“智慧”的本质反映为一种把握真理的能力,其核心是基于信息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与决策,这些相关性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个体与群体、内部与外部、意识与物质等各个方面。提到智慧,以往更多的是来形容人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生活空间的信息数据呈现指数级增长,基于这些庞大数据的分析与决策,人本身的能力显得远远不足;相形之下,计算机独有的能力则有了发挥的空间,从而使机器智慧成为可能,人的智慧与机器的智慧相结合,成为“智慧”在未来时代新的表现形式。
“智慧化”是指更多地运用新型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来改造社会生产的过程,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通过此前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智慧化系统在现阶段有几大主要区别于传统系统的特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化、即时支付、人工智能。这五大特征可以说是园区智慧化运营的五大工具,使用这些技术手段来规划、建设IMS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及产业园区各个信息系统,是IMS平台构想得以实现的有效工具。
1.2.4 智慧园区产业规划
按上述智慧化运营的五大要素,整合产业园的各种资源,对产业园原有的产业形态进行升级,其基本方法如下。
运用互联网技术组建公共服务平台,针对房产租赁等基础设施服务,可以通过采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即时支付等技术,对房产租赁、会议室租赁、物业服务、停车场服务等业务进行互联网升级,结合大数据产品,形成智慧基础设施服务。
将园区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商务采购、营销等活动,以及园区生活消费类产业与移动互联网、即时支付技术相结合,并拓展服务的范围和对象,形成电商服务平台。
打通传统支付结算模式与现代即时支付模式的界限,升级业务流程,并有针对性、创新性地开发出相应的金融衍生产品,服务于园区经济。
将园区产业资源、科技平台、孵化器、融投资等相结合,拓展企业配套相关服务,将办公自动化、企业开办服务、工商税务服务等纳入服务体系,在关键的生产领域引入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于生产过程,形成智能制造服务。
利用平台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源,采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开发出创新的数据产品或服务,促进平台的智慧化运营,提供数据运营服务。
按照智慧园区的产业规划,对园区业务进行全新的升级改造,按照智慧化运营的方式来开展运营业务,智能制造服务平台IMS是保障园区日常运营的业务平台,也是园区对外服务的窗口,是一个园区用户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园区资源的整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