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同史话》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图书,历经编撰人员累时付出,终于通审付梓,我深感欣慰。
大同曾有骄人的辉煌,从远古碧波荡漾、森林环抱的一方火山盆地,经世历时,因绵延的历史而绚烂,因璀璨的文化而闻名。许家窑人的出现,点燃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最初的火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创了变革图强的历史先河;拓跋鲜卑的定都,造就了民族融合空前的盛况;声名远播的云冈石窟,开启了宗教艺术的殿堂之门。古老神奇的华夏文明和人文品质深深地沉淀、蕴藉于大同的每一寸热土之上,渗透、传承于一代又一代大同人的精神潜质之中。沧海桑田,乾旋坤转。这座起转沉浮的典型资源型城市,正迎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以“五都”为基石,以“五宜”为品质,以“五城”为标度,坚韧地走向崛起!
“五都”,是其底蕴所在、潜力所在。名副其实的古都,凸显着历史的张力。2300多年的建置史、17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970多年的称名史、412年的都城史,使其成为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都之一,无不彰显其历史地位。闻名遐迩的煤都,见证着资源的实力。312亿吨的储量、曾长期居全国之首的产量、累计27亿多吨的运量、7500大卡以上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仍然说明大同是享誉海内外的煤中翘楚。避暑纳凉的夏都,蕴含着环境的引力。地处北纬40度、平均海拔1000米、平均照度7.6小时/日、夏季平均温度20度、相对湿度50%,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自然使大同成为休闲养生、文化旅游、沙龙会展等现代服务新兴业态发展的首选之地。当之无愧的佛都,凝聚着文明的合力。北魏文成帝时的帝佛一身、政教合一,奠定了佛教的社会政治基础;昙曜译经十四部为密宗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佛学理论基础,“道人统”“度牒制”奠定了佛教的经济制度基础;石窟文化、梵宇文化、宝塔文化、碑刻文化、雕塑艺术等,奠定了佛教的文化艺术基础;密宗、大乘空宗、华严宗、净土宗等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佛教人物流派基础。流光溢彩的艺都,展示着文化的魅力。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以华严寺和善化寺辽金彩雕为代表的雕塑艺术、以古壁画为代表的壁画艺术、以广灵剪纸为代表的剪纸艺术、以魏碑书法为代表的书法艺术、以木石飞梁为代表的建筑艺术等,让这座古老神奇的城市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可以说,“五都”是历史沿革的见证、文化传承的记忆、生态文明的依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交会对接中,无不折射出集“五宜”——古都宜游,煤都宜业,夏都宜居,佛都宜心,艺都宜目——于一身的独特品质。大同必将在城市复兴的征程中大放光彩。我们为其骄傲,为其自豪,也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充满憧憬。
今日之大同,机遇与挑战并存。立足时代新的起点,我们将承历史之遗风,续大同之新篇,开“五城”之新局。打造生态之城,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绿色发展,探索一条城市与农村统筹、产业与环境互动的生态文明路子,努力把大同建设得更富饶、更美好;打造创新之城,抓住京张高铁等交通优势,全面向东开放,融入京津冀,推动创新创业,努力使大同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之都;打造新能源之城,发挥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洁净能源优势,以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之一为目标,建设更具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综合能源基地;打造智慧之城,使信息化与城镇化展翼齐飞,拉动战略新兴产业,建立产学研联盟,招才引智,借智兴业,创建一个宜居特征明显、历史文化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打造商贸之城,加快大同都市区建设步伐,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让晋商文化的通衢地与西口文化的源头再度崛起,让这座美丽而古老的皇城帝都重新焕发历史荣光。我们的蓝图正徐徐展开,未来的“五城”是“五都”的辉煌再续。一座浓缩了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将在凤凰涅槃后浴火重生。
感悟历史责任,我们深深地明白,每一代人都承担着自己的使命。面对伟大中国梦的鼓舞与召唤,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推进六大发展、六权治本和煤炭六型转变中,夙夜在公,奋发图强,为大同的跨越发展夯实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知史明志,我们必当心存责任,以求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
坚信,大同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值此《大同史话》刊行,有感于怀,是为序。
中共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俊明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