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为主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基本原理篇

基本原理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文献梳理和述评。第一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第二章主要涉及中国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提出“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的观点。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立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统一。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其最重要的公理性假设,这个公理性假设决定了理论体系是不能轻易被经验证据驳斥的,经济学的立论基础是有关人的经济本性的假设。立论基础对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两者共同构成理论体系的核心。通过比较西方主流经济学、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三种理论体系的核心,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超越“经济人”和“机械的社会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能动的社会人”这一立论基础,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能动的社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协调发展。第四章从历史视角出发,区分了经济发展阶段的两种划分方式,重点探讨了以社会关系和分工决策为划分标准的“三阶段论”,提出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已经呈现出了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某些先兆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需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看待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实质,既不是所谓要素报酬递减,也不是所谓人口红利衰减,更不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在新一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市场经济的无序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变化,从而造成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发展动力衰弱、经济结构出现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仅要适应新常态,更需要通过改革引领新常态,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关系上。第五章从统计视角出发,对后发经济体近20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总体判断。同时,以“社会有机体”为统摄,在比较各种发展价值观取向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问题,设计了一个测度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量化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