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红村:中国西北的一个贫困山村
红村是位于中国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北部一个中等规模的山区村庄,距离县城13公里。定西市位于甘肃省的中部,人们常用“苦脊甲天下”来形容定西人民的生活状态。定西市到渭源县的公路沿着大山蜿蜒而行,公路两边的大山上布满了农民的梯田,这些梯田耕作是农民的重要生计来源。人口的不断增长促使人们加大了对大山的开发力度,即使是山的最高处也被人们开发成梯田。梯田的开发破坏了当地的植被,水土流失问题也随之加剧。根据定西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这里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属于严重的缺水干旱地区。与此同时,定西市还经常遭受雹洪、沙尘、地震、霜冻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由于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定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甘肃省处于低端水平,还有很多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渭源县地处定西市的中西部,该县因渭河发源于其境内而得名。渭源县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6公里,土地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6万亩,最高海拔3941米,最低海拔1930米。渭河贯穿整个县域,以渭河为分界线,渭源县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亚区域:渭河流域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渭河流域中部为浅山河谷地带,气温温和,土壤肥沃;渭河流域南部为高山地带,高寒阴湿。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渭源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2017年,红村共有248个户籍在村的农户,约1100人。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村民到城市务工并在城市定居下来。所以,村庄中的常住人口只有215户1000人左右。这里“十年九旱”,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雹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恶劣的生态环境威胁着当地的农业发展。由于经济比较落后,红村被国家认定为“贫困村庄”。
红村共有耕地3229.1亩(大约215.3公顷),多为山坡梯田,以旱作为主,人均耕地2.98亩(大约0.2公顷)。种植业中,党参、当归、黄芪等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0%;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30%;胡麻、大麦、牧草等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0%。农户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农户在家门口等着商贩上门收购农产品,少部分农户会把农产品运输到县城的市场进行出售。来自党参、当归等中药材的收入约占大部分家庭收入的30%,在一些家庭中这项收入甚至能够占到家庭总收入的80%—90%。
村里有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分支组织。该组织拥有20多名党员,其中党支部委员有5人,包括1名党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和3名委员。党支部是村里的最高领导机构。村里还有一个由村民每3年一次进行直接选举产生的村民自治委员会,负责村庄经济发展和公共事务。村民自治委员会由5人组成,包括1名村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1名村文书和3名委员。为了监督村民自治委员会的工作,村里还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包括1名监督委员会主任和2名委员。2016年,村党支部书记、村自治委员会主任和文书从政府那里获得了每人12000元的补助;监督委员会主任从政府那里获得了4000元的补助。
与中国华北平原或长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村庄相比,西北地区农户居住得比较分散,聚居规模要小得多。通常,聚居在一起的农户从几户到十几户不等,聚居的单位被称作“庄”。红村一共拥有24个庄。同一条山梁或同一条山沟的几个“庄”又形成一个社(村民小组)。目前,红村一共有6个村民小组,即汪家山村民小组、后岔村民小组、方家梁村民小组、羊角湾村民小组、高咀村民小组和豆家岔村民小组,这些村民小组分别拥有3、5、4、3、4、5个庄。每个社有一个由村民选举出来的社长,每个社长每年从政府那里可获得3600元的补助。作为土地的集体拥有单位,一个社的农户需要商讨决定土地分配或调整事宜,还常常需要商讨有关社里的公共事务,比如公共产品提供,危房改造户、低保户或贫困户认定事宜等。此外,一个社的农户还在生活领域中互相帮助,比如全社人集体参与红白喜事等。总体上,一个社的农户之间存在比较多的社会交往,但比庄内农户的交往、互动强度要低一些。由于各村民小组间的距离比较远,不同社之间的村民往来并不密切。一个农户遇到红白喜事,本社农户都会参加,但除了具有亲戚或较好的朋友关系的其他社农户,其他社的农户不会参与。不同社的农民尽管都互相认识,但见面也只有“点头”之交,没有更深入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