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人工智能”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一个特殊人物,约翰·麦卡锡正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担任助理教授。麦卡锡与其他三位更资深的研究者——哈佛大学的马文·明斯基、IBM的内森·罗切斯特(Nathan Rochester)和贝尔实验室的克劳德·香农一起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了一个探讨“人工智能”的暑期会议。一些杰出的研究者参加了会议,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在最初提交给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会议经费申请书中,他们写道:“这项研究是基于以下推测:从本质上说,我们可以十分精确地描述学习等智力特征的每个方面,以至于可以用机器对它们进行模拟。我们将研究如何让机器使用语言、进行抽象思考和形成概念,让它们解决目前只能由人类解决的问题,并进行自我改善。”
麦卡锡为这次会议选择了“人工智能”这个词,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与他的同事正在研究的控制论(cybernetics)区分开来。控制论是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是“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主要研究动物和机器如何使用反馈来调整和纠正它们的行为。相比之下,麦卡锡和他的许多同事却是符号逻辑(symbolic logic,又称数理逻辑)的狂热粉丝。符号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用符号来表示概念和命题,然后定义各种转换过程,利用符号进行演绎推理,从而从假说中得出结论(或者进行归纳推理,从结论中反推出假说)。例如,可以用一些符号来分别表示“苏格拉底”“人”“终有一死”以及命题“苏格拉底是一个人”“人终有一死”。从中,你就可以在形式上得出“苏格拉底终有一死”这个结论。但大多数研究符号逻辑的数学家并不关心命题证明,也不在乎如何把这种方法应用在特定的问题上,他们只关心逻辑系统的理论特征,例如搞清楚这些系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尽管如此,电子计算设备的出现还是意味着符号逻辑理论或许终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毕竟,计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它们被有效地运用在许多任务上,例如弹道计算(让大型武器瞄准目标)、加密、解密和破译密码等。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达特茅斯会议可以被看作一次尝试,目的是将计算机应用由数字和信息处理扩展到符号应用上。会议结束后,麦卡锡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并在该领域内创造出了许多对后世影响重大的发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门优美的编程语言LISP,也就是“列表处理”(list processing)的缩写,而不是口齿不清。多年前,我曾有幸与麦卡锡交谈过,我记得他口齿非常清楚,浑身散发着天才的光辉。这种光辉曾笼罩过爱因斯坦,也曾在电影《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中,在克里斯托弗·劳埃德(Christopher Lloyd)饰演的布朗博士身上散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