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文史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何谓“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本文原系作者于2002年6月22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的“《中国学术》讲坛”上的讲演稿。其内容主要是从一篇已经写完和另一篇正在写作中的论文里抽取出来的。为发表的需要,添加了若干必须有的资料性注释,对正文部分则大体未加改动。谨此说明。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人们对元朝的态度,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在新王朝担任一官半职的人们。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做过官的人,不应当再改仕新朝,这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大批遗民,这是大家都很了解的。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做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动。他们完全可以承认新王朝的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做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公开承认“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谢枋得:《上程雪楼御史书》,《叠山集》卷二。按:胡俨《颐庵文选》卷下《追挽谢叠山、张孝忠诗》的前叙引是语作“大元治世,民物一新;宋室旧臣,只欠一死”。又谓出自谢氏《上丞相刘忠斋书》,误。又按:宋太祖曾说范质“欠世宗(此指后周世宗)一死”。王应麟以为这个断制“立万世为臣者之训”。见《困学纪闻》卷一四,“欧阳子、司马公之贬冯道”条。宋元之际,人每多“只欠一死”之语,应当是受宋太祖论范质的影响。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当宋元时代的人们按领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做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普天下的粮食,包括蔬果,甚至野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时人写诗说:“谁向西山饭伯夷?”那意思也就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实际上是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真不吃从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王炎午:《〈生祭文丞相文〉前叙》引刘尧举诗,见程敏政:《宋遗民录》卷一。谢枋得亦有类似的看法。他在前揭《上程雪楼御史书》里写道:“夷齐虽不仕周,食西山之薇,亦当知武王之恩。”在谢氏看来,夷、齐既食西山之薇,则已与摄食生长在周天子所统土地之上的粮食没有本质的区别。故而所谓“不食周粟”,实乃“不仕周”,因而不食周禄也者。按:刘尧举名应凤,《元诗选》“癸之甲”集收入他的诗作六首,可参阅。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绝大多数自然是汉族。他们的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三人分别为杨维桢、沈梦麟、滕克恭。他们在明初或奉召修撰《元史》,或受命主持科举考试(沈梦麟曾主持五次省试、一次会试),然而“皆不肯屈节仕宦”,所以其品德被视为“昭代之盛”。见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他们入明后分别参加过编写《元史》、评阅科举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都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八九十岁。三遗老中间最有名的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白自己的心情。据说有人把这首诗拿给朱元璋看,欲借朱元璋之刀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动。祝允明:《野记》。还有一些人就不那么幸运,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杀。郑玉、王翰就是这样死的。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性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围就应当限于那些获得过在新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是有限的。所谓“遗民”应有两种含义。其一泛指已被推翻的前王朝遗留下来的人们。对《尚书·多士》中的“尔殷遗多士”一句,注释家多释为“殷遗余众士”或“殷王遗民”。也有将这些人再区分为被迫迁洛的“顽民”和“不迁之民”即“余民”的。狭义的遗民则指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出仕新朝的人们。这种“强制性退隐”[语见牟复礼:《元时期儒家的退隐》,载A. F.赖特主编:《儒家的传统》(F. W. Mote, “Confucian Eremitism in the Yuan Period, ” in Arthur Wright ed.,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虽然在宋代获得历史性的强调,但狭义的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还要到元明之际。就某些具体的个案而言,本文以拒绝新朝征召作为界定遗民的标准,显然也会有不足之处。例如丁鹤年,入明后几近六十年方卒,始终泊然布素。戴良称赞他的诗作“寓夫忧国爱君之心、悯乱思治之意”(《鹤年吟稿序》,《九灵山房集》卷二一),这固然不能当作他身为遗民的证据。因为戴氏这番话至晚也只能写于洪武前期。但杨士奇在丁氏死前不多几年曾于武昌与他会晤,仍对他的“尚节操”至为赞扬(《题丁鹤年诗》,《东里集》卷一〇)。另一个例证是吴海。他也在元亡后隐居,曾多次劝王翰自裁。王翰逃避征辟不果,被迫自杀前,把儿子委托给吴海,吴氏为文“但书甲子。为翰墓志,书其殁之岁曰‘著雍敦牂’以自寓云”(钱谦益:《列朝诗集小序》甲前集,“王翰”条;《明史》卷二九八《隐逸传·吴海传》)。这两人若被视为元遗民,本无不可。但是如果因此放弃把拒绝出仕新朝的行动列为界定遗民的主要标准,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再对真正的遗民和具有泛化的遗民心态的人们加以必要的区分。张其淦在20世纪30年代写成《元代八百遗民诗咏》。正因为但凡“行踪诡异或诗歌隐约其词,盖皆有故国黍离之感者”,都被当作遗民看待,所以其所歌咏者才会有八百之多。关于元代的遗民,拟另行撰文,专予讨论。但遗民的心态却可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新朝的人们非常不以为然的社会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死在中途。当时流传一则小道消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一个寺庙里,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做翰林国史编修。老和尚于是沉默无言。宋濂心领神会,当晚就吊死在寺院客房里。另一则关于周伯琦的逸闻也很有典型性。此人是元朝末代皇帝很欣赏的亲信,也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他被放到江南做官后就一直赖在南方不肯回朝。朱元璋进攻苏州时,他与张士诚一同被俘。朱元璋责问他说:“元君寄汝心膂,乃资贼以乱耶?”于是先赐他大醉三日,然后处死。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当然大有疑问。虽然后来确有人(例如谈迁)相信,宋濂曾经应召入元廷作翰林国史编修,但大部分人还是根据有关他的传记资料认定,他“以亲老不敢远违固辞”,“实未受官至京师也”。宋濂自己也曾明白声称:“在前朝时虽屡入科场,曾不能沾分寸之禄。”上述传言说他自认做过元代朝官,显然不会是事实。至于周伯琦,自然不为朱元璋所喜欢,但他是回到家乡江西,“久之乃卒”,也不存在被朱元璋处死之事。关于宋濂、周伯琦的逸闻及其辩证,见《弇山堂别集》卷二〇,“史乘考误一”。谈迁语见《国榷》卷四,洪武三年(1370)六月壬申日按语。宋濂语见《致仕谢恩表》,《宋学士文集》卷四一。然而,传闻之词的缺乏事实依据反倒说明了它的可贵。因为它表明了当时人们对事情本应当如何发生的普遍见解。对降臣结局的想象,正好反映出明初人们遗民心态的泛化。

三是明朝推翻元朝而统治中国,这件事在明初的人看来,它的意义不过是实现了一次改朝换代而已。这一点给钱穆以极大的刺激。在他的长篇论文《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里,钱穆非常敏锐地发现,当时人们大都“仅言开国,不及攘夷”,“心中笔下无华夷之别”。在钱穆看来,元亡明兴,远不止是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一个结束异族统治、“华夏重光”的“大关节”。钱穆:《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0册,《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值得注意的是,钱穆自己感觉到,这是从当时人的历史语境出发而自然应该达到的认识。但实际情况却与他的想法大相径庭。元朝灭亡了,人们并没有伸直脖子吐一口恶气,大骂它是“伪政权”。元朝一百年统治的历史合法性并没有随这个政权的被推翻而一同失落。当然朱元璋在他出师北伐的檄文里讲过“驱逐胡虏”《明实录》卷二一,“吴元年十月”。,这句话被后来的人们广为引用。但在更多的场合,他一直力图描绘这样一幅历史图景:元末政治衰败,群雄并起。元失天下于群雄(有时候他也会说是“群盗”),而明朝立国,乃是从“群雄”或“群盗”手中再夺得天下。所以他说:“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于朕何预?”《明实录》卷五三,“洪武三年六月”。据当时流言,奉命北伐的徐达因故意放纵元顺帝北逃而受到朱元璋的责备。徐达反问朱元璋:“彼虽微也,亦尝南御中国。我执之以归,汝何治焉?”徐祯卿:《翦胜野闻》。

 

钱穆确实可以说是目光如炬。他只是从以上所列举的三个方面之一,就一下子切入问题的核心所在,即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历史上,尽管“华夷”的种族意识始终存在,非汉族对于人口比自己多数十倍的汉族的征服与统治,往往还是能够被汉族所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对上述问题的一种最具有影响力的回答,就是所谓“文化至上主义”(culturalism)的解释。它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华夏或者后来的汉民族很早就认为,华夏文化是一种普世适应的文化。华夏与周边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是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同一种普世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文明与半文明,乃至非文明之间的差异。因此,在前近代的中国人看来,所谓“夷夏之辨”表面上是族类或种族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一种文化的差异。蛮夷如果提高了文明程度就可以变成华夏;相反,华夏的文明如果堕落,他们也会变成蛮夷。“文化至上主义”的解释认为,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华夏民族的文化归属感超越了它的政治的或族类的归属感。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至上主义的传统把汉文化,而不是国家或族类(即种族)作为忠诚的对象。只要能够坚持“用夏变夷”的文化策略,那么从政治上接受蛮夷的统治也是可以的。

在回答以汉族为主的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在历史上多次接受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的统治这个问题时,文化至上主义的解释确实有它很奏效的地方。蓝德彰在198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指出,清初文人对元代汉族士大夫的行动有一种特别的关注。相类似的境遇使这两个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同样深刻地感受到,由汉族政体在军事上和结构上的种种弱点所导致的外族统治者君临天下的局面,可以由“充满力量的、真正的、普遍和永恒的汉文化主流”来加以补偿。文化至上主义就这样克服了“被更狭隘地加以界定的各种政治忠诚的见解”,从而使人们能够在明清之际的王朝更替完成以后,“抱着对他们自身文化的普遍性与永恒性的信念,参与到新的满—汉统治政体中去”。在这里,文化认同起到了超越政治、宗教乃至种族隔阂的作用。蓝德彰:《中国文化至上主义和元代的类似性:17世纪人们的看法》,《哈佛亚洲研究杂志》(John D. Langlois Jr., “Chinese Culturalism and the Yuan Analogy: Seventeenth Century Perspective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0:2,1981),页355至374。

但是,从现代人的观念看问题,“文化至上主义”的历史解释听上去总是有点让人不满足,甚至不舒服。因为这种说法几乎是在暗示,汉文化的传统缺乏它理应具有的对本民族的政治忠诚和国家观念;因此,无论谁跑来统治他们,似乎都不是不可接受的。而且这被看成是它的一种特别的性格,所以才需要追寻某些特殊的原因来予以说明。但这里至少有两点需要澄清。

首先,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国际体系产生以后,人们的国家观念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国与国的关系方面,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绝不能容忍来自任何一种外在势力或集团的统治或操纵。在国内,一个人口上占多数的民族也不能容忍被一个人口上属于少数的民族来支配统治。可以说,一个超越任何政府、政权形式和政治体制具体性质的永恒的、不可侵犯的“祖国”观或者国家观,其实是与近代民族国家一起成形的。在民族国家之前的“王朝国家”(dynasty state)或“帝国式国家”时代,前面说到的那种国家观即使不是完全无影无踪,至少也不具备多大的影响力。今天的法国在罗马帝国时是它的一个行省,后来统治过那里的法兰克人是一个外来的日耳曼部族。而英国的皇室直到今天仍然是11世纪侵占英格兰的诺曼底人的后裔。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今天的法国人和英国人并没有从民族主义的当代立场出发,为他们的祖先曾经接受了外族入侵的结果而感到羞耻。这个结论对中国人当然也是适用的。

其次,“文化至上主义”在从文化观的层面去解释“夷夏之辨”的时候,基本上忽略了对前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做出必要的历史解释。公正地说,文化至上主义的解释者从来没有明确地说过,在前近代的中国根本不存在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这一见解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一处甚至明确写道:“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天下’和‘国’是两个历史悠久的并列观念。”但他紧接着又说,在后来,中国人对二者的“含义和对它们各自的尊敬程度发生了变化。”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84。列文森没有详细阐述前近代中国人对国家的“尊敬程度”究竟是如何变化的。但是,从他提出的中国近代思潮由文化至上主义向民族主义转变的命题来看,从他断言“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来看,很明显,他认为中国在近代以前是缺乏充分的国家观念的。在这一点上,列文森实际上还受到了他早年的研究对象梁启超见解的影响。他在自己的著作里引用梁启超的话说:“其不知爱国者,由不自知其为国也。……故吾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吾氏之称禹域也。谓之‘天下’,而不谓之为‘国’。既无国矣,何爱之可云。”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两人真正想强调的本意都应当是,从中国传统本身很难产生出近代样式的国家观念。但是在事实上他们却把文化至上主义与无论何种形式的国家观念都置于互相对立的位置。好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年君主专制统治历史的国家,居然一直不存在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前面提到的蓝德彰的文章,实际上只讨论了“17世纪人们的看法”的一方面。明清之际的人不但关注参与到元政权中间去的那些人的想法,也高度关注拒绝与元合作的那些人们的行为思想。而只有在把上述两种态度结合在一起加以对照考察时,我们才有可能对当时人们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的历史状况产生更准确的认识。

 

粗略地说,战国秦汉既是中国完成从早期国家向充分成熟的国家形态转变的时期,也是中国特殊的“天下中国观”形成确立的重要时期。关于这个问题,罗志田在《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一文里已对有关事实做出很细密的清理讨论。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载氏著:《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这里只需要简单地提一下它最基本的几个特征。为讨论的方便,先从中国这个概念讲起。它在商代出现时只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到秦汉时候,“中国”一词已经具备了它在后来被长期使用的三层含义。一是指包括关东和关中在内的北部中国的核心区域;二是指中央王朝直接统治权力所及的全部版图,在这个意义上它实际指的已经是一个国家;第三,它也是一种对汉族的称呼。

关于天下的观念,日本学者安部健夫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中国人的天下观》很值得重视。在这一长篇论文中,他已经考察过“天下”一词在《诗经》《尚书》以及诸子著述中的使用情况。在安部看来,天下观念从商周时代的“京师—四方/四国”的观念中蜕化出来,是战国时代的事。因此他把战国之前称作“原天下观”时期。安部健夫:《中国人的天下观念》,载氏著:《元代史的研究》,东京:创文社,1972年。到了汉代,天下也有三层含义。最狭义的天下即所谓“赤县神州”,它与中国的上述第二层含义相重叠。天下的第二层含义指作为国家的中国与它四周被称为“蛮夷”的种种部落所构成的世界。天下的第三层含义以为中国之内有九州,中国之外更有大九州,所以“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引邹衍语,参见安部上引文。。第三层的“天下”,为中国人所不了解的外部世界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知识框架;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它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没有什么直接关联。除了被记载在正史外国传里,以及在偶尔接触到据说是出产在那里的奇珍异兽时会稍稍想起它们外,它们对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前近代的国家观就是天下观和中国观二者的结合。排除了天下的第三层含义,中国不但是天下的重心所在,而且也是天下唯一的国家。根据另一个日本学者尾形勇的研究,“天下一家”在战国还是“天下合一”的意思,到汉代终于变成“天下归于一家”。尾形勇:《汉代“天下一家”考》,《榎(一雄)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研究》,东京:山川出版社,1975年。我们不敢说,从诸侯继起到七国争雄的这段时期,中国历史是否还存在着出现另外一种结局的可能,那就是在今天中国的这块土地上,演变出一种均衡的多国体系来。但至少在秦汉统一帝国建立后,这种可能性似乎就再也不存在了。天下中国观形成一个中心投影的图像。中国在投影的中心部位,从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统一国家的边界可以随国力的盛衰而伸缩。非汉族的部落被压缩在边缘地区,边缘的放大必然引起中心部位以更大的比例增长。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应当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应该赶紧补充说,除了元朝和清朝,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从来没有把今天中国的全部疆域括入自己的版图;即使汉族所在的地区,也多次出现多国并存的局面。但是出现在汉族社会周边的非汉族政权,哪怕它们的控制地区实际上非常大,例如吐蕃、南诏,更大的如突厥、回鹘这些游牧政权,因为都被类似中心投影法所形塑的图像压缩在“天下”边缘的狭隘地带里,所以它们的存在并不干扰天下中国观的成立。与周边的情况相比,天下中心地区的多次分裂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分裂时期的国与国之间甚至还发展出一套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但是从观念的层面,这种分裂被顽固地看作只是统一国家衰败时的不正常局面和下一次统一的孕育期。中国的古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什么不是倒过来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因为前一种说法更加能够凸显统一不断生长的过程,它从分裂的局面中孕育产生,经历全盛时代而后走向衰弊,而这种衰弊又正是实现下一轮统一的预备期。只有统一的王朝才可以被视为正统,也就是具有充分的合法性。正统以外有各种“变统”,指的是合法性发生变异。而处于分裂时期的各国自身,往往都自称正统、自称“中国”,把对方看作自己实现统一的对象,称作“北虏”或者“南蛮”。朱元璋称杨维桢为“老蛮子”,正是继承的金、元对南宋国民的称呼。分裂时期也有一些小国家不敢有统一天下的野心,那就得承认自己的臣属地位。五代时期的一个吴越国王临死叮嘱部下“子孙善事中国”。《资治通鉴》卷二七七,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弱小国家与自以为强大的国家一样,都没有想维持一个均衡的多国体系的观念。

天下中国观既然排除了均衡多国体系观念的生长,历史上分裂时期国家对国家的征服和统治关系,也就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被转换为实现“中国”内部统一的征服和统治关系。也可以说,恰恰是天下中国观抑制了对中国内部更小单元的那种国家认同的产生和巩固。本稿写毕寄发前,细读《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发现这样的思维模式也不仅仅发生在中国。B.安德森在书里引用丸山真男《现代日本政治思想与行为》(东京:未来社,1961年)的论断说,“‘欧洲的’民族意识因此从诞生之际就是以国际社会的意识为其基底的”,而日本的孤立则意味着它“对国际事务中的对等性完全无知。……因此,‘国际’问题从一开始就被化约成一个二择一的问题:征服乃至并吞对方,或者被对方征服和并吞”(页153至154、139至140)。见B.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台北:时报文化,1998年,页105至106。把一个汉族政权征服和统治其他国家的历史看作中国内部实现统一的过程,这对历史上的和今天的汉族都是比较容易达成的认识。但当一个少数民族的集团或政权征服并统治了汉族社会的时候,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族类差异的障碍能够得到妥善安置,那么从天下中国观的立场出发,这个事实也就是可以接受的。而我们已经知道,“夷夏之辨”在中国人看来根本上是一种可能加以改变的文化差异。因此,结论自然是“能行中国之道,则为中国之主”。如果再回到一开头提到的钱穆心中的那个问题:历史上的汉族为什么会接受来自汉地社会以外的非汉族政权的征服和统治?也许我们应当说,文化至上主义只是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它的背后,还有一种来源于天下中国观的更深层、更基本的思想影响。

 

秦汉时代的天下中国观本来包含着一层汉族王朝国家的内涵。汉民族对非汉族王朝的认同,需要对原先的天下中国观做出重要的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很多建立在汉地社会的区域性的或全国性的非汉族政权。学术界往往称它们为“异民族王朝”或“征服王朝”。建立这些政权的少数民族都来自中国北方,因此把它们叫作“北族王朝”也许最合适。这些北族王朝包括:十六国时期的很多国家,北魏及其继承国家即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代时候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族政权),辽、金、元,还有清。

就这一系列北族王朝的历史特征而言,公元10世纪上半叶是非常重要的时代界限。在这之前(也包括10世纪上半叶)的北族王朝建立者,在入主中原之前,多经历过一个在汉族社会周边地区长期活动、以雇佣军身份介入汉地社会的政治斗争、逐渐演变为支配汉族政治—军事局面的重要势力、最后在那里建立自己政权的漫长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位于或靠近内陆亚洲的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建立北魏的拓跋氏自认是从大兴安岭北段跑出来的鲜卑部落。从表面上看,他们立国中原后,还派官员去祭奠被追述为其祖先居住的“石室”。关于这个“石室”和北魏派人前去祭拜的史料记载,由于20世纪70年代呼伦贝尔地区“嘎仙洞”的发现而获得证实。但北魏统治者在保留与其想象中故地的象征性联系的同时,却在实际上中断了他们与大兴安岭北端出于同一文化的各部落之间真正的、活生生的联系。证据便是居住在这一地域内的鲜卑人,恰恰是在北魏时期被改用另一个汉语译名来称呼,这就是室韦。鲜卑和室韦其实是同一个民族名称(*sirbi)的两个不同形式的汉语译名。按:鲜卑、室韦同为*sirbi一名之异译的看法,自伯希和提出之后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唯据最近的研究,此处的“鲜”字按汉代转写时的山东方音也可能读同“斯”音,则该部族名称应拟测为*sibi。如是,则南北朝时候人选用一个带-t收声的入声字“室”来转写si-音节,在解释上就发生了一点困难。容后考。参见虞万里:《山东古方音与古史研究》,载虞万里:《榆枋斋学术论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维持自己的族裔和文化认同的一种至关紧要的资源。它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五代时的沙陀政权视契丹为“夷”,言下之意,他们自己当然就属于“华夏”的范围。而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果然也称沙陀统治者为“恶汉儿”。《新五代史》卷五一《杨光远传》。按:“恶汉儿”的同义雅语应即“汉奸”。在“汉人中之奸人”的意义上使用“汉奸”一词,至少在清代是相当普遍的。无论可恶不可恶,他们总之已被认作为汉人。那时有一个沙陀将领被人怀疑要自立为皇帝;但也有人不相信,理由是:“自古岂有秃头天子、跛脚皇后耶?”陶岳:《五代史补》,见《旧五代史》卷九七《杨光远传》引。可见在当日人们衡量君主身份的合法性时,对沙陀人族裔身份的权量甚至还不如“秃头”“跛脚”一类仪表缺陷来得重要。以上讲到的这些北族王朝,它们的建立者事先都有一段被魏特夫在《辽代社会史》里称作向汉地社会“渗透”的漫长经历。它们可以看作是“渗透型”的北族王朝。

与它们大不相同,10世纪上半叶以后建立的辽、金、元、清等王朝,都是真正“征服型”的王朝。它们都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将一大部分汉地社会纳入自己的版图,同时始终把位于内陆亚洲或其伸延地区的“祖宗根本之地”视为领土构成中的重要部分,把它当作自身族裔和文化认同的珍贵资源。中原王朝的首都从黄河以南被搬迁到今北京,应该说就是“征服型”北族王朝领土结构变迁所留下的重大历史影响之一。M. R. Drompp:《论内陆亚洲“腹地”的离心力》,《亚洲史杂志》(Michael R. Drompp, “Centrifugal Forces in the Inner Asian‘Heartland':History Versus Geography,”Journal of Asian History,Vol 23:134—168, 1989)。亦邻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也提出过这样的看法。《剑桥中国史》注意到了10世纪以后北族王朝疆域构成的这一特点。但却仅仅把它看作是由于中央王朝首都北移而导致的其北部边界线朝向内陆亚洲的进一步推进。这一解释,似稍有倒因为果之嫌。见崔瑞德、福赫伯主编:《剑桥中国史》卷六,“异族王朝与边地国家,907年至1368年”(D.Twitchett and H.Frake,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I:Alien Regimes and Border States, 907—1368. Cambridge 1994),“导论”。“征服型”王朝的族裔本位主义的意识和表现比“渗透型”王朝更为深刻和显著。元代在地方行政长官设置上用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互相牵制的做法,清朝的满汉双员制,便是最著名的例证。

汉地社会较先面临的是“渗透型”北族王朝的征服与统治。天下中国观也由此面临第一次不得不加以调整的历史局面。对北方汉族最初的反应,可以通过下面这段话获得简明扼要的了解:“自古以来,诚无戎人而为帝王者。至于名臣建功业者,则有之矣。”《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参见川本芳昭:《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代华夷观的变迁》,载氏著:《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问题》,东京:汲古书院,1998年版。对此,北族统治者的态度也可以用一句话切中要害地表达出来:“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且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但问志略何如耳!”《晋书》卷一〇八《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参见川本芳昭前揭文。两种立场的冲突激发出许多惨烈的个人悲剧。北方汉人态度的关键转折,川本芳昭以为,大概发生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时代。川本芳昭前揭文。这就是天下中国观第一次调整的简单情况。

第二次的调整,或许并不如同一般可能想象的那样,发生在最初的“征服型”王朝亦即辽王朝建立的时候。它发生在元灭宋进而统一中国的前后几十年里。很多新的因素,似乎使得这次调整显得异常艰苦。首先是对国家忠诚观念的进展。从北宋开始大力提倡的对改仕新朝的明确否定,经过近三百年鼓吹,给士大夫在宋元之际的政治选择架设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道德限制。其次,南宋长期面对占据着华北汉地的金政权所造成的“夷夏大防”的心理紧张,在紧接着发生的蒙古威胁面前被进一步地扩大了。再次,当元朝的水陆大军浮汉入江、顺流而东的时候,汉族文明所面临的,乃是它从未经受过的、可能会在它业已退守的南部中国被完全摧毁的严峻命运。所以尽管征服与抵抗是历史上常见的主题,南宋时的人们在国家灭亡前所表现出来的忠诚观念和忠诚行为,仍然在中国历史上显得非常突出。谢惠贤:《鼎革之际:13世纪中国的忠诚主义》(Jennifer W.Jay,A Change of Dynasties:Loyalism in Thirteen China,Bellingham: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1991),页243、251;戴仁柱:《撼山之风:13世纪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危机》(Richard Davis,Wind Against the Mountain:The Crisi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irteenth Century China,Cambridge: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6),页18。但是,总的说来,这次的调整,所用的时间比前一次却要短。从留下来的大量史料来看,大多数人对元的抵制,还是出于忠诚于旧王朝的动机;对他们从族裔观念出发的民族主义意识,不应当想当然地予以过高的估价。至于个中原因,我们已经在前面简单地讨论过了。有些学者现在说,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原民族主义”的萌发时期。乔泽特尔:《作为中国民族主义滥觞的宋代爱国主义》,载海格尔主编:《宋代中国的危机与繁荣》(Rolf Trauzettel,“Sung Patriotism as a First Step toward Chinese Nationalism,”in Crisis and Prosperity in Sung China, John Winthrop Haeger ED., Azizona: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75)。在我看来,这种“原民族主义”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它也是带有国家主义性质,而不是族裔性质的“原民族主义”。

 

所谓“认同”,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认同就是一种归属感。如果说国家观念所讨论的是人们心目中的国家应该是何种形态的问题,那么国家认同所讨论的,则是人们对于国家的归属感的状态、性质和表达方式等问题。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国家认同主要发生在参与王朝国家统治体系运作的官僚群和作为国家候补官员的读书人中间。但是,由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向其他社会群体的渗透,也由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权力至少已部分地直接伸向民间,这种认同在一般民众中间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西欧在公元1000年左右可以说还根本不存在国家这种政治组织。在此后的几百年里,欧洲的近代民族国家从它们的“中世纪起源”当中逐渐产生、发育。可参斯特瑞耶:《论近代国家的中世纪起源》(J. R. Strayer,On the Medieial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73)。从那时候起,西欧的国家认同基本上是以民族国家认同的形式发育、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情况与之完全不一样。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在民族国家产生以前很久就已经生成,而且一直持续地存在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间。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混乱,所以需要在这里稍稍加以强调。

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由三个层面构成。它的第一个层面集中体现于对在位专制君主的忠诚。皇帝就是国家。直到西汉后期,“国家”仍然还可以被用来指称皇室的近亲成员。王尊在汉成帝初被劾奏,罪名中包括“轻薄国家,奉使不敬”。这应当是指他在元帝朝出任元帝的异母弟、东平思王刘宇的王傅时,因为“所在必发”而得罪后者之事。见《汉书》卷七六《王尊传》。汉代分封诸侯王的册文,多有“建尔国家”之语。这是还在沿袭先秦以诸侯、卿为“国家”的用法。汉以后,个人而被称为“国家”,变成皇帝一个人的特权。忠君与报国差不多是可以互相等同的概念。国家认同的第二个层面,被聚焦于维持着属于某一姓的君主统系的王朝。王朝在则国家在;王朝亡则国家亡。当人们说“自古无不亡之国”时《资治通鉴》卷九九,晋穆帝永和八年(352)胡注。,他们心目中的国家当然只能是指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宋朝皇室投降蒙古后,一直代替小皇帝决定朝廷军国大政的老寡妇太皇太后写信给还在抵抗的将领说:“如今我和小皇帝都已向蒙古称臣。你还能为谁守城呢?”对皇帝个人和对本王朝的归属与忠诚,在大多数场合是相一致的。但是二者有时也会互相冲突。蒙古俘虏了南宋小皇帝以后,逃到南方的官僚们为组织流亡朝廷,又先后拥立过两个年幼的皇帝。效忠于流亡朝廷的文天祥被俘后,元朝将领问他:你不追随投降的天子而“别立二王”“如何是忠臣”?文天祥的回答是,被俘的皇帝虽是我的君主,但不幸不能再执掌国政。他接着说:“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吾别立君,为宗庙社稷计,所以为忠臣也。”文天祥:《记年录》,《文文山集》卷二一。这个例子生动地表明,“宗庙社稷”,也就是一姓王朝,是前近代的中国人国家认同观念最基本的核心。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改朝换代时前政权的参与者不应再为新王朝服务的观念,自宋代开始得到大力的强调。王朝认同的增强,使得遗民行为和遗民心态在宋和宋以后每一个王朝的覆灭时期都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支撑着元初的宋遗民和清初明遗民的精神世界的,主要是王朝认同,而不是族裔认同。

然而古代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并没有完全局限于王朝这个层面。王朝总是有兴有灭。但它们在时间上前后相连续,于是出现了超越这个或那个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观念。这个历时性的政治共同体就叫作“中国”。王朝可能结束,中国却没有结束。它的生命会以下一个王朝为形式而生存下去。分裂时期的各王朝往往都自称“中国”,把与它并存的其他国家政权称为“北虏”或者“南夷”,也就是把它们看作处于“中国”边缘的附属地区。而从追溯分裂时期中国历史的后来人的立场看来,由于这些分裂王朝都自称“中国”,也由于建立这些王朝的皇室往往出于不同的民族集团,因此他们对其中的哪个王朝或哪几个王朝可以代表中国,会产生不同的、有时还是针锋相对的看法。因此也就引发了所谓“正统”问题的争论。争论的各方根据各自认定的一系列“正统”王朝,排列出各不相同的中国历史的正统序列。但是,不管这些具体序列之间的差异有多大,也不管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正统也可能会中断(也就是不存在具备充分合法性的王朝),“中国”和“正统”这两个观念本身,就是对超越了这个或那个具体王朝的一个历时性政治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与政治追求的意识。这应当就是前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国家认同的第三个层面。当然,这个层面上的国家认同,当时还只是一种在论证现存王朝的历史合法性时连带产生的带从属性质的意识。国家认同的核心,就像我们刚刚说过的,还是王朝认同。

上述情形,在清王朝的最后20年,也就是19与20世纪之交的前后20年间,发生了极重大的变化。变化中的国家认同自然需要从本土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中去寻求表达自己的适当形式,但它实际上并不能依赖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本身而蜕变出来。来自外部世界的因素,对中国近代史上国家认同的变迁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武装和外交压力下被迫打开国门。传统的“天下中国观”越来越失去成功地解释当前世界的实际效率。陈独秀在晚年曾经回忆说,直到1901年,也就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次年,他才知道原来世界是以国家为单位组织起来,而中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这时候他已经22岁。被今天的人们看作不过是最起码的常识,对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大众却是一项破天荒的新知识。现在,中国面临着如何在世界性的多国体系中生存下去的严峻挑战。如果说在过去那个“自古无不亡之国”的时代,任何一个特定王朝的灭亡并不妨碍中国自身的依然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不过是一段在一统天下的国度内部改朝换代的故事,那么现在亡国却意味着“中国”这个历时性共同体本身的灭亡。1898年,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不久组织“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相号召。当时他所说的“国”和“种”,还是指的清王朝和包括汉族与满族、蒙古族在内的“黄种”人。但是他的反对派却给他戴上一顶“保中国,不保大清”的政治帽子,并由此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论争。上述指责意味着,人们已经发现,维护一个现存的王朝与维护一个作为历时性共同体的中国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与冲突。以王朝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的立场受到严重的质疑。在新世纪的第一年,章太炎在日本的演说中提出要“卫国性,类种族”。他所说的“国”,不但超越了具体的王朝,而且与现存的清王朝是不能相容的;他说的“种族”,更是排除满、蒙等族的汉人的种族。关于章太炎上述立场较新近的讨论,参见柯娇燕:《半透明的镜子:清代帝制意识形态下的历史与认同》(P. K. Crossley,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页355及以下。

面对由多国体系构成的陌生世界,中国传统的“族类”观念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种”或者“种族”现在有了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与白种、黑种、红种相区别的黄种人类群体,它包括汉、满、蒙古人,也包括日本、朝鲜等亚洲人在内。二是全体中国国民作为一个族类的生命延续体,这就是康有为提出“保种”时所谓“种”的意义。三是中国之内的各民族划分,如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我们看到,在西方形成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民族概念(大体上把民族理解为一国的全体国民),与形成于19世纪后期的把民族视为在文化及血统或生物学上具有一致性的人们群体的概念(种族的概念)霍布斯鲍姆在他的研究中强调指出,在法国革命时代的人们概念里,“‘民族’即是国民的总称”,它“无关乎语言、族群或其他类似要素”。一直要到“19世纪末,族裔和语言才成为公认的界定民族的重要标准,甚至主导因素”。见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页21、22、104、122、123等。,几乎在19世纪末叶同时传入中国。于是在中国产生了两种民族主义的思潮或运动。一是国家民族主义(state nationalism),它强调在现存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全体国民的认同意识。另一种是族裔民族主义(ethnonationalism/ethnic nationalism),它推动了汉民族及满、藏、蒙古等族各自的民族主义。柯娇燕认为,满族中间具有政治意识的、明确的种族观念,乃是在清末被汉族的种族—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所刺激起来的。虽然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甚至还可以更向前追溯到皇太极至乾隆时代通过“世谱化”来确定八旗组织中满人身份的举措。她认为,清末的满人和蒙古人的领袖人物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者”。见柯娇燕:《失去怙恃的武士:三代满人与大清世界的终结》(P. K. Crossley, Prphan Warriors: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页222;《半透明的镜子》,页342至344。这样两种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之间当然可能存在互相的冲突。例如章太炎所坚持的排满、排蒙古族的激进的汉民族主义立场,就使得他主张把满族、蒙古族等统统排除在汉民族的中国之外。而辛亥革命临近时,一个满族出身的浙江省议会代表则宣称,无论将来的国体如何,东北作为满族的家乡,绝不应该是一个省份,而只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柯娇燕:《失去怙恃的武士:三代满人与大清世界的终结》,页185。

 

中国近一百年以来的历史现实已经表明,尽管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族裔民族主义诉求,在中国的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方面,国家民族主义的立场始终具有一种支配性的影响,中国保持着它的统一。很多外国学者把这种所谓“令人吃惊的统一”看作“中国的神话”。例如著名的政治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白鲁恂说:“以西方的标准看来,今日中国就好像是罗马帝国或查理曼时代的欧洲一直延续到当前。而且它现在正在行使着某种单一民族国家的功能。”白鲁恂:《中国:反复无常的国家,令人不安的社会》,载《外交事务》卷69·4(Lucian W. Pye,“China:Erratic State,Frustrated Society”,Foreign Affairs,Vol.69,No.4[1990]:56-74),页8。在另一处,他又写道,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并没有如同帝制罗马或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历史统一体在后来所发生的那样,在一个大帝国的版图之内导致诸多民族国家认同的产生。他接着说,“现代中国民族主义一直艰难地致力于将一种文明硬塞进一个民族国家的框架中去。”白鲁恂:《亚洲的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文化诸层面》(Lucian W.Pye,Asian Power and Polo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页62。

为什么白鲁恂会把他所揭示的现象看作一种“神话”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因为他完全是在“以西方的标准”衡量中国历史。如果从中国历史变迁的自身逻辑去分析,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以下这些原因,来说明为什么国家民族主义总是支配着现代中国国家认同的领域。第一,从天下中国观到统一王朝的国家认同意识(包括对北族王朝的认同意识在内),乃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育过程中长时期持续的历史记忆与经验,它深刻地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的形态。例如现代中国人对中国的多民族构成和中国版图的见解,就与王朝国家的政治遗产,特别是清朝政治遗产有着极密切的历史联系。第二,少数民族的族裔民族主义意识的发生发育,与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相比显出某种时间上的滞后性,结果除清代的外蒙古各部,它们大都被纳入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框架。第三,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是在国家面临灭亡或被列强肢解的危急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紧迫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各民族的族裔民族主义诉求。

20世纪90年代西方中国学领域内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对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不少西方观察家和学者看来,由于经济改革所导致的各地区间越来越巨大的发展差异,由于苏联及东欧发生的划时代的历史转折,也由于反帝国主义的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及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中止,会使得中国现代化的途径乃至社会结构等等在转型过程中发生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会因此“分崩离析”吗?这就是西方学术界产生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问题意识的背景。弗立曼:《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与民主前景》(Edward Friedman.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in Socialist China.Armonk:ME Sharpe,1995),页5。对中国人来讲,这似乎是一种过分严重的背景估计。但是,由此引发的讨论仍然对我们反思自身有相当多的启发。

我们现在知道,对国家观念的价值强调,在中国并不始于近代。而近现代中国为回应国际体系的环境刺激,包括西方列强的蚕食鲸吞、日本侵华战争、东西方之间的长时期冷战和与苏联关系的恶化,把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在极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主张。对“国家利益”的强调似乎无论如何也不会过分。过去有一句朴素的“工农兵语言”,把国家利益与小集体的或家庭、个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大河与小河流水的关系。这句话说:“大河水涨小河淌。”它的用意并不在揭示从大河水涨可以推知小河淌的逻辑;它是要告诉人们,必须保证大河先有水,小河才会有水。这种有悖常理的主张,非常生动地反映了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立场中突出的国家取向。在国内各民族的相互关系方面,国家民族主义力图通过强调全体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是“黄帝子孙”,是“同种、同血脉、同文化”,从而在不同民族中强化共同的民族国家的认同意识。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稍微换一个角度去观察问题,那就不难发现,对一个已经有漫长历史和意识自觉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要想将早已分划为不同民族的全体国民整个地转换为一个共同血统意义上的民族,肯定是不切实际的。把黄帝或者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或共同象征,主要反映了汉族或者至多也只是汉族和一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意识。在这一点上,霍布斯鲍姆的警告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他写道:“……爱国主义一旦与境内某个特定民族认同,就意味着与其他民族的疏离。”见《民族与民族主义》,页109。正因为如此,在推进中国人国家认同的策略方面,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迫切需要实现历史性转换的严重时刻。这就是要通过加快国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以此作为要求人民认同国家并且对国家保持政治上忠诚的合法性基础。这本来是民族主义运动的题内应有之意义。民族国家的形式,最初正是通过将权力主体转移到全体国民一方,也就是形成所谓人民主权而实现的。权力在民以及各种不同阶层的民众之间的基本平等乃是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精髓,同时这也正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民主与民族认同的意识可以说是同时诞生的。18世纪西方的民族主义,在极大程度上是一场限制政府权力、确保公民权利的政治运动。而英国的民族主义更以一种在其他地方都未曾达到过的程度与个体自由密切结合在一起。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L. Greenfield,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页10;汉斯·科恩:《民族主义:它的意义和历史》(修订本)(Hans Kohn,Nationalism,Its Meaning and History. New York: Van Nostrand, 1971),页16、29。民族主义在它的原发地是民主政体的催化剂。但它在向其他不同地区传播时,它与民主原则的最初等同性很可能消失。对这样的民族国家来说,民主化就成为它必须面对的历史任务。

今日中国的巨大经济增长和大面积中国人口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事实上成为加速政治民主化改革的最好基础。同时这种机会并不总是唾手可得的。即使经济增长的奇迹能维持一个很长的时段,也不能指望人们会始终对这一点保持较高的满意程度,因为它可能导致代际价值目标的转移。英格里哈特:《静悄悄的革命:西方公众价值与政治风气的变化》(R. Inglehart,The Silent Revolution: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页121及以后。在21世纪到来前后出生的那一代中国人,很可能会把他们的上一代认为是来之不易、因而倍加珍惜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给予。在他们中间可能产生与上一代很不相同的追求。如果我们有那么一点预见的眼光,那么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这就成为每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人不得不思考的严肃问题。

(原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