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经过难忘,外形萌萌
1959年,在大汶口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中(具体发掘工作请参见本书上一篇的内容),出土了许多新颖、精美的随葬品,墓葬和随葬品向人们展示了一套全新的文化面貌。133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精美的彩陶、洁净的白陶、典雅的黑陶、风格独特的灰陶等;华丽的象牙雕筒和骨雕筒、精美绝伦的雕花象牙梳;种类繁多、工艺上乘的针、锥、束发器、匕、笄、矛、镖、鱼钩、獐牙勾形器等;制作精细的玉、石武器和工具,磨制光润的玉、石质臂环、指环等,漂亮成组的环、片、珠、管状头饰和颈饰。此外,还发现数量众多的猪头、猪下颌骨、猪牙、獐牙和其他动物骨骼。
红陶兽形壶就出土于此次发掘的大型墓葬中,是大汶口文化众多精美器物中的杰出代表。
玉串饰
山东博物馆藏
玉串饰、镶松石骨雕筒
山东博物馆藏
红陶兽形壶(发掘报告中称之为红陶兽形器)出土于大汶口遗址墓地墓9中,时代为大汶口文化中期,是一座随葬品丰富的大型墓葬。随葬陶器数量较多,鼎、罐成组,大小形制也一样。石制工具较多,一起出土的还有很多骨、牙料。放于坑底的还有罐、杯、豆、小石锛、指环、蚌片、壶、鼎、罐、盉等,随葬器物达七十余件。
那么这件红陶兽形壶渊源何在,所为何用呢?
根据红陶兽形壶的形制特点,我们认为它与大汶口文化的实足陶鬶非常相似,应该是由实足陶鬶发展变化而来,或是实足鬶的一个变体,所以也有人称为“猪鬶”或“狗鬶”。尤其是它与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猪形陶鬶、狗形陶鬶如此之相似,更为它是陶鬶提供了佐证。
大汶口文化白陶
山东博物馆藏
大汶口文化彩陶
山东博物馆藏
陶鬶是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中最富特色的典型器物之一。在这一系统,陶鬶不但出土数量最多,而且出现最早。尤其是实足鬶,可谓陶鬶的初期形制。在大汶口文化早期便已初具雏形,中期定型并大量涌现,成为典型器物之一,到龙山文化时期已很少见到。
山东地区出土的史前陶鬶残片上偶有残留的水垢,从中可以看出,陶鬶可能是一种温煮酒水的器具,温完之后,可以从前面的流直接斟入饮酒器中。因此,陶鬶可能具有温酒和斟酒两种功用。这件红陶兽形壶的用途也应该是如此,酒水可以从背部的注水口加入,温完之后,提起背部的把手,将温暖的酒直接从前部的流中缓缓倒出,看着就是一种享受。而器身用夹砂陶制成,可耐高温火烧,以便于炊煮加热之用。
狗形陶鬶
1974年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出土。长26厘米,高21.5厘米。夹砂褐陶,兽首前伸上昂,双耳立耸,张口露齿,双目前视,做引颈吠叫状。体较肥,四肢粗壮,从后部看,应有尾,现已残失,尾下有凸圆形肛门及雄性生殖器,背上有圆柱形器注水口,口后有环形宽带,两侧饰锯齿纹。整个造型合理美观,反映出原始匠师把握狗最生动的瞬间进行造型的艺术风格。
猪形陶鬶
1974年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出土。高18.7厘米,长21.5厘米。夹砂灰褐陶,陶色与猪皮的颜色相似,整器呈猪形,猪身肥圆,短尾上翘,头部塑出嘴、鼻、眼,一对猪耳较小,嘴两侧獠牙外露,证明还存有野猪被驯化初期的原始性,而且显然是一头成年猪,形象逼真。四肢已失,体中空,尾脊耸立漏斗状鬶口,鬶一侧有喙状,也残,背上扁圆状把手,一端装于猪颈背间,另一端与鬶颈相接。
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不少肖形的陶酒器,均制作精良,模仿惟妙惟肖,尤其是以猪、狗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形象为多。物质是思想意识的反映,这些动物形陶鬶的出现既是大汶口人思想与精神追求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风俗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