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感之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通感

人类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像我们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中文字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

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式,深化艺术。通感的哲学基础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的知觉感官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通感本来是一个文学用词——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英国布莱克浦市50岁男子詹姆斯·万诺顿从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通感症”,他的听觉和味觉竟奇妙地自动联系在了一起,詹姆斯听到任何声音,都能立即在嘴巴里产生各种不同的“味觉”,并且每种声音的味觉都不一样,譬如他听到“布莱尔”的名字时嘴里会产生吃椰子粉的味道,而“克里斯蒂娜”的名字是又咸又潮的炸薯片味道,他的伴侣“詹妮特”的名字则有点像熏肉的味道。不仅是人名,詹姆斯听到任何单词都会在嘴巴中产生五花八门的“味觉”。

其实这一罕见的“通感症”并未让詹姆斯感到有多痛苦,因为这一怪病意味着世界上也许没有人比他更有“口福”:他只要每天听到各种声音,就好像天天都在吃“山珍海味”一样。专家相信,每23个人当中可能就有一人患有某种程度的“通感症”,尽管症状都非常轻微。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症状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等。

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自闭症患者更容易出现通感现象,这可能与脑神经异常有关。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对患有自闭症的164名成年人和97名未患此病的志愿者展开了通感测试。结果发现,31名自闭症患者出现了“听到”颜色等通感现象,占这一群体的18.9%,而对照组仅有7.2%的人出现了通感。

研究人员表示,此前并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与通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但他们猜测,由于两者都与脑神经连接异常有关,因此自闭症患者出现通感的情况应该多于常人,而新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人员指出,大脑发育早期阶段有一种“细胞凋亡”机制,类似大脑对脑神经进行的自然“修剪”,而自闭症患者脑中这一机制失灵,导致神经连接异常,通感现象也与这种异常有关。找到自闭症与其他现象的共通性,有助于探明这一病症发生的确切机制,如大脑发育缺陷或特定基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