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三跨:飞翔的历史德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两年前金山区被批准筹建“历史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由此带来的那份欢欣鼓舞,至今仍留在脑海中。这是市教委对金山区历史教师的充分信任和郑重嘱托,我们虽没有高调的表态,却早已在心里默默许下诺言:一定不辜负市教委领导、专家的信任与嘱托,为开创历史学科德育的新局面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那之后的事情,一切都在“跑步”中进行,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教育学院袁院长、陆院长的主持下,我们首先搭建了历史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建设的项目组领导班子,由两位院长亲自挂帅,成员还有区教研室主任和两位历史教研员;随后聘请各方专家成立了顾问组,并立即着手拟订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市教委对此非常重视,德育处的江伟鸣副处长(时任)等领导赴金山开展调研和指导,并在肯定工作方案的同时指出:学科德育研究工作应立足课堂,基于教材,关注基础型课程,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注重历史学科德育内涵的挖掘,明确学科德育是蕴含在教育教学中的育人,实践中要努力规避人为剥离三维目标的现象,特别是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合少、落实难的现象;协同研究中心应突出“协同”特性,重点关注相关工作机制的创设。这些指导意见加上对“中心”工作的肯定,无异于雪中送炭,它驱走了正值初春的丝丝寒意,使我们备感温暖,信心亦陡增。

由金山区全体历史教师出席的历史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开过后,老师们被充分发动起来了。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发动机,是协同研究中心赖以生存的基石。本书几十万字,一多半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是他们不辞辛劳奋战在历史教学与学科德育第一线的写照。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精神所折服,为他们的成就所倾倒,为他们对历史学科德育所做出的贡献而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谢意。

将近两年的学科德育实践,我们本着先合(整体设计)、后分(逐步落实);先易(案例分析)、后难(经验总结);先试(四所学校)、后推(全区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当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整体设计,即“一本三跨”的学科德育实施方略。“一本”,是指以课程、课堂德育研究为本体,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创新学科德育方法,保持历史学科德育可操作、可持续性的基本态势。“三跨”,首先是“跨学段”,即把初、高中两个学段作为一个整体考量,使得历史德育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避免了各自为政可能造成的无序与重复。“跨学段”是三跨的开场戏、重头戏,也是金山区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具体体现;其次是“跨学科”,即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联合本校的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一起开展德育活动,并择机牵头组建跨学科德育联合体;再次是“跨学区”,包括区内、区外之跨,同样是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联合区内外其他的历史教师、历史学科德育研究团体、高校等共同开展德育活动,并推动建立跨区域的历史学科德育联合体。

“一本三跨”方略是基于市教委德育处“突出协同特性”“凸显资源整合的意识”“充分利用高校、德育实训基地等优势资源开展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的,也是依据金山区的教育改革要求而形成的。按照这一实施方略,我们首先立足于“一本”建设,先把基础工作做好,把课程、课堂德育化要求落实到一线,使老师们通过培训能具有一定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实践,掌握一定的德育规律和德育方法,然后才去考虑“三跨”。如果说“一本”是普及的话,那么“三跨”肯定是提高,这方面我们也尽力去做了,本书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现状。但是平心而论,到目前为止,尽管我们能把跨学段的历史德育做得风生水起,也在跨学科、跨学区上小试牛刀,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如联合地理等学科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整合嘉定、奉贤、青浦等区域的学科德育资源,但离市教委的要求和我们自身的愿望还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协同”方面,即联合区外历史德育研究团体一起开展德育活动,组建跨区域的学科德育联合体,发挥其辐射功能等方面,我们仍须努力。借此机会,我们也吁请各方神圣能够伸出援助、互助之手,共创历史学科德育的新局面。

还需要提到的是,在将主要精力投入实践研究之余,我们也未忽视对历史学科德育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中心顾问组的各位专家学者、教师以及教研员,都在努力探寻从实践通往理论的路径、从感性迈向理性的阶梯,他们取得的成果业已反映在这本书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没有实践的理论是苍白的,但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志同道合者走到我们中间,共同担起“历史学科德育”研究这一历史使命与时代重托。

编者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