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花钱的正确姿势
金钱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没有货币、银行、金融市场,人类不可能享有今天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每个人心里都承认金钱的重要性,但是,说出热爱金钱的话,是勉为其难的。从古至今,鄙薄金钱的文学作品大行其道,连伟大的莎士比亚也未能免俗,但也不是没有例外,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就说过,“我年轻时以为金钱是世上最重要的东西,等我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王尔德是毒舌诗人,他的话直指人心。
在一定意义上,人生就是与金钱打交道的过程,金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对金钱的态度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做法,因为这里体现着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金钱的本质是什么,人们很少考虑,这是经济学家的兴趣和任务。相应地,也很少有人能正确地花钱,所谓正确,就是经济学家们认为的理性消费,让金钱实现最大的效用。这是因为人们在消费时,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并非完全遵从理性的指引。
本书作者对人们在消费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梳理,并冠以学术概念。相对性骗局,说的是很多人喜欢买打折的商品,不但没少花钱,反而多花了钱,此时的原价是被商家大大抬高了的虚假原价。心理账户,也就是对本来完全相同的一单位金钱,做出明确的区分,放在不同的账户里。提出这个概念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一块钱就是一块钱,无论花在哪里,你的损失都是一样大的,不应该区别对待。付款之痛,即人们有时候会因为支付的便捷或者推迟实际支付,就多花钱,使用信用卡和移动支付都有此类效果。锚定依赖,人们往往根据商家的第一个出价,来估算一件新商品的价值,但是第一个价格与真实价值或者我们的购买决策是没有关系的。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人们对自己曾经使用或者拥有过的东西,往往有过高的估计,舍不得出手。损失十块钱的厌恶感比获得十块钱的愉悦感强烈得多,这在股市和赌场中最常见,可能赢二十块钱才会抵消输十几块钱的不快。但无疑,它们在绝对值上没有这样的差别。惩罚不公平,比如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叫网约车,价格是平时的数倍,我们会感到愤怒,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因为,价格高是因为需求大大增加,而车不会增加还在减少,此时打车获得的效用远高于平时,并没有吃亏。语言和形式的魔力,商家动听的语言或者说话技巧,包括广告等,往往会让消费者多掏钱。期望扭曲,对一件商品的期望,会影响支付意愿,比如人们愿意为名牌产品支付更多的钱,觉得使用名牌的体验一定更美妙,但实际上,名牌和非名牌在体验上的差距,远远没有价格的差距大,追逐名牌可能会吃亏。失控,人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比如储蓄计划,但是人们往往是短视而看不清未来的,可能就不会储蓄,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精确性错觉,人们习惯通过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价值,价格越高,就被认为效用更大或者体验更好,真实情形未必如此。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其实只有一个:金钱(价格)的本质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也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人们一般头脑里的概念是会计成本,但是会计成本不应该是决策,包括消费决策的依据,因为会计成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成本,所谓成本,就是损失。而做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就是如果不把钱(资源)投入这件事,而是其他的事中,所能获得的最高回报或者价值,这是真正的损失,也是成本唯一正确的含义。一件商品究竟值不值得买,花多少钱才是合适的,不是看花费在这件商品上的钱有多少,而是看,这笔钱如果买其他商品所能获得的最高的效用或者价值。所有的误区,都是因为背离了这个最高原则,按照作者的话就是,我们本来应该比较的是此物和彼物,或者金钱的机会成本,但实际上,我们比较的是花出去的钱和购买的这个物品。正是因为把注意力集中于金钱和物品的对比,才会有上述价值误判。
各大学商学院都有一门核心课——市场营销学,其实就是教商家如何利用这些误判赚钱。误判主要不是因为狡猾的商家误导消费者,而是人们在心理上固有的认知缺陷造成的。人并不是或者并不总是理性的,比如总能从机会成本认识世界,人有非理性的一面。这是正常的,没有这些非理性,人类就成了精于理性计算的冷血动物,世界不会更美好,而是更糟。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误判,以及由于这些误判消费者多花出去钱的行为,并不能一概认定是愚蠢或者不值。因为效用或者价值本来就是主观的。
作者的意图,其实也是经济学家的意图,是让人始终用理性之光观照自身,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上的满足。因此,误判是需要适当克服的。
能看出来,为了让我们远离价值误判,作者煞费苦心,竭尽全力,提出了破解之法。坦白说,这些办法,并不是灵丹妙药,比如要有自控力,付款之前不妨停下来,用机会成本的思路,多想想,再决定要不要把钱花出去。但我想,单是这样对机会成本的理性思考,就已然能让我们终身受益了。
王福重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