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游戏
请你考虑一下,一项娱乐活动是否对所有在场的人都是休闲?不是的。假如你同朋友唱卡拉OK,你五音不全又自我陶醉,那就只有你自己高兴而别人是痛苦的。为你提供服务的人是做苦工而不是娱乐。打保龄球时,你是娱乐,但是为你提供服务的人是劳动。因此,一项娱乐活动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休闲。根据这个原理,我重新定义工作:把工作当游戏,但是要像小孩游戏那样认真。
世界上缺的是认真,如果一个人能一直保持认真,那么他就是稀缺的人。歌德曾说:“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
人生有三种:劳动人生、游戏人生、体育人生。
劳动人生只有辛苦没有快乐,游戏人生只有快乐没有痛苦,体育人生既有娱乐也有辛苦。
我觉得这些观点对一个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影响。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如果我们整天为了这些不如意的事情悲观沮丧,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那么整个人生就会一片灰暗。但是一旦我们积极调整心态,看到未来美好的一面,看到眼前我们曾忽略的风景,改变对事物的固有看法,我们会活得更加开心,觉得生活更加有意义。
周威刚到北京的时候,从一名学子成了一名职场新丁。他在北京举目无亲,工作也不是特别顺利,再加上自己的不成熟,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所以茫然失措,看不到未来,而且同学朋友还比较少,一个人特别苦闷。
后来他把这些心里话告诉了远在南方的姐姐,她就开导他:“一走出学校大门就能进北京工作,而且解决了北京市户口,这和同龄人相比已经算是走运了。你目前应该调整心态,一方面可以享受中国首都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在目前与同事关系融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学习别人的工作经验,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
他听完深受启发,努力跳出自己工作生活的小天地,周末和同事、同学一起登长城、爬香山、游颐和园,吃北京小吃,学北京人的京腔京韵,慢慢地再也不觉得北京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反而觉得北京真的很不错,这里既保持了古都的历史文化,又具有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气息,整个城市大气、厚重,又不失活泼、朝气。而他所住的城区正好是朝阳区,以前看到太阳升起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而现在变换了心态之后,每次清晨骑着自行车上班的时候,看到太阳一点一点地从天边升起,心情就会变得特别好,感觉自己也像这朝阳一样有活力,每天都精神抖擞。
工作上他努力向老员工学习,学习他们的社会经验,学习他们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技术和方法。经过一年的努力,付出终有回报,他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被评为“优秀员工”,还被提升为财务主管。
当一个人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他来说也会发生改变。如果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指向光明,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在变得光明。思想对人的禁锢超过监狱,人往往自我设限,用一个虚构的笼子罩住了自己,需要自己跳出笼子或者别人打破笼子才能够出来。
如果有一种工作,三个月不能回家,例如看护油井、信号塔,谁上去都会感到痛苦、寂寞。如何让这种枯燥变成乐趣?解决的路径就是派员工去工作岗位之前先让他们学习乐理、乐器,三个月下来就是成熟的演奏家了,或者学习烹饪、书画,有了这样的基础,就会化时间的枯燥为乐趣了。
警察的职责是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高尚的职业、但是警察的工作压力大,随时准备出警,会面对各种危险。由于压力大,警察也需要解压。解压的路径之一就是:把工作当游戏并且认真游戏。童年时如果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当警察抓小偷,现在的工作就是实现了童年的梦想,我们忘记了梦想才会感到压力。如果用童心应对现在的工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了。
穷的时候最大的希望是下馆子,现在不穷了,天天下馆子。不是请别人就是被别人请。结果每天下馆子叫作应酬,但“酬”却是“愁”,还可能研究对手:“他能喝几瓶?”过去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虽然酒桌上确实能加强沟通,但是带着“郁闷”的心情喝酒,人的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对这样的人不要嘲讽他,因为他是为了组织的利益,不得不与大量的利益相关人花大量的时间吃大量的“好东西”,要对他的“牺牲”表示同情。刺激变成程序就成为单调,刺激过度还会成为负担。
两个刚成年的蟑螂出去玩,过了一会儿,大蟑螂垂头丧气地回来,其他蟑螂就问他怎么了,他说:“人类太不友好了,见面就对我喊,‘害虫’!”过了一会,小蟑螂也回来了,兴奋地对其他蟑螂说:“人类简直太热情了,见面就和我打招呼,‘嗨,虫’!”
同样的事情如果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那么结果也就不一样。当然,我们并不提倡装疯卖傻,而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生活的适应能力,因为能力是保持阳光心态的前提。事事都干不好,总是把事情搞砸,如果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那就是麻木不仁,那就是真愚了。
抗日时期有一对夫妻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为躲避日本人的迫害整天东躲西藏。村里很多人受不了这种折磨,有的人甚至想到了死。妻子就对其他人说:“没有过不去的坎,日本鬼子不会总这么猖狂的。”她终于熬到日本鬼子被赶出中国的那一天,但他们的儿子得病死了,她的丈夫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两天,她含泪对丈夫说:“儿子没了还能再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刚生了第二个儿子,她的丈夫又患病去世了,她依然挺了过来,她对三个孩子说:“爹死了,娘还在,你们不要怕,没有过不去的坎。”她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生活逐渐好转,在她的影响下,孩子都养成健康向上的性格,并且事业有成。但不幸再次降临到她身上,在照看孙子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由于年纪大不能手术,她只能躺在床上,即使这样她也没有怨天尤人,她每天在床上免费给人做针线活,教人刺绣,她的家里总是传出一阵阵的笑声。她活了86岁,临终前她对儿女们说:“都要好好过,没有过不去的坎。”
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是说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个人既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
时间是最大的魔法师,可以把如花少女变成老太太,把英俊少年变成老头。可以把穷人变成富豪,把富豪变成穷人;可以把错误的变成正确的,把正确的变成错误的。可以把黑的变成白的(褪色),也可以把白的变成黑的(污染)。把快乐变成痛苦,把痛苦变成快乐。时间可以让伤口愈合,让疾病痊愈。
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状态就会改变了。
所以,好的事情抓紧做,当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在情感痛苦冲击的峰值上不采取极端的行为,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没有过不去的坎。
让自己承受冲击的自我心理暗示原理就是:“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
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会让自己平安度过挫折时期。时间会使伤痛痊愈,给时间一个机会。无论情况多糟,它都会过去的。
人的本质是向上的,每一种行为都有其积极的动机。因此批评人时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对人进行人身攻击,诸如“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话会严重挫伤对方的自尊心。掌握这个原理可以把指责型管理变成理智型管理。在任何时候,当我们同人和环境打交道时,我们都是在大量的假设前提下运行的。
没有人乐于做出最糟糕的选择,人们都会做出在他们看来最佳的选择,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个选择可能很糟糕,但是他们自己却认为是最好的。所有行为都是适合当时背景的选择,虽然这种行为可能是负面的、具有破坏性的,但是对于我们当时的心理状态、能力、经验、资源、环境、价值观、目标而言,的的确确是最佳的选择。
不要用今天的眼光和标准去抱怨和悔恨过去的决定。当时的经验和眼光决定了当时的选择是最好的。所以,不要后悔。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的决定,会发现过去怎么那么愚蠢呢,对过去的一切会感到后悔。假设再重新活一遍,结果又会如何呢?
一个词,不是它所描绘的事物;一张地图,不是它所描绘的地方;一个符号,不是它所代表的东西。表象不是事实,地图不是地球,照片不是本人。风景画不等于风景,它只是风景的部分信息而已。
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的信息不同,虽然意见不一致,但是他们都没有错。
由于信息不对称,无论我们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我们都将在某种程度上被人误解,我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解别人和事情。由于两个人信息不对称,沟通变得很难,因此容易发生争执,站在高处俯视他们,就会发现他们都很可笑,也很可怜。到底谁是谁非还不知道呢!
盲人摸象中的几个盲人对大象的描述都是对的,他们接触到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大象的腿确实像柱子,大象的尾巴确实像绳子,大象的肚子确实像一面墙,所以说谁对大象的描述错误,都是不对的。现实案例就是一头大象,任何人看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都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权威者看到了更多一点而已。
如果一件事情不是按我们预先设想展开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一结果看作是失败,导致我们产生负面心态。事实是:没有失败,只有结果。不要说“我失败了”,而是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让我们拥有强大的内心。
很多人的焦虑和恐惧源于内心的脆弱。对于一个人来说,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内心强大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进行无聊的攀比,也不会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就少了些焦虑和不安。人生是一段充满风险的旅程,永远逃避风险的人看不到最美丽的风景,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安宁。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信心则是在承受着风险和压力、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磨炼出来的。
巴菲特刚结婚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房子,连他初生的孩子都要在桌子的抽屉里睡觉,他恐怕没有为此焦虑过,因为直到有钱后他也没想过购置豪宅。索罗斯在上大学时因为贫困差点辍学,尽管如此,他仍两次觉得所学的课程不适合自己而转修其他课程,毕业后找了个专业不对口、当时很被人瞧不起的交易员的工作,终成一代“金融大鳄”。他应该也没有为工作不稳定而焦虑过,因为他从来就没想过要稳定,追求的是能让自己获得真正自由的理想事业,这一点即使穷困潦倒时他也未放弃。
上帝是公平的,给一个人的总量是固定的。过去给少了,后来就给多点。这方面给多了,那方面就给少点。
一位银行行长说他这一辈子都是在起早贪黑吃不饱中度过的:小的时候家里穷吃不饱,现在奋斗到了省行行长的位置,因为三高还是吃不饱。
“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这个理念用在经营企业上仍然有效。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说贾府“大有大的难处”。随着企业的扩张,实力不断增加,员工很容易产生优越感,导致沟通成本上升,运营效率下降,继而引发大企业病。
郭台铭说:“每天管理100万人是最难的,人文关怀与工业化低成本的矛盾难以调和。”
韩国的大宇公司,一度滋生了“大马不死”的心理,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大宇无限制地进行“章鱼足式”的扩张,最终资不抵债,于2000年1月8日宣布破产,汽车业务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收购。
通用电气也患过大企业病,是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恐龙”,随着业务的扩张,销售额大幅上涨,但是投资效率却在下降。杰克·韦尔奇觉察到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滞后于市场变化的速度,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主动进行重组,通过根除官僚主义、精简机构和激励员工,使得通用电气的市场价值由原来的120亿美元飙升到如今的4000亿美元。
同样是大企业病,一个走向了死亡,一个创造了奇迹。区别在于:太把自己当回事而疯狂扩张,导致大宇破产;而以杂货店心态经营,让通用电气变得精干灵活,提升了竞争力。
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宣布破产。原因是它是行业老大,131年的历史,有众多的机构和客户依赖于它,而且它是模拟胶卷的标准制定者,有无数的专利。过于固守自己的“老大”地位和形象,以为会基业长青,结果被数码技术拉下了马。更可悲的是数码照相技术是柯达1975年发明的,当顾客的消费偏好发生转移的时候,柯达没有用创新适应市场的变化,导致了它的溃败。
乔布斯说:“每个事物都有不好的一面,一切都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跨国公司必然寻求廉价劳动力而在全球建立生产基地。国家鼓励自己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成为跨国公司。美国的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11.6%,这导致了严重的失业现象。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没有不败的将军。
企业没有成功,只有存在。
个人没有成功,只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