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湖口·戏曲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湖口弹腔简介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戏曲长河中,湖口弹腔经过宋朝、元朝的数百年漫长孕育,在明末已初具雏形,清朝趋于兴盛。据考证,著名徽剧鼻祖、京剧大师程长庚的祖先在元朝,就从湖口带着这颗戏曲的种子,迁入安徽潜山,与当地民歌方言结合,形成了潜山弹腔。清朝和民国时期,湖口弹腔流向周边多地,形成当地特色,一般以当地河流命名。上世纪80年代,不少汉剧学家来湖口田野调查,认为湖口弹腔是汉剧研究珍贵的活化石。

湖口县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方便,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业繁荣之埠,戏曲鼎盛之帮。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长安歌女,嫁与商人,转徙于江湖间。”足以证明,早在唐代,湖口就出现了宫廷与民间,西北与江南音乐文化的交融迹象。从而不难理解,秦腔经川、汉一路进化到湖口,并与当地高腔(江西弋阳腔的一支分流)、宜黄腔、渔歌、茶歌、方言相互影响交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口弹腔。可以这样说:湖口弹腔是吴楚文化、儒家文化碰撞与融合在戏曲领域的结晶,西皮、二黄和本地元素是其DNA中最有特性的染色体。在胡琴中,不同的定弦是由于两种声腔的来源属性不同而形成的。同时,这种不同也形成了两种声腔各自的音乐特点和风格。“西皮腔”脱胎于秦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二黄腔”源于江西的宜黄腔,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

湖口弹腔与湖口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自明朝以来,湖口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红白喜事、做屋上梁、生日祝寿、庆祝丰收,甚至驱鬼压邪等都搭台唱戏或围鼓坐唱。其中传统剧目《跳加官》一度成为重要庆典和新戏台开彩的必备节目。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的今天,依然有弹腔的演出。

通常简单的舞台,一桌两椅,通过唱词道白与肢体语言能演绎丰富的时空环境。他们的服饰脸谱,各有规矩,与角色(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息息相关。唱念做打唱为首,唱腔分板式与彩调,各以真假嗓表现,同时以悲欢音表达情感,在伴秦中,以锣鼓贯穿指引唱念做打之间的转场,以不同的曲牌渲染不同的气氛,以京胡烘托唱腔。整场演出,演员与观众互动。“精彩处,台下喝彩山响;悲伤时,座上泪沾衣裳。”因湖口弹腔具有完整的审美情趣,故极富感染力。

湖口弹腔,历史悠久,其融合孕育的过程,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缩影,是西皮、二黄与本地戏剧结合的里程碑,是汉剧、徽剧乃至京剧研究的活化石。

湖口弹腔集唱念做打舞于一体,是唯美艺术的具体表现。唱腔富于变化,既有高亢激昂的北方味,又有委婉悠扬的江南韵。念白以中州韵为主,辅之以湖口方言,极具诙谐风格和优雅特点。于程式化的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喜怒哀乐悲恐惊等丰富内涵。简单抽象的场景道具,通过演员的夸张表演,再现各种时空环境,正所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丰富的曲牌和乐器,为渲染气氛,衬托唱腔,烘托剧情,增加了声情并茂的效果,产生了视听冲击,增强了感染力。

湖口弹腔剧本有200多个,目前仅发现79个,其内容与风格既可窥宋词元曲的影子,也可见楚辞遗风,如《霸王别姬》剧本中就不乏楚辞。从思想上看,颂忠惩奸、抑恶扬善、才子佳人等作品既有富含爱国孝祖,诚信律已的儒家文化,又饱含忠君忧民、勇于创新的吴楚文化,大气磅礴中不乏轻灵与瑰丽,厚重笃实里洋溢着浪漫与激情,有着很高的文化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