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出版业源远流长,古今出版文献浩如烟海,这是出版业给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思想宝库。中国古代出版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造纸和印刷术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大发展贡献卓著,加上不断积累形成的独特的版本文化散发出的魅力,使西方国家著名博物馆对中国的文献珍品非常重视,将多到数以千计的敦煌写卷,少至片言只语的雕版印刷出版物,都视为瑰宝。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版业迅速发展,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门类,出版业传承文明、传播思想的功能被推到高峰。可以说,当时出版业是时代政治的感应器,出版界成为思想文化革命的先锋和思想的直接策源地,这个时代的思想家、革命家无一不和出版业发生联系。中国近现代的出版业包括出版成果,出版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社会关系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当代中国的出版业更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出版业经历了从出版事业到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并存的形态,出版业经营生产经历着从传统的出版模式到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多媒体出版的转型,甚至有人直呼“纸质书进博物馆”。传统出版正像蝴蝶一样蜕变,从二维书写的呈现,进入全新的多媒体空间。有评论认为,这是出版业继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迁居”。随着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行业,出版业的产业地位、文化实力也随之攀升。
中国浩瀚灿烂的出版历史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出版文化财富,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是一份丰富的文化遗产。但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积累和展示出版业文化遗产的博物馆,虽然1996年建成了中国印刷博物馆,但出版业是由编辑、印刷、发行三个行业组成的文化产业链,印刷博物馆只能反映出版业的部分文化遗产。多年以来,一些学者默默地辛勤耕耘于印刷史、出版史的研究,也积累了比较丰厚的出版印刷史料和史论成果,但是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来梳理和认识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探讨如何积累、管理、保护和开发中国出版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学术研究,还少有人关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出版博物馆建设纳入总署“十二五”规划建设之中,“十三五”期间正在大力筹建。这是中国出版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大指标。中国出版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扎实的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作为指导和依据,现实的行业实践也需要长远的思考和规划,所以,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探索价值。
本书主体内容来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立项号13BXW020,结项号20171041)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文化遗产学角度梳理和认识中国出版业的文化遗产,探寻出版业的文化基因和传承,从遗产保护的专业视角研究出版业中包括作者资源、编辑人与编辑活动、印刷业、出版物、书店、阅读生态、图书馆等诸多环节领域的文化遗产甄别、积累、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构筑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框架体系,厘清出版文化遗产、出版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探讨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博物馆式管理的相关专业理论问题,力所能及地开展了出版业文化遗产资源调研和相关数据的收集,深入辨析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与中国出版博物馆的关系,率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筹建中的中国出版博物馆的构成机理与定位、功能和发展目标。
按照原计划设计思路,课题组围绕下列专题分别进行了研究:
(1)出版业的文化基因与文化精髓探析。
(2)出版业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外延及遗产体系。
(3)出版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
(4)出版业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和价值评判。
(5)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题领域里的理论与实践(出版业相关领域的遗产保护概述、不同时期的出版文化遗产保护、珍稀文献保护、古旧书店、国外的保护经验与进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6)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出版业遗产资源主要网点的分布与调研、中国版本图书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出版博物馆三者之间内在的协调统筹与功能互动、出版博物馆的机理与运行管理研究)。
(7)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技术问题、版本的文化遗产价值与版权信息。
(8)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大众传播与社会教育。
作为国内填补空白的探索式研究,致力于厘清基本概念、指标、体系等理论阐述与关注相关的实践问题并分别提出对策,是关于中国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的主要任务。在理论探讨上,按照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的界定,我们将出版业文化遗产分成出版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业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出版业可移动文化遗产和出版业非可移动文化遗产。出版业可移动文化遗产包括在科学、历史、艺术方面具有普遍的突出价值并能反映中国出版史实的各种珍稀出版物、各种有代表性载体的出版物及其衍生相关物品、手稿、档案资料、印刷出版设备等物品;出版业非可移动文化遗产包括具有文物价值的反映出版业编、印、发各方面史实的建筑遗址、场所空间等,这是出版文化领域里物质文化层面的文化遗产。出版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反映中国出版业编、印、发各领域历史文化的传统文化精神(包括印刷出版史上的口头传说、历史名人记忆)、品牌形象、技术技艺等(如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出版业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层面的文化遗产。
关于出版业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表述和出版业文化遗产门类的体系构建,是本课题的创新性观点及深入研究所持的基本出发点,相关主题的论述均采用此基本概念与定义。
关于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我们认为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三级构成。首先要有目标层,即保护系统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其次是准则层,主要是由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构成,管理层面是一个国家政府从各级组织层面和各个保障办法层面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综合治理;技术层面就是通过利用和改进各种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保障措施层上细分,管理层面包含组织、科研、专业教育、专业法、相关法、保护政策、社会意识、投入、保护信息等部分;技术层面包含预防、治理、修复等方法。
基本概念体系建立后,课题组围绕对策研究目标,分别选取若干专题,围绕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问题而进行了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探讨。这些专题分别称为本书的各个章节。
本书的建树主要体现在:首次在业界和学界提出关于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命题;首次建立关于出版业文化遗产及保护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体系;首次探讨关于出版业可移动文化遗产的评判指标体系;首次探讨出版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次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角度研究古旧书业与古旧书店;首次探讨出版印刷业非遗的保护框架体系;首次从出版文化遗产视角探析版本的版权信息价值;首次探讨中国现当代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
由于本书是国内首次开创性地开展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交叉研究,由于时间、精力、资源等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以及个人学养能力不足的主观因素限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上有所欠缺,对国外的相关资料和实际状况了解不够,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展开。这些不足和欠缺有待于作者在后续研究中予以改进和弥补。
彭俊玲负责全书的框架体系设计及本书总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部分内容、第四章部分内容、第八章部分内容、第九章部分内容、第十章部分内容、第十一章部分内容的撰写,并对全书进行统稿修订。赵春英承担第三章、第四章部分内容及第十三章部分内容的撰写。沈世婧承担第五章撰写。李秀娜承担第六章撰写。曾辉承担第七章撰写。李德升承担第八章部分内容撰写。杨雯承担第九章部分内容撰写。尚莹莹承担第十章部分内容撰写。张雄刚承担第十一章部分内容撰写。谷子成承担第十二章撰写。王娟熔为第十章撰写了部分资料。罗马梵蒂冈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的余东主任撰写了关于意大利和梵蒂冈图书文献遗产保护的内容。
还要特别感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周耀林教授为本书提供指导咨询,感谢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所章宏伟所长和中国印刷研究所张树栋先生、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副教授范继忠博士为本书提供指导帮助。感谢国家图书馆林世田研究馆员的指导和帮助。
彭俊玲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