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融合
一 当新闻生产遭遇融合文化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新闻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并影响到行业内的方方面面,学者们甚至提出“融合文化”(Convergence Culture)这样一个概念来描述媒介融合对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生产的影响。新闻生产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融合的特征。讨论这一问题时,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很复杂的问题就是:何为新闻生产领域的融合?它可能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形态的媒体之间的融合,另一种是新闻报道中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表现形式的融合。本章对融合新闻生产的讨论主要着眼于新闻产品在不同介质的新闻媒体上的制作。理想中的状态是,围绕一条新闻线索制作的报道能够满足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不同类型媒体的需求。就融合而言,至少能满足两种不同平台的需求,多的则有四种、五种甚至更多的平台,方称为融合。不过,在实践中,我们恐怕很难看到如此多不同形态的媒体一起融合生产的例子,以至于多媒体平台的融合生产仍是一种理想状态,目前的实践状况远未达到这一要求。因此,更具一般意义的跨媒体生产成为学者们描述这一现象的另一个分析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交替使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融合新闻生产基本还是互联网与报纸、电视或广播的融合,也就是说,互联网才是融合环境下的核心生产平台。因此,关于融合新闻生产的讨论必须紧紧围绕互联网来展开。就新闻生产的角度而言,各种媒体形态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融合已经体现在生产平台、生产方式、生产流程和产品形态等诸多方面。从这一角度对媒体融合展开的研究被称作新闻融合,它与技术融合、经济融合一起成为研究融合的三种主要视角。新闻融合侧重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研究融合给新闻室带来的变化,体现在日常实践、新闻价值观、新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可被称为“新闻室融合”(Newsroom Convergence)。尽管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不同国家、不同媒体的发展程度并不一致。从已有研究来看,新闻室的融合正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杜赫(Duhe)等人研究的10家美国电视新闻室中的9家正在实践某种程度的融合,大多数受访者理解的融合就是与其他新闻组织共享新闻内容。当受访者被问到如何界定融合时,他们的回答其实反映了他们所在的新闻组织正在做的事情。有趣的是,不到一半的受访者把融合界定为一个完全一体化的新闻室的使用。研究者还发现,电视新闻最常见的融合媒介是网络,其次是广播,最后是报纸。一项对西班牙两家媒体的比较研究发现了两种新闻室融合的模式:一体化的和跨媒体的。两种模式有不同的生产系统、不同的新闻室组织、记者不同程度的多技能和不同的商业策略。张世欣(Zhang Shixin)对中国的《北京青年报》和丹麦的Nordjyske两家媒体的新闻室融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前者采取的是一种以报纸为基础的模式,着眼于提高报纸与网络的互动性,报纸为网站提供内容;而后者采取的是一种多媒体为基础的融合模式,来完成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不同平台之间的资源分享、内容分享和互相推介。该研究预测,《北京青年报》因受制于政策管制不能运营广电服务,一旦放松管制,就可能会走上与Nordjyske 相同的模式。另一项对奥地利、西班牙和德国三个国家6家媒体的新闻室融合的比较研究建立了一个衡量融合程度的矩阵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指标:计划范围(Proj ect Scope)、新闻室管理(Newsroom Management)、新闻实践(Journalistic Practices)和工作组织(Work Organization)。据此模型,研究者概括了三种新闻室融合的模式:完全融合、跨媒体和不同平台的合作。戴利(Dailey)等人则提出了“融合序列(Convergence Continuum)”模式,旨在衡量新闻室里不同程度的互动和合作行为。他们将新闻室融合分为五个递进阶段,即互相推介(Cross Promotion)、克隆(Cloning)、合作式竞争(Coopetition)、内容共享(Content Sharing)和融合(Convergence)。后者总是对前者具有包含关系,以致在最后的融合阶段中,媒介人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最密切。多明戈(Domingo)等人把新闻融合分解为四个维度:一是生产流程整合,二是多媒体专业技能,三是全媒体传播平台,四是受众互动参与。
结合这些研究对新闻室融合的理解,本章将从下列几个维度梳理相关文献,展示当前融合新闻生产的研究进展。第一,新闻室融合对生产流程的改变,主要从路线、时间、消息来源和新闻选择四个层面讨论融合对新闻室工作常规的改造。第二,新闻室融合对新闻专业文化的冲击。融合新闻生产不仅改变了新闻生产的平台、常规,也在冲击和挑战着传统的新闻专业文化。第三,新闻室融合对参与式新闻的吸纳。融合新闻生产使得专业控制与公众参与之间的张力越发突出,如何将参与式新闻整合入既有的新闻生产体制而又不丧失对生产主体性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