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大宗商品现货交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基本面分析技巧

在现货市场中,现货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许多非供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机因素、心理预期等。因此,现货价格走势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基本面分析如图2.2所示。

图2.2 基本面分析

2.2.1 供给对现货商品价格的影响

经济学的名言:从长期看,商品的价格最终反映的必然是供求双方力量均衡点的价格。因此,商品供求状况对商品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基本面分析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关系。

商品供求状况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动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商品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与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受供给和需求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这种供求与价格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仅要考虑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影响,还要考虑价格变化对供求的反作用。期货商品供给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期初库存量、本期产量和本期进口量。

1) 期初库存量

期初库存量是指上年度或上季度积存下来可供社会继续消费的商品实物量。根据存货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供应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

(1) 生产供应者存货和经营商存货可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可视为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

(2) 政府储备的目的在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而储备,不会因一般的价格变动而轻易投放市场。但当市场供给出现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政府可能动用它来平抑物价,则将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2) 本期产量

本期产量是指本年度或本季度的商品生产量。它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其影响因素也甚为复杂。从短期看,它主要受生产能力的制约,受资源和自然条件、生产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同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因此必须对具体商品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可能的变动。

3) 本期进口量

本期进口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通常会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进口量还会因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2.2.2 需求对现货商品价格的影响

商品市场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价格条件下买方愿意购买并有能力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期货商品需求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国内消费量、国际市场需求和期末结存量。

1) 国内消费量

国内消费量主要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购买能力、消费者人数、消费结构变化、商品新用途发现、替代品的价格及获取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期货商品需求及价格的影响往往大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2) 国际市场需求

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大,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甚小,不稳定的进口量虽然量值小,但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很大。出口量是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数量,它是影响国内需求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变化应综合考虑影响出口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如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内销和外销价格比,本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关税和汇率变化等。例如,我国是玉米出口国之一,玉米出口量是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3) 期末结存量

期末结存量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组成部分,是正常的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短期供求的作用。当本期商品供不应求时,期末结存将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因此,分析本期期末存量的实际变动情况,可从商品实物运动的角度看出本期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对下期商品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影响。

2.2.3 政治和政策因素对现货商品价格的影响

现货市场价格对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相关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国际性政治事件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各种国际性经贸组织的建立及有关商品协议的达成,政府对经济干预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这些因素将会引起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

政策的影响是指在国际上,某种上市品种现货价格往往受到其相关的国家政策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农业政策、贸易政策、食品政策、储备政策等,其中也包括国际经贸组织及其协定。在分析政治因素对现货价格影响时,应注意不同的商品所受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如国际局势紧张时,对战略性物资价格的影响就比对其他商品的影响大。

2.2.4 经济波动周期对现货商品价格的影响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经济周期一般由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构成。

(1) 衰退阶段出现在经济周期高峰过去后,经济开始滑坡,由于需求的萎缩,供给大大超过需求,价格迅速下跌。

(2) 萧条阶段是经济周期的谷底,供给和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价格停止下跌,处于低水平上。

(3) 复苏阶段开始时是前一周期的最低点,产出和价格均处于最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复苏及生产的恢复和需求的增长,价格也开始逐步回升。

(4) 繁荣阶段是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超过了产出的增长,刺激价格迅速上涨到较高水平。

在整个经济周期演化过程中,价格波动略滞后于经济波动。这些是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一般特征。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先后进入所谓的“滞胀”时期,经济大幅度衰退,价格却仍然猛烈上涨,经济的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的经济波动幅度大大缩小,并且价格总水平只涨不跌,衰退和萧条期下降的只是价格上涨速度而非价格的绝对水平。当然,这种只涨不跌是指价格总水平而非所有的具体商品价格,具体商品价格仍然是有升有降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一些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但是,全球经济并没有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欧美国家经济持续向好。

因此,认真观测和分析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对于正确地把握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才能准确把握经济波动周期呢?经各国统计部门和众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对经济数据进行广泛的统计分析表明,一些指标循环运行领先于经济周期,被称为先行指标;也有一些指标循环运行与经济周期同步,被称为同步指标;还有一些指标循环运行滞后于经济周期,被称为滞后指标。通过对多个指标的研究,投资者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作出初步判断。

1) 先行指标

先行指标又称超前指标或领先指标,是指在总体经济活动达到高峰或低谷之前,先行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指标。利用先行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何时扩张,何时达到高峰;何时收缩,何时落至低谷。先行指标很多,主要有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企业订货指标、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土地开发面积、采购经理人指数、新订单数量、存货水平等。

2) 同步指标

同步指标又称一致指标,是指其达到高峰和低谷的时间与总体经济活动出现高峰和低谷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指标。同步指标可以描述总体经济的运行轨迹,确定总体经济运行的高峰和低谷位置。同步指标很多,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3) 滞后指标

滞后指标又称落后指标,是指其达到高峰和低谷的时间晚于总体经济活动出现高峰和低谷的时间的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分析前一经济循环是否已结束,下一循环将如何变化。滞后指标很多,主要有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2.2.5 金融货币因素对现货商品价格的影响

商品现货交易与金融货币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都直接影响商品现货价格变动。

1) 利率

利率调整是政府紧缩或扩张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率的变化对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较大,对商品现货的影响较小。

例如,自1994年开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提高中长期存款和国库券的保值贴补率,导致国债期货价格狂飙,1995年5月18日,国债期货被国务院命令暂停交易。

2) 汇率

现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现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连。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必然涉及各国货币的交换比值,即汇率。

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当本币贬值时,即使外国商品价格不变,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现货价格变化。

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白糖价格会相应下降10%左右。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内白糖现货价格也会上涨。主要出口国的货币政策,如巴西在1998年其货币雷亚尔大幅贬值,使巴西白糖的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相对而言,白糖供应量增加,对芝加哥白糖价格将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