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某公司是一家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该公司有一次起死回生的经历,决定这家公司从死到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规矩”二字。
公司总经理张先生是一个从国外回来创业的人,由于多年受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的熏陶,对员工的管理奉行有能者畅通无阻而不加以限制、无能者自觉退出的原则。他原本以为这样的政策会使员工一心一意为公司考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谁知却给了他一个致命的打击。
原来,公司的一位业绩非常突出的骨干员工,由于公司对其几乎没有任何纪律性的要求,渐生他意,常常在正常办公时间自由外出,悄无声息地注册了一家公司,与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几乎完全一致。在他的公司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向张先生提出辞职,并带走了该公司积攒的大量客户源,资金短短几天之内急剧短缺,连员工工资都支付不了,其他员工见状纷纷离职,一时间张先生遭遇了沉重打击。
为扭转现状,张先生用最短的时间进行反思,恍然大悟,原来他的公司一直没有纪律没有规矩,员工始终在公司的原则以外做事,如此一来,自然不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于是,张先生变卖了房产,以重金聘用几名业内专业人员,并制定了详细的奖惩制度,明确员工的行为规范,使得各项工作都在制度范围内有序进行。
这次打击给了张先生一个深刻的教训,对员工的信任不意味着可以没有规矩,没有纪律,即使再出色、再优秀的员工也不能违反公司的制度,并且应该严厉打击有能力者漠视制度的行为。
作为管理者,也许你未曾经历过张先生的处境,但是你不妨审视一下自身的制度状况,组织的员工是不是按照这些规矩在行事,这些规矩对员工到底有多大的威慑力,你有没有对那些有着突出贡献的员工“法外开恩”的情况?如果你的组织也面临着上述案例中的问题,那么就要立即改进。当管理者制定的这些规矩变成员工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可以说管理者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
之所以说只是完成了一半而不是全部,是因为制度虽然应该以稳定性为主,不应该朝令夕改,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组织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流程的变动,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对组织制度的观测,及时发现那些不切实际或者不合情理的条款并且予以纠正和变革,这是管理者应该持之以恒进行的工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管理领域的概念意味着纪律、责任和制度,一个合理有效的规矩将会使组织的成员有理、有节、有序地进行各项工作,相互之间分工明确、共同进退,不会出现杂乱无章、各自为营的现象。这些规矩同时也是管理者进行日常管理的依据,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套合理的制度就像是高速路上的栏杆,将所有行驶中的车辆都规范在栏杆以内的范围,才能实现安全出行。
虽然我们在前面的阐述中有一个重要原则——要给每一个人展示的机会,但是管理者要明确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学会放手管理,并不意味着你的员工会变成一盘散沙,管理者应该制定具有权威性、可行性、稳定性的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并且要进行严格的贯彻执行。这是员工日常工作的准则,在制度的框架内他们才能知晓哪些行为是被肯定和允许的,而哪些行为是会受到惩罚与制止的。
相信你一定不愿意看到员工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工作流程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擅自迟到早退等的状况发生,那么你的职责就是让这一切都和谐有序地运行,这也是制度的重要作用所在,即通过对人员的约束实现对行为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