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生涯认知论

一、生涯

与职业的含义一样,“生涯”这个词也有诸多的解释,如在描述一个人的经历时会常常使用“生涯”一词:“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在这里“生涯”是指一个人从事某一项事业或活动的经历。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生”,意为活着,“涯”为边际,连起来则是“一生”的意思;在古代西方的文字中,“生涯”指战车,以后又引申为道路,即人生发展的道路,还蕴含竞赛的意思;后又指人或事物所经历的途径或人一生的发展过程及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与职位等。

由于每位学者对“生涯”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就有各不相同的定义,试列几种:

1.生涯的解释

沙特尔(Shartle)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

麦克弗兰德(McFarland)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依据心中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或训练活动,具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

霍德和班那兹(Hood & Banathy)又认为,“生涯包括个人对工作世界职业的选择与发展,对非职业性或休闲活动的选择与追求,以及在社交活动中参与的满足感”。

麦克丹尼斯(McDaniels)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终其一生所从事与休闲活动的整体生活状态。

韦伯斯特(Webster)则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

虽然上述学者关于“生涯”的定义内涵与外延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基本上都包含了与个人终身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活动的过程。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学者较为接受的“生涯”定义,是美国生涯理论研究者舒伯(Super)的观点,舒伯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也是人自青春期以至退休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和与工作有关的各种角色。“生涯”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个人在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舒伯认为,生涯作为一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的角色的整个过程,它由三个层面构成:①时间。即个人的年龄或生命的过程;②经历,即个人一生所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③为个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投入的程度。

2.生涯的特征

(1)终身性。生涯是人一生中的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并概括了一个人一生中所拥有的各种职位、角色。

(2)独特性。生涯是个人依据他的人生理想,为实现自我而逐渐展开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历程,所以不同个体有不同的生涯,虽然许多人在生涯的形态上有相似的地方,但实质完全一致则是不可能的。

(3)发展性。生涯是一个活跃和动态的发展历程,个体在不同的生命或工作阶段中会有不同的追求,而且这些追求也会不断地调整、变化与发展,这就促进了个体不断地成长。

(4)综合性。生涯是以个体事业角色发展为主轴,并包含了他一生中所拥有的所有职位的角色,既包含了个人的职业角色,也包括了学生、子女、父母、公民等涵盖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各种角色。

二、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将职业生涯这样理解,即它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它有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职业生涯只是表示一个人一生中在各种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整个经历,并不包含着成功与挫败的含义,也没有进步快慢的含义。

(2)职业生涯由行为活动与态度、价值两方面组成。要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理解:表示职业生涯客观特征的概念是“外在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工作时期进行的各种活动和表现的各种举止行为的连续体;“内在职业生涯”则表示职业生涯的主观特征,涉及一个人的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气质、能力、发展取向等。

(3)职业生涯是一种过程,是一生中所有的与工作相关的连续经历,而不仅仅是指一个工作阶段。

(4)职业生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本人对终生职业生涯的设想与计划、家庭中父母的意见与配偶的理解与支持、组织的需要与人事计划、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职业生涯有所影响。因此,职业生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职业生涯的类型

1.职业生涯按性质可以分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

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是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他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他变化过程。这些因素不是靠别人赐予的,而是自己通过努力获得和掌握的,内职业生涯的各个因素一旦取得,便成为你的无价之宝。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关系密切,内职业生涯目标的发展带动外职业生涯目标发展,外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可以促进内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2.按程序可以分为传统性职业生涯和易变性职业生涯

传统性职业生涯是指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他的职业可能是持续稳定的,我们通常把它称为传统性职业生涯。如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之初是技术员,随着其专业知识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丰富,其职位可能会逐步晋升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易变性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可能由其兴趣、能力、价值观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能从事多项职业,我们把这种职业生涯称为易变性职业生涯。如一个人职业之初是一名技术人员,后来从事管理工作等。

四、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发展都是由不同的阶段构成的,从而形成其特定的职业周期。其阶段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职业自身发展过程客观上存在的不同阶段;二是根据人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划分的阶段,因为职业对于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工作职业与生命职业。对于职业的发展过程,一些著名的职业专家进行长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种职业发展理论。

1.萨柏的职业发展理论

萨柏是美国著名的职业学家,他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见图2-2。

图2-2 职业发展阶段过程图

(1)成长阶段。0~14岁,经历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到感兴趣,到开始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的过程。

(2)探索阶段。15~24岁,开始择业、初就业。

(3)建立阶段。从25~44岁,为建立稳定职业阶段,这其中有两种可能:对初就业选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职业工作;也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4)维持阶段。45~64岁,一般达到“功成名就”情景,不再考虑更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这时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逐步衰退,即将退出工作,结束职业生涯。

2.施恩的职业发展理论

美国的教授施恩立足于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将职业发展分为9个阶段。

(1)成长、幻想、探索阶段。0~21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发现自己兴趣的需要,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将来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② 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获取丰富职业信息,发展价值观,作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将幼年的职业幻想变为可操作的现实。

③ 接受教育和培训,在这一阶段所充当的角色是学生、职业工作的申请人。

(2)进入组织。16~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进入劳动力市场,谋取第一项工作。

② 个人和雇主达成正式协议,个人成为组织成员。充当的角色是:求职者、新学员。

(3)基础培训。16~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要了解、熟悉组织,接受组织文化,融入工作群体,尽快取得组织成员资格;

② 适应工作操作程序。在这一阶段主要充当实习生、新学员的角色,也就是说,已经迈入组织的大门。

(4)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17~3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履行第一次工作分配的任务。

② 提高和展示自己的技能和专长,为提升和进入其他领域奠定基础。

③ 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观以及组织中的机会和约束,重新评估当初所追求的职业,决定是否留在组织中或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还是在自己的需要、组织的机会和约束之间寻求一种更好的选择。

(5)职业中期。25岁以上,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选定一项要从事的专业。

② 承担较大的责任,确定自己的地位。

③ 保持技术竞争力,在自己选择的专业或管理领域内继续学习,力争成为一名专家或职业能手。

④ 开发个人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6)职业中期问题阶段。35~4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现实地评价自己的进步、职业抱负及个人前途。

② 就接受现状或者争取看得见的前途作出具体选择。

③ 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7)职业后期。从40岁直到退休,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扩大、深化自身的技能,并提高自身的才干,以担负重任。

② 学会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指导别人,对他人承担责任。

③ 接受和正视自己影响力和挑战能力的下降。

(8)衰退和离职阶段。一般在40岁以后到退休期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 学会接受权力、责任和地位的下降。

② 学会接受和发展新的角色。

③ 正确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准备退休。

(9)离开组织或职业。在失去组织角色之后,面临两大问题或任务:

① 保持一种认同感,适应角色、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急剧变化。

② 保持一种自我价值观,运用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以各种资源角色,对他人进行有效的帮助。

施恩的职业发展理论的阶段划分主要是依据每人经历某一职业阶段的年龄职业状态、任务、职业行为来进行划分的,因此,施恩给出的只是一个大致的年龄跨度,在职业阶段所示年龄上有所交叉。

3.格林豪斯的职业发展理论

格林豪斯研究人生不同年龄阶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

(1)职业准备。0~18岁,主要任务是发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需的职业教育。

(2)进入组织。18~25岁,主要任务是在获得足够信息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

(3)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主要任务是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和融入组织,为未来职业成功做好准备。

(4)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主要任务是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强化或转变自己的职业理想,选定职业、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5)职业生涯后期。从55岁直至退休,主要任务是继续保持自己已有职业成就,准备退休。

格林豪斯的职业发展理论有助于识别一个人职业生涯中典型的正常事件和职业经历的顺序。比如在生活中较早开始新职业的人,将会与理论中的年龄范围有所偏离,即使年龄有所不同,但面临的挑战却相同,个人要根据特定的职业阶段的问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上述关于职业发展的理论和职业生涯阶段的划分,各有特点。我们倾向于格林豪斯的职业发展理论,将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职业早期、职业中期、职业后期。职业发展模式见图2-3所示。

图2-3 当代职业发展模式

4.当代职业发展理论

(Hall和Mirvis,1995)提出了“变化自如职业”的概念。“变化自如职业”的概念,得名于希腊神Proteus,这位希腊神可以随意变化自己的模样。这一概念认为驾驭自己的职业是个体而不是组织,个人在需要时可以重新创立其职业。个人在生活中寻求自我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其职业由工作选择和经历组成。每个人的职业是独特的、不需要经历一系列关联的、可预测的阶段变化。

“变化自如职业”观认为,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是职业发展的重心。一个人的职业由一连串的“探索—实验—掌握—退出”等小的阶段组成,个人在不同的产品领域、技术领域、组织和其他工作环境中出入自由(Hall和 Mirvis,1996)。按照这种观点,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谓的职业年龄或个人在特定循环中的年数。

“变化自如职业”基本的要求是,必须有积极的职业管理。Hall和 Mirvis认为,尽管“变化自如职业”较自由和令人快乐,但是它也有负面影响,包括不确定、快速变化、缺乏稳定性等,丧失了个人过去常常用以识别自己和感知世界的支持,例如,按工作名称和与组织的关系来界定自己。

第二种观点是“多职业概念模型”。该模型提出了四种不同职业经历的模式。这四种模式的特点在于,“不同的时间内,各类工作内部及跨工作的运动方向和频率不同……四个中的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动机”(Brousseauet等人,1996)。这四种模式如表2-2所示。

表2-2 现代四种模式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