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会计部门的12大岗位介绍
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实行独立核算的大中型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财务收支数额较大、会计业务较多的企业都需要设置具体的工作岗位。
我国财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财务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多岗一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1.2.1 基本介绍
由于企业规模大小及业务量多少的差异,以及“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要求,各企业的会计部门需要对会计工作进行合理分工,确定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以确保会计工作能及时、高效地完成。
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及业务量多少等具体情况来设置会计岗位。一般大中型企业应设置财务经理、主管会计(或者财务主管)、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材料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和利润核算、资金核算、总账及报表、稽核和档案管理等会计岗位。而小型企业因业务量较少,可适当合并,减少岗位设置,只设置出纳、总账报表和明细分类核算等会计岗位。
1.会计部门岗位设置的一般要求
会计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多岗一人。但为了保证企业资金安全,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实现不同岗位的互相制约,在岗位设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也就是说,会计与出纳的工作是分开的。
(2)经济事务的执行人员和审批人员要分开。
2.会计部门不同岗位的设置
会计部门可以分为出纳岗、材料物资核算岗、库存商品核算岗、往来结算岗、工资核算岗、成本费用核算岗、固定资产核算岗、总账会计岗和会计主管岗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同,所有岗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企业的会计工作。
会计岗位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以工业企业经济业务的一个循环来看,会计岗位可以细分为材料物资核算岗、库存商品核算岗、往来结算岗、工资核算岗、成本费用核算岗,另外还有固定资产核算岗、资金核算岗、总账报表岗和稽核岗等。每个岗位均是企业经济运行“大铁路线”上的一个“驿站”,负责“划定段落”内“本环节”的会计核算工作。
3.材料物资核算
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以货币资金转化为可以交换的物质形态的“商品”为起点的:工业企业需要用资金购买原材料才能生产,商业企业只有购进商品才能卖出。材料物资岗就是负责企业商品交换“起点站”的核算的。其工作内容包括:
(1)与有关部门(如成本核算岗、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等)一起,拟定材料物资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审查、汇编材料物资的采购资金计划;
(3)负责材料物资的明细核算;
(4)与有关部门(如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一起,编制材料物资的计划成本目录;
(5)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及安全库存的内容;
(6)参与材料物资的盘点清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材料物资核算岗与库房管理员及公司采购部门联系紧密。
4.库存商品核算
不管是购入的材料物资还是待销售的商品,都需要进行管理和核算,库存商品核算岗就是负责与仓库相关“驿站”的核算工作的。其工作内容包括:
(1)负责库存商品的明细分类核算,如购进、领用、销售和结存数量等;
(2)与有关部门(如成本核算岗、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等)一起,编制库存商品计划成本目录;
(3)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库存商品的最低、最高限额及安全库存,最小订购量、订购批次等;
(4)参与库存商品的盘点清查。
5.往来结算
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必然要与外单位有往来结算,如购进材料物资产生的应付账款,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账款。往来结算岗,就是专门核算与外单位往来账务的“铁路流动警察”,经济业务发展到哪里,该岗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就自动涉及到对应的供应商或客户那里。往来结算包括:
(1)建立往来款项结算手续制度;
(2)按公司财务制度的要求,依据其他岗位传递来的合法、完整的凭证,办理与外单位往来款项的对账和结算;
(3)负责往来款项结算的明细核算;
(4)负责销售业务处理,包括开票和与销售部门核对出货等。
注意 业务量特别大的企业,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可能要分别设定会计岗位。
6.工资核算
进行工资核算,确认人工成本等,也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工资核算包括:
(1)制定工资发放的实施细则,如工资分类、工时工资计算、考勤计算等;
(2)按国家法律要求,核算、扣缴并办理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险事项;
(3)审核发放工资、奖金;
(4)负责工资的明细核算,包括工资在各个部门的分布情况、生产部门的工资分配的核算等;
(5)处理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相关的其他事项,如工会经费的上缴、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比例及额度的核算。
7.成本费用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对工艺较多、生产流程复杂或劳动密集的工业企业而言,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占整个会计工作的比重非常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又与企业产品市场的定价水平、毛利测算及利润估算等直接相关。成本费用核算包括:
(1)依据企业生产特点,拟定成本核算办法;
(2)制定成本费用计划,评估计划执行情况,并及时调整;
(3)负责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核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4)审核费用类报销单据,审核出纳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是否账实相符;
(5)编制成本费用报表并进行分析;
(6)协助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
8.固定资产核算
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购置和清理固定资产对企业现金流影响明显,而其安全、完整和可使用状态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在会计核算中,需要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予以高度重视,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
(1)与有关部门(如资财科、预算部门、成本核算岗等)一起,拟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参与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
(3)负责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和有关报表的编制;
(4)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资金;
(5)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并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与台账是否相符;
(6)参与固定资产的盘点清查。
9.资金核算
企业的现金流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状况,尤其是那些投资、融资业务是企业主业的投资公司和一些金融行业的企业,需要有专门的资金核算岗位,负责企业资金的核算和调度工作。资金核算包括:
(1)拟定资金管理和核算办法;
(2)编制年度、半年度和季度等一定期间内企业的资金收支计划;
(3)负责资金调度;
(4)负责资金筹集的明细分类核算;
(5)负责企业各项投资的明细分类核算。
10.总账报表核算
要完成企业的整个会计核算工作,核算收入和利润、出具会计报表都是必经环节,但其核算是建立在出纳岗、工资核算岗、成本核算岗及固定资产核算岗等的工作基础上,其工作内容包括:
(1)负责编制收入、利润计划;
(2)负责收入和利润的明细核算;
(3)负责登记总账;
(4)负责利润分配的明细核算;
(5)负责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外)等有关财务会计报表;
(6)协助有关部门对产成品进行盘点清查;
(7)负责管理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表;
(8)负责办理报税等与税务相关事宜。
11.稽核
(1)审查财务成本计划,并核算其执行效果;
(2)审查各项财务收支;
(3)复核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表;
(4)定期、不定期复核企业财务制度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包括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等;
注意 实质性测试的概念源于审计概念,是指稽核人员在审核会计人员核算工作时,为证明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被审核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过程。
(5)审查出纳的工作内容,如复核银行对账单、抽盘库存现金、库存有价证券和应收票据等;
(6)其他会计岗位工作的审核。
注意 上述九个会计岗位,除了稽核岗必须专人负责并垂直报告外,其余八个岗位在业务量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或定期不定期对不同岗位进行轮换等。
12.财务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全面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其工作带有指导、协调和决策性,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会计部门岗位分工、内部不同岗位互相牵制的原则,提出本部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方案。
(2)认真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对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发现重大问题,需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根据本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工作计划及上级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按年度编制各类财务计划、预算,并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业预算执行分析,及时提供信息,调整预算,加强业务收支管理。
(4)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查应交纳的税金、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金等款项,并督促及时办理交纳手续,做到按时、足额上交。
(5)协调会计部门与本企业其他部门的工作,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6)负责组织财务软件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确定操作使用人员,并对操作人员的权限做出规定。负责会计电算化日常工作管理,协调各电算化岗位的工作关系。
(7)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计算机输出的财务报表数据、凭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8)在财务软件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9)通过对会计资料的汇总和分析,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销售预测,找出企业运行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向、意见和具体措施,充分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当好参谋。
(10)组织和督促本部门的会计人员学习政治理论和会计业务,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对所属人员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检查考核,奖惩分明,公正处事,促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11)其他与财务相关的工作,如企业临时性重大投、融资项目的评估,外部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配合,企业合并分立事项处理等。
13.系统管理岗位
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办公自动化程度较低,一般不会设置专门的系统管理岗位,这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可由财务负责人或者企业内部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人员经过培训后兼任。如果企业办公自动化程度较高,所有部门都采用ERP系统(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英文简写,即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与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只是其中一个子系统)的话,则需要设置专门的系统管理岗位,这一岗位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财务软件操作系统的维护,定期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但不得擅自修改已经经过测验和检验的程序和计算公式。
(2)严格遵守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各项制度规定,做好密码与口令的保密工作,做好权限开通、履行核准手续工作。
(3)定期检查计算机病毒,维护好机内会计数据,并及时备份。
(4)负责电算化系统升级换版的调试和人员变动重新设置工作。
(5)定期做好电算化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总结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
14.档案管理
企业的所有会计档案都应该归会计部门指定的专人保管,如果发生换岗、离任等,也需严格办理交接手续。一般规模的企业,对会计档案的管理都采用“谁编制,谁负责整理和保管”的方式。但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其财务档案资料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大时,需要配备专门的档案室存储资料,并需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岗位来管理这些资料。这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各个会计岗位对各种会计资料的收集、编号、整理、装订工作。年终负责将全年的会计资料收集齐全,完成审查、核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的工作。
(2)当年的会计档案保管一年后,需填写固定归档清册,按时间、类别进行长期资料的统一保管。
(3)按企业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要求,协调办理企业内、外各个部门的档案归集、查询、复印或外借工作。
(4)对需销毁的会计档案,要填写“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提出申请,并经相应级次主管核准后才可执行。会计档案销毁前,如果档案管理人员认为其中某部分会计资料非常重要,应复印留存。